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心血管内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策略

2021-05-19 20:42:25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临床护理是医院内部最为基本的一项工作,此项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道德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大量实践表明,临床护理工作风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文章分析了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存在的风险,讨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并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加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防范策略;应用效果

心血管内科属于高风险科室,该科室大多数疾病都有着突发性的特点。通过调查可发现,以往心血管内科患者年龄层次偏大,但现阶段在种种因素影响下,该科室患者年龄层次逐渐趋于年轻化,且对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从本质上分析,优质的临床护理工作可以说是保障患者健康安全的必要前提。因此,现阶段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实现优质护理,已然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1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存在的风险

1.1护理人员因素

从本质上来看,心血管内科患者所患疾病有着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若是以单一的护理方式为主,则必然会引发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该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必须要以更严谨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样,临床护理工作的强度必然会大大加强,同时为临床护理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一压力作用在实际当中则表现为护理人员责任心缺失、耐心消磨、未能全面执行护理流程等。以上种种问题,都会引发不同的护理风险,导致患者不能获得优质的护理体验。另外,目前仍旧有相当一部分临床护理人员未能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在工作中“投机取巧”,难以有效提升工作质量。护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刚刚进入临床工作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稍显稚嫩,进而极容易导致产生医疗风险事件:没有及时察觉到患者病情的变化状态或者没有在发现病情恶化的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及时的处理,在给患者服用药物的时候没有询问患者的过敏史,进而导致患者过敏。对药物的配置不熟悉,无法察觉到医嘱中的错误药方从而导致治疗不当。没有在采用特殊治疗手段之前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此种治疗手段的有关事项和存在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在不断地临床实践中充分吸收临床知识,丰富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从而以更高的护理水平服务患者。心内科的常见工作是抢救急救患者,护理人员如果无法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在最佳的抢救时期内,不能够镇定熟练的使用相关仪器配合医师施救,很有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的抢救,进而促使患者死亡。抽血化验检查是日常临床护理中的基本功课,在抽血化验中需要熟练和高效的操作方式,一旦护士操作不熟练导致患者反复挨针,就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

1.2患者自身因素

受到所患疾病的影响,多数心血管内科的患者情绪并不稳定,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正常检查工作存在着排斥、厌烦等心理。这些心理会引发患者不配合治疗这一严重问题,有的患者认为自己病情严重,则以消极的心理住院治疗,不遵从医嘱,导致临床护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通过调查可发现,现如今医院部分心血管患者个人素养较为欠缺,未能正确且全面地了解自身病情,往往在自我感觉身体状态恢复之后就要求出院,不听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忠告,最终导致病情恶化,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患者的积极配合是顺利进行医疗活动的前提,处于新的医疗模式之下,医疗过程中患者的参与度显著提高。这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转好,但同时也提增加了患者相关的风险因素。如果患者自身的病情能够被患者正确的认识,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可以做好密切参与和配合,与此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医患合作的成功性能够让护理和治疗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但若是患者态度消极拒不合作,违背医师医嘱,对于医护人员的有关治疗措施持疑惑态度,很大程度上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是一种严重的妨碍。

1.3外部环境因素

相对来说,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人数较多,外部环境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影响尤为重要。因为该科室患者身体素质较差,故若是未能及时优化环境建设,仍旧存在地面滑湿、氛围压抑等问题,则必然会引起一系列风险事故。据有关数据表明,患者如果确诊或需要进行下一步治疗,经常需要在医院内进行转运,而如果医院的环境和设施或院内转运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容易导致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出现跌落或者管道滑落等危险事件。在转运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如果出现辩护,应及时的做出有效处理,更要在转运之前就准备好固定各通路等基本工作,转运时需要严格的遵守有关规定,小心谨慎地运送患者,避免患者发生碰撞,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士一同转运。心血管内科患者大多都需要静养,院内环境过于吵闹,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病房内外都应该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干扰患者休息和康复。护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比如三查七对或分级护理等,部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低下,没有很好地执行安全制度导致风险事故产生。医院应该加强护士学习风险教育和事故条例,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1.4药物设备因素

药物设备是引发风险事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心血管内科病情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必然要使用更多的专业药物,不同药物的使用方式亦不相同,且药物存储对光线、湿度、温度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多巴胺等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若是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静脉炎。另外,当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病时,会使用除颤仪等专业设备,若是临床护理人员未能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方式,或者设备出现临时故障,则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患者死亡,引起严重的医患纠纷。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常常容易产生危重症状,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率失常,患者的生命在极短时间内面临着威胁,需要及时准确的抢救,而医疗设备和急救药物在抢救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若是如除颤仪或心电监护仪在平时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或医护人员难以熟练地操作仪器施救,都会延误抢救时机,进而导致抢救失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经常性的维护和检查设备仪器,有效治疗的一环同样包括正确的使用药物,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就要合理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计量方法,知晓患者禁忌和适用症,根据其不良反应针对性的施救,严格遵照规章制度保存和标记某些特殊药品,以确保随用随取。

1.5职业道德因素

老年患者占据心内科疾病患者大多数,又因为病情多变,护理工作复杂,护理人员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但一些患者和家属因为患者的病情复杂,而容易产生焦虑和暴躁的情绪,这种情绪极容易影响到护士的日常工作,甚至会出现辱骂和殴打护士的鲁莽行为。护士如果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容易跟患者之间爆发医患冲突。所以在培养医护人员的过程中既要要求培养高超的护理技能也要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护理工作的实施前提是良好的职业道德,护士对患者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在工作中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学会维护患者的自尊心,给予患者关爱和同情,要充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从而得到患者的信任。

2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策略

2.1重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新形势下,各医院必须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首先,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培训,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加强实践指导,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应用能力。其次,督促护理人员展开技能训练,使他们学会实时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他们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另外,健全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合理运用现代基础建设风险评估系统,加大技术培训,使相应的护理人员可依托风险评估系统提前预测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从根源上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

2.2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现如今,多数患者未能对自身病情有全面的认识,且不了解相应的健康知识。因此,医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将各种专业知识普及到患者群之中,大大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首先,可采用宣传册为主的方式,将相关内容印发出来,一一分发到患者手中,可供他们可随时随地翻阅,充分了解个人所患疾病。其次,可以视频讲解为主,定期在病房内播放相关视频,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舒缓患者的压力。同时,可及时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加以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在了解环境的基础上产生正面情绪,并积极地配合医生以及护士的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心血管医学知识,耐心回答患者关于疾病的问题。通过科室的安全通报、手术流程图等,让患者初步了解手术的方法和重要性。介绍主要医生临床经验的业务水平和疑似患者的手术疗效,检查他们的信仰和态度,医务人员应该建立互助合作关系,使用成功操作案例激励积极配合治疗,反复手术,没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协调。

2.3优化心血管内科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其主要目的则是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首先,医院应完善内部设施,确保患者所用设施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并将患者常用物品放置在他们容易拿到的位置,从细节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次,重点管理洗手间、楼道、楼梯口等安全事故频发区域,确保地面干净,降低滑到、摔倒等事故发生概率。再次,完善规章制度,遵循制度展开工作,全面分析不同风险,同时以针对性的措施来消除风险。

2.4强化用药安全管理

要想有效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几率,则必须要确保用药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在展开护理工作时,一方面应当结合说明使用药物、操作设备,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确定最为适宜的使用方式,使用之后则有效保存药物,并及时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当了解患者是否对某一药物过敏、排斥,若是有不良反应,则做好工作记录,加强药物使用管理,确保无误后再使用适宜的药物。除此以外,还应当提高护理人员使用应急设备的能力,使他们可从容应对突发事故,不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大大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

2.5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取决于与患者的沟通是否顺畅。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注意他们的行为,尽可能表达准确,平静和稳定的沟通技巧的使用,真诚和友好的与病人交谈,注意病人的情绪起伏,避免病人产生消极情绪。患者希望从医务人员那里得到更多关于自己病情的信息,并渴望从医务人员那里得到安慰。肿瘤患者对护患沟通的需求更加明显。心理护理实现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赢得病人的信任,热情积极接待在入院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亲自护送病人和他们的家属表元,医务人员应该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和专业技术水平,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主动通知患者及家属自我介绍,详细讲解病情及病房环境系统的相关知识,多沟通,多关心患者的感受,多交朋友,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3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选择医院心血管内科200例患者,患者年龄均在45~80岁之间,所患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等。对照组选取50例患者,以常规护理方式为主,如定期巡查、日常检查等。实验组选取50例患者,主要采取以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如专业培训、健康教育等,将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作为最终评判标准。数据分析如下:对照组发生4例跌倒事故、4例药物使用不当事故、3例纠纷事故,事故发生率达到11%,仅有27名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及格;实验组仅仅发生1例跌倒事故、1例纠纷事故,发生率为2%,且共有46名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较高。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以明显发现若是以常规护理为主,则极易引发各种风险事故,破坏患者的治疗体验。而若是以加强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为主,则能够大大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住院环境,使他们始终以积极的心情配合护理工作,进而降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概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已然成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现阶段护理人员应当充分把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并从重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优化心血管内科环境管理、强化用药安全管理等方面做起,有效降低各类风险发生概率,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进而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

作者:母小玲 单位:甘肃省敦煌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