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校有机化学如何渗透课程思政

2021-05-31 20:40:37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环节,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唤起双主体的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深入探索课程思政与《有机化学》的融合,以期为理工类学科的“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有机化学;双主体;融合;理工类学科

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自我意识和个性化发展不断增强,价值取向也趋于多元,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将思想政治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医学等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内含丰富的思政素材,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且应用广泛。因此,将课程思政寓于《有机化学》课程之中,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使专业知识更有深度;以有机化学知识为载体的“隐性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更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具有重要意义[3]。但目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将“课程思政”等同于“课程”+“思政”生硬嵌套的现象,将“课程思政”理解为“课堂思政”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积极研究与探索。

1唤起双主体的课程思政意识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课程观,其精神内核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传递思政价值,以思政教育为推力促进专业知识学习。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虽已在理论研究中形成广泛共识,但是在应用实践的探索中仍存在一些现实的困境。究其根源,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意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而唤起双主体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意识和主动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1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修养和文化涵养,强化立德树人的意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主体,其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文化涵养会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坚定政治信仰,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增强理论自信;应具备渊博的学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在专业领域勇攀知识高峰;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同时专业课教师应切实提高“育人”意识,紧扣专业知识点,拓宽知识视角,多维度渗透德育教育,提高思政教育能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相统一。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长效协同育人机制,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研活动,组织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培训工作,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帮扶政策,健全教师“教书”与“育人”综合考评机制。只有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使思政课显性教育和专业课隐性教育形成合力,联手推动高校思政工作融合发展。

1.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在课程思政实践中部分学生出现学习主动性不强、内驱力不足的问题。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善于运用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光辉灿烂的有机化学历史发展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化学家们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应机理和化合物的物质结构中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规律、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等,使繁杂难懂的专业知识更接地气,知识承载的价值传递更有温度。课程思政的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教育,帮助学生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让价值引领成为学生学习奋斗的不竭动力[4]。

2课程思政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有机化学课程中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为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课程思政中蕴含全新的课程观和全新的教学思维,系统庞大且过程复杂,需要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共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实现专业课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

2.1全面开发教材中的思政素材,建立动态资源库

《有机化学》教材中知识内容丰富,且处于不断发展当中,应依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分类分模块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团队协作下共同建立动态的有机化学思政资源库。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物结构、合成、性质、应用及有机物之间转化规律,其中蕴含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例如,德国化学家维勒利用无机物成功合成尿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批判了当时占权威地位的生命力学说,为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有机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醇、醛、羧酸及其衍生物,结构不同,性质就不同,体现了事物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这些化合物之间相互联系并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即便一个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同官能团之间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又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在发展中是相互影响的。例如,在外消旋化概念中随着左旋体中右旋体量的增加,旋光度不断减小,当体系中左旋体和右旋体的量相等时,旋光度的值为零。这一现象蕴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当代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希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是非常必要的[5]。在我国有机化学发展史上,《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井火取盐”、《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制酒工艺、火药制造、手工印染技术等,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近现代我国大批心系祖国、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在有机化学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提取青蒿素的诺贝尔获奖者屠呦呦、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有机反应的黄鸣龙、发明侯氏制碱法的侯德榜等,他们背后的感人事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使命担当。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在对映异构体的学习中引入“反应停”事件及药物史上著名的《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沙利度胺作为缓解孕妇晨起呕吐的药物,在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直接投放市场,最终导致欧洲1.2万“海豹婴”诞生的惨案。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能引发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指导学生漫漫科学研究之路,需要秉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敬畏生命的科学素养。来源于一个梦的灵感,凯库勒发现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位获得者范特霍夫,他首次定义了“不对称碳原子”,解开了旋光异构的神秘面纱。他们的成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深厚的知识积淀下,勤于思考,善于捕捉灵感,通过不懈努力才能不断创新。适当地引入这些案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索求实的科研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绿色化学理念和社会安全意识。在共轭烯烃及其衍生物中引入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水立方”内外层包裹的新型轻质材料: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全社会推行的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活动等热点事例,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践行绿色发展道路;引入一些反面的案例,例如:天津港的重大安全事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烯烃的聚合反应产生的“白色垃圾”、含氮杂环化合物中引入“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等,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6]。

2.2丰富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形式,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

在拥有充足的课程思政资源后,还需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形式,将价值引领落到实处,以期达到最优的育人效果。可以在导入环节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代表性事例,短短几分钟既有助于学生思绪迅速回归课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可以用虚拟科学研究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通过模拟向导讲解、提出问题、过程分析、结果推测等完整的研究过程,在课堂之中初步体验科研的魅力与艰辛,既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将对分课堂理念和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在学生讨论环节,分析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学科前沿、社会热点问题,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变到质变、矛盾规律等唯物辩证主义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培养齐头并进,培养同学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勇攀高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总之,在具体实践中利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找准思政契合点,准确把握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师的“独角戏”转变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群演”,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效果。

2.3思政元素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首先,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学生团体活动,通过名师前沿讲座、身边的化学、趣味化学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加强专业课教师在有机化学竞赛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交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指导学生利用有机化学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等,强化学生以身作则的价值引领作用;再者,以《有机化学》课程培养目标为方向,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为学生创造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用知识回报社会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

3建立《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制

建立教学评价机制是《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一环,应坚持发展性评价理念,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发挥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作为评价最终目标。教学评价是是对课程培养目标的检验,将评价结果作用于教学,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3.1科学制定评价标准,丰富评价内容

教学评价不仅是测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多的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状况,以《有机化学》课程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结合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制定评价标准,在评价内容上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提升、思政素质的发展等全方面的覆盖。

3.2师生全员参与,促进双评价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实践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学评价的双主体。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价值观念成长、情感变化等,相较于老师,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更有发言权,需打破当前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局面,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三者相结合。双评价主体下的教学评价,一方面由教师、同学、自己三者共同评价的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另一方面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查找不足,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让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3.3发挥多元评价优势,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首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因为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达到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对学生内在素质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必不可少。过程性评价主要涉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对教学思政素材的感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思政素养的阶段性变化等内容。将质性评价放在和量性评价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可以采用平时作业、单元测验、期末测试等形式的量性评价,而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状况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鉴定三者相结合的质性评价。结合各评价方法的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更加科学、全面地对学生全方位评价。

4结语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强力回归“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构建“育人”+“育才”的培养体系,以有机化学专业知识为载体传递思政价值,以思政元素为推力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全方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仍然需要专业课教师携手思想政治教育者共同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12-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3]刘恒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思政育人大格局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7):12-14+19.

[4]张树永.高校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实现途径刍议—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为例[J].大学化学,2019,34(11):4-9.

[5]李丽.“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课程的实践与改革[J].广东化工,2020,47(22):123-124.

[6]韩志国,刘睿,关键宁.“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化学,2019,34(11):56-60.

作者:周岩 马小楠,李莹 卢志强 傅玉琴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