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策略

2021-04-28 21:5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基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分析,针对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商务英语专业定位进行策略研究。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设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围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会计、国际商务等五个应用型学科方向确定商科内涵的比较优势定位。科学开设创新类及实践实操课程,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从而实现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结构配比的契合。

关键词:广东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如何定位商务英语专业中“商务”的内涵和外延是各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学科建设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重点大学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有所差异,前者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后者是应用型专业人才。由于“商务”涉及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对应的工作岗位范畴较广,那么必然的,商务英语“专”的内涵差异建设将是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探讨广东地方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给出相应策略,这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文献综述

商务英语专业是“外语+商务”跨学科、交叉性学科,其内容涉及语言文学、经济、贸易、金融、财务、管理、法律和文化等诸多应用型和人文型学科领域。要想在短短四年时间将上述学科系统地掌握并非易事。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跨学科、交叉性学科特点,许多学者从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机制设置、专业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平洪(2009)认为,在英语课程中加入商务的内容并没有恰当而清晰地给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商务英语专业应是英语语言本科主干课程和商务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的有机结合:在夯实英语语言听说读写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以全英教学的授课方式来完成商科课程的讲授[1]。曾利沙(2010)就商务英语专业的体系差异性定位和比较优势特色进行了论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着重商科专业性专题研究,譬如国内外商贸、财政、金融、企业管理等领域中的现状及其热点、前沿问题的讨论与对策性研究。教师在做好教学、研究引导的同时,完善案例库和资源库,如建立专业领域理论知识体系档案及其关键词、学科或专业理论概念词条等,以弥补专业教材内容的不足[2]。刘艳萍,邓李肇(2010)从地方经济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调查入手,结合本校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学习需求调查,从办学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以英语为主,加强英语与商务结合的交叉学科建设”[3]。仲伟合,张武保,何家宁(2015)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遵循八项原则:英语为本原则、商务为纲原则、增值复合原则、中外兼顾原则、知行合一原则、个性差异原则、动态变化原则、发展定向原则。仲伟合等学者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首先且必然要重点学习中外商学知识、商务英语语言知识,进而要着重提升自身直接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4]。李文辉(2015)参考了CDIO学习工程解决方案,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作为策略导向。进而将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以此构建了基于CDIO的商务英语专业外贸人才培养机制。李文辉以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针对商务英语教学特点,从课程群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实训、实习和考核评估等方面对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改革[5]。孙毅(2016)以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探讨了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将该校“商务”有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在三个课程群上:(1)会计学课程群;(2)管理学课程群;(3)法学课程群[6]。相关文献表明,目前对于“商务”的内涵和外延仍旧没有达成共识;关于英语知识(能力)和商务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并没有统一的范式或模板。而且,如何改革课程群,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根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结合本科院校的差异化优势和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为地方经济输送相应的合格人才。本文通过研究广东地方经济特色,分析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配比状况,对该专业的定位策略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参考。

2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结构分析

2.1人才需求特点

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流向、就业质量、就业趋势等情况。人数最多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表(见表1)显示,商务英语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三,说明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求贤若渴。随着广东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企业结构的调整,商英人才的需求呈现几个特征和趋势:一方面,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加工贸易占比持续降低;制造业从加工组装的低端环节向营销、设计和研发的高端环节转移);另一方面,制造业及服务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衍生出更多的服务型中间商。广东地区众多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与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相关的服务型机构(包括货代、船代、报关企业)需要大量具有商务翻译、进出口贸易、国际金融、跨国企业管理、涉外投资及谈判等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应的岗位涉及外贸业务员(包括外贸专员、外贸助理、商务助理、外贸销售、国际贸易专员、单证员等)、涉外法务、报关员、货代、船代、英文翻译等。除此之外,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投资在2017年上升1.3倍,其中40%的合同外资落户自贸区(包括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2017年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同比增长93.8%[8]。相应地,企业对具备跨境电商、海外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知识产权交易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2.2高校人才供给特点

整体来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定位偏重于两个范畴:商务或语言。前者强调“英语+汉语商科课程”的模式,并聘请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背景的专业教师授课,学生可以学到系统的商科知识。但由于大部分商科知识运用汉语授课,没有直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无法提升运用语言为工具来学习、理解以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后者是将英语作为应用工具,设置一系列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法律等商务英语课程,然而所开设的商科专业课程笼统而广泛。仅是采用英语作为授课或阅读语言,来学习商务学科知识,会导致所学的商务知识过于肤浅,无法满足企业职能部门的要求。广东各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群突出了贸易、管理、商法等方向。譬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从2008年起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其所有商科课程与国际接轨,采用全英文原版教材,既要求学生的英语浸泡量,也要求学生在主干课程的学习上,扩展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外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包括了“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国际经济法)”等四个方向,全面系统地突出了广外商英的“英语+商务”的人才培养特色。广州航海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则突出了航运、港口及海事海商英语的特色。暨南大学主要突出商务管理方面的课程特色,该专业除提供充足的专业语言文化课程,还开设以商务贸易、管理等模块为轴心的商务管理类课程。广东财经大学主要依托经济学、管理学等强势的学科资源,突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特色。麦可思调研机构对广东某校商英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报告(2017)表明,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重要度较高(82%),但满足度相对较低(63%)。毕业生认为教学环节,实习和实践环节需要改进的需求达77%,调动学习兴趣需求达58%,课程内容更新需求达69%。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需求和供给的结构矛盾。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科学理论,而且要具备相关行业所需的扎实的职业技术能力,并能够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持续学习和实践。由于广东各高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和历史条件、师资力量差异显著,如何定位核心课程,改进教学环节,提升核心课程重要度和满意度的契合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策略

3.1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问题

(1)商务专业课缺乏系统性。由于没有依据各学校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各院校容易出现语言、商务、跨文化、国别文化四类课程群的建设不均衡、无侧重、无定位的问题。最终,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较多雷同。如学生最喜欢的毕业论文选题包括:体验式营销、“4P营销”、某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某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战略等;研究方法多为案例分析或SWOT分析。由于毕业生系统性商务知识和商务理论的缺乏,导致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一边倒。(2)实践和实操课程缺乏科学性。各校普遍都开设了外贸单证实训、国际商务谈判技能实训、国际贸易模拟训练等实践课。但是部分授课教师依然将理论授课环节作为重点,实践和实操教学环节较少,考核基本采用笔试为主。由于实践和实操环节在授课中没有纳入重点,导致开设的专业课学分学时虽然满足毕业要求,却无法提高学生在实操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师资配比结构不合理。王立非教授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语言类、商务类、实践类师资的大体比例应为6∶3∶1[9]。调研显示,部分院校实践类师资配比基本不达标,商务英语专业没有外聘行业或企业专家的高校也普遍存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应包括表2提到的五项知识分类。合格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应涵盖这五个范畴。

3.2专业定位及发展策略

广东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办出特色,就必须依托优势学科确立自身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确定学科定位,合理设置课程。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英语知识与技能模块,商务知识与技能模块,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养模块。各部分的比例可以按照55:30:15安排[11]。依据自身优势学科,将商务知识与技能围绕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会计、跨境电子商务等五个应用型学科展开,五大应用型学科所要求的商务知识和技能的重点不同,所需要配备的师资和开设课程也应有所侧重。(2)科学开设实践实操课程。根据国标要求,实践环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校内实操实训、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可以考虑开设符合学科特色的创新类课程、科学开设实践和实操类课程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以自身优势学科及商务英语“专”的内涵为基础,开设相关创新类课程。鼓励学生取得跨境电子商务、金融、财务管理等技能资格证书。鼓励开设类似《国际商务创新营销》的课程。该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商务英语专业融合起来,将商务核心课程的专业知识点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和兴趣教育、创新创业基本素养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育这三大部分内容。该课程体系设置为三大模块:国际商务专业知识模块、创新创业理论模块和创新创业模拟和实践模块。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室、情景模拟实验课堂、第二课堂(包括国际商务谈判大赛、国际市场营销开发案例分析)以及校外实践基地来保障完成。其次,实践和实操课程的开设必须结合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包括课堂讨论、项目脚本设计、小组竞赛、模拟演练等等)。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得学生更加重视课堂的参与和项目课题的设计和表现,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翻转教学、启发引导、项目教学、自主讨论等方法,运用主题演讲、口头汇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练习等在课堂上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实践和实操课程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鼓励学生参与“外研社杯”商务英语实践大赛、“亿学杯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全国商务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赛促学。商务英语专业应善于利用敦煌网、速卖通、EBAY、阿里巴巴国际站等企业平台,开发“跨境电商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实现真实任务和仿真任务实操,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鼓励学生采取实践类形式完成毕业论文。实践类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到指导和评定应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可涵盖项目报告(如,商业计划书、网站平台优化方案、营销方案、案例分析、产品翻译项目管理及述评等)和调研报告(如企业调查、行业调研、客服满意度调查、产品质量调查、海外市场调研等)[10]。(3)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和实践型师资队伍。结合各校实际情况,一方面建立骨干教师“导师”+对年轻教师“传、帮、带”的培养机制[11]。另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的紧密纽带。紧密纽带的建立需要供给和需求两条路线的配合:学校和企业双方可以互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当学校输出人才时是供给方,当学校引入企业资源时是需求方;当企业招收人才时是需求方,当企业向学校提供市场信息和资源时是供给方)。校企双方通过市场链接(如毕业生与母校的天然联系方式)或在政府专项资金扶持下进行不断地磨合和融合之后,校企合作的纽带会更加紧密。而此后的良性效应和学习溢出效应会突出显现:譬如案例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和更新;企业获得即时的市场和行业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4结语

随着市场的专业化细分,商务英语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广东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依据自身优势学科,将商务知识技能围绕国际贸易(含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跨国企业管理(含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与管理)、国际金融(含国际投资、财务管理)等三个应用型学科展开。随着各高校专业定位的差异,所需要配备的师资和开设课程也应有所侧重。各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意识和兴趣教育、创新创业基本素养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育融入实践课程和实操课程,提升实践实操课程的科学性。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和实践型师资队伍,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重要度与毕业生满足度的高度一致性。

作者:张梅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