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内部控制策略

2021-05-14 10:38:30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2013年1月1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正式开始施行,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解读出发,明确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契合点,并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资产管理

与旧准则相比,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会计及核算目标有所变化,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事业单位并未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提出,有助于事业单位高效、规范、科学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及时了解内部资金的应用、运转和分配情况,同时还能有效防控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风险。除此之外,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多元化渠道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确保各项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1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解读

为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财政部重新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并于2012年通过《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2013年1月1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正式施行。与旧准则相比,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基础、财务报告目标和准则定位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更加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且颇具前瞻性与科学性。

1.1准则适用范围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将“国有事业单位”变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事业单位”,极大地扩宽了准则的适用范围。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再次明确了“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这一范畴。在附则中,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前两者相统一,增加了“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排除的规定,明确界定了企业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界限(见表1)。目前,我国现有事业单位不仅有承担行政职能的,还有从事公益服务的,通过规范不同性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选择,有助于防范准则流于形式。

1.2事业单位会计目标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并没有明确“向谁提出信息”,仅仅注重受托责任观(见表2)。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财务报告使用者同时具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特点,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将财务报告使用者修改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将运营成果修改为事业成果,通过种种改进,进一步提升了事业单位的本质属性。与此同时,增加了“其他利益相关者”,这对于满足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3会计核算

基础会计核算基础的变化相对保守,依然沿用收付实现制(见表3)。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可对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但需要由财务部制定的会计制度规定。在经济常态化的今天,事业单位与市场联系愈加密切,单一追求社会效益已经转变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行,事业单位也将面临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的挑战,收付实现制显然并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化的会计核算需求。

2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内部控制的契合点

2.1提高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将资产类科目从11个增加到17个,如“在建工程”“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累计折旧”等,并侧重于资产的核算、保护以及价值管理;将负债类科目从8个增加到11个,如“长期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等。上述科目的变更,促进了事业单位的义务履行,并有助于内部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2.2拓宽了会计报告的审计范围

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仅仅规范了会计报告体系中的附表、收入支出表和资产负债表等项目。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报告体系的组成部分,并涵盖收入支持表、收入支出表和资产负债表等内容,并提出了会计报告的公众性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必须经过外部会计师审计,才能为内部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2.3注重资产的变动状况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虽然提出了资产负债表五个要素,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表现出真实的财务状况。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则通过“净资产+负债=资产”的结构关系式,优化了财务会计报表的结构,使其更加贴近于国际财务报告惯例,以此明晰事业单位的结转结余、支出收入等状况,及时向外部公布事业单位的变动情况,便于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

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单位层面内部控制问题

3.1.1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作为有效的监管手段,能够优化工作流程的管理手段,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其价值,则难以深入了解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致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陷入停滞状态。在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业务单元以预算为核心,预算执行的实效性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结果。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预算不准确的问题,极大地损害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内部控制观念淡薄,将内部控制视为财务控制,不能满足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3.1.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尚有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主要是针对当下的财务状况,而非具体的细化项目,使得预算管理缺乏约束力,预算计划的科学性不高,进而导致事业单位出现会计核算管理不及时、收入不准确、重分配轻管理、缺乏项目支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问题。3.1.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不够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缺乏评价,难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实现与设计的缺陷;另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缺乏独立的内部控制监督和审计部门,使得原有的部门监督检查制度仅仅只是展开针对性抽查,所产生的监督检查作用极为有限。

3.2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问题

3.2.1预算控制事业单位预算控制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财务工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对预算编制比较敷衍,而且由于部分财务人员年龄较大,对计算机的操作较为生疏,容易出现预算编制操作失误的情况;第二,事业单位的每一个部门均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沟通较少,对于预算编制的认识也局限于上级的考核,只注重完成率,不注重完成情况,而且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施行后,依然沿用原来的工作方式与模式;第三,执行全额预算的经验不足,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提出后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部门培训,导致预算编制参与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准则中的调整及变化情况。3.2.2收支管理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未能定期清查往来科目,如“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等未达项,由于年份久远,已经无从稽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第二,财务审核工作不够细化,如差旅费报销中报销了包干处理项目中的其他项目,尽管金额不大,但也存在报销审批的漏洞;第三,财务自查工作不到位,仅仅依赖于外部审查难以全面发现内控问题。3.2.3政府采购管理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采购与预算计划管理亟待加强,因供应商信息不对称,采购部门容易对政府采购资金造成浪费。第二,验收采购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验收工作流于形式,如未能仔细检查购买的品种、质量、数量,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以次充好的情况。同时,为了健全采购相关文件保管制度,即便有所保管也存在遗漏,未能完整地记录统计数据。第三,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采购人员,主要由部门独立采购,但因为有些部门缺乏专业的采购知识,导致资产流失与资金浪费。3.2.4资产管理事业单位政府资产管理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的库存资产、库存管理、登记记录、接受者审批等环节缺乏专业的系统管理,无法界定内部控制部门的职责;第二,事业单位的材料控制、会计记录以及固定资产等方面亟待加强,物料管理部门也未能构建固定的资产账户,同时未对固定资产、不定期存货等进行记录。

4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的内部控制策略

4.1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改进策略

4.1.1构建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按照事业单位的任务和目标,构建科学的职能部门与工作,明确不同部门的责任与权力,并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严格把控各项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而构建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4.1.2整合集体决策制度与授权批准制度事业单位重大业务工作的开展需要经过书面授权批准,对于超越权限的各级管理机构要有相应的规制制度;并且,要采取集体决策制度与授权批准制度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内部控制权力的分离和制约。4.1.3加强审计监督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通过构建定期审核计划评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可行性,及时发现问题与漏洞,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从而确保审计意见落到实处。4.1.4构建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在事业单位中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对内部控制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继而约束其行为,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

4.2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改进策略

4.2.1预算控制方面第一,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同时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与业务水平。召开有关预算管理的专题会议,向预算相关部门培训《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基本思想与变化,并由专业人员解答预算编制的相关问题;第二,加强预算执行,构建预算执行情况监控系统,明确预算追加范围,规范审核和审批程序,按月或按季度统计、通报事业单位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第三,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预算编制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经济事项的全过程,在注重预算编制的同时,也要重视后续的执行、评价和监督等过程,以实时控制支出业务、政府采购业务的执行。4.2.2收支管理方面秉承“严实精细”的理念,结合收支业务的特点选择控制策略,制定收支管理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归口部门和收支标准等,梳理借款、报销、审批和审核等流程。与此同时,加强单据审核,做好核算及归档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4.2.3政府采购管理方面政府采购作为事业单位违规违纪行为的高发区,始终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为此,必须多措并举,严格履行程序,以避免相关问题的产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严格履行采购程序。其中,业务部门为采购发起机构,采购部门为采购实施机构,局党委为采购决策机构,局财务部门纪检监察组为采购监督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职。第二,健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结合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本地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提出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实施细则》,分发给各个部门,并召开集体会议,阐明细则的基本思想与有关事项。第三,形成预算编制与采购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研究采购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注重专家建议与技术咨询,避免资源浪费。第四,事业单位要对采购业务进行严格保密,避免因采购业务信息外露而形成外部干扰因素,以确保采购流程的公平、公正。4.2.4资产管理方面第一,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更具操作性与可行性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第二,加强实物资产管控,构建内部管理制度,落实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人,防止资产闲置,并通过资产台账管理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和对账;第三,构建详细的材料参数,对材料控制提供完整的记录,并定期检查库存物资,了解物资的参数及明细分类账,若未能及时找到,则要明确原因并做好后续处理;第四,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内部审计库存,加强合同管理部门、采购部门、资产配置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资产的安全。

5结束语

事业单位应正确认识与解读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以此为基准点客观审视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通过多元化、多层面的改进措施,规范自身经济活动,确保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与此同时,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指引下,要将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推动事业单位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桂宴.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探讨[J].财经界,2020(26):105-106.

[2]曾翠兰.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内控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0):4-5.

[3]郑敏.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时代经贸,2019,488(27):57-58.

[4]赵红珍.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与探讨[J].纳税,2020(5):142.

[5]李彩红.基干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分析[J].当代会计,2019(2):118-119.

[6]戚秋静.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经贸实践,2019(1):101.

[7]彭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8):257-258.

[8]尹鹏飞.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转变策略分析[J].新财经,2019(2):88.

作者:贺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