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新时代体育发展观探究

2021-03-16 03:4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新时代体育发展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一个着眼”、“两个结合”、“三个维度”及“四种路径”是新时代体育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一个着眼”即着眼于体育强国建设;“两个结合”即把体育梦与中国梦、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相结合;“三个维度”即从国家崛起、健康中国及体育治理的维度来阐释新时代体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四种路径”即践行新时代体育发展观的举措是“精神引领,筑牢根基,深化改革,创新探索”。

关键词:体育发展观;体育强国;体育治理;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新时代既要继往开来和承前启后,也要规划新蓝图进行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2]。而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及实现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无疑是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规划、新蓝图、新梦想。因此,我们在历史交汇点上,既要迈向新征程、新阶段、新梦想,也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新时代体育发展观,深入探索为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党和国家各种政策文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综合描述看,形成了“一个着眼”、“两个结合”、“三个维度”及“四种路径”的新时代体育发展观。

1一个着眼:建设体育强国

1983年国家体委在《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指出,要在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这是国家文件中首次正式规划我国体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及建设图景。事实上,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人的不懈追求,自从1908年中国人首次提出何时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落幕,时隔一百年,中国体育事业完成了一次历史的回眸与超越,也逐步走向了世界体育大国。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既是中国国际地位快速提升的表现,也是中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的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体育强国成为党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着眼点,并强调要对国民的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并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的政策文件。这标志着体育强国建设从民间构想上升为党和政府的发展理念,并转向了政府推动的落地执行,标志着体育强国建设在新时代正式起航。事实上,从提出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体育事业经历了漫长的爬坡并最终实现了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登顶。这表明体育强国的演进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育强国的建设内涵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由内涵较为单一逐渐走向内涵更丰富的过程。在新时代,尤其是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体育强国建设就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增进国民体质健康。可见,新时代体育发展观的着眼点是在增强人民体质健康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来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

2两个结合:体育梦与中国梦、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相结合

2.1体育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中国的体育梦源自于1908年《天津青年》提出的奥运三问。在政治混乱的年代,国人深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体育事业的发展虽深陷泥潭,但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觉醒。孙中山提出了“尚武精神”,强调“国家之强盛,文武须结合”,当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精神勉励艰苦奋斗,而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问世为国人重新认识体育提供了思想启迪。中华民族的体育梦伴随革命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在救国救民的百年历史当中烙下了深刻的革命印记,这也是中国梦与体育梦无法割裂的最深层原因,体育梦的实现寄托于中国梦的完成,而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体育梦为其注入动力和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把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3]。体育梦唯有融入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当中才能发挥其功能,而中国梦的实现必然带来国家各项事业的全方位发展及整体进步,这其中必然包含了中国体育梦的实现。2.2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相结合。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党和政府对竞技体育及大众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时说到“厚植体育基础”,意在通过发挥大众体育的基础性作用,同竞技体育相结合,试图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寻求新的路径。新时代党和政府希望通过大型赛事的举办来拓展和普及群众性体育运动。如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后,党和政府推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事实上,大型赛事的举办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举办大型赛事来普及群众体育活动,点燃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2017年天津全运会就较好地探索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融合,首次在全运会的赛场出现业余运动员竞技的局面,这为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打破了竞技体育比赛的传统模式,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可见,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创新融合开创了我国体育发展新篇章,顺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潮流,对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3三个维度:国家崛起、健康中国、体育治理

3.1国家崛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3],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是国家崛起,只有国家崛起,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事实上,体育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也承担了相应的角色,其独有的功能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推动作用。英国商业杂志《经济学人》于2017年发布了关于中国体育产业的专题报告,预测了中国体育运动产品将在未来5年强势增长26%~42%,体育产业将从占GDP的1.9%上升到3%。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并由此吸引了诸多资本和机构纷纷涌入体育产业市场,加速了体育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整体布局,同时推动了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共有93起体育行业投资事件,共计获得87.52亿人民币融资,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06.68%,环比增长25.56%。可见,中国未来体育产业的前景是光明的,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力,并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体育的发展与大国崛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强盛必然牵引着体育领域的进步,而体育领域的发展也将提高国家影响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为国家崛起和发展增添活力。3.2健康中国。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健康置于突出位置,人民的健康事关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指导思想[4]。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则提出了体育运动要普及到人民大众当中去。可见,人民健康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新时代为实现全民健康,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简称健康中国),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从健康中国建设的愿景来看,核心是通过全方位促进政策的推行来提升国民的体质健康,其亮点体现在以体育来促进国民的身体健康,进而提升国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并将其纳入到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予以落地执行[5]。可见,健康中国与国民幸福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和不可分割的。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金字塔,那健康中国则是金字塔的根基,而国民的幸福则是金字塔的一砖一瓦。基于此,需要通过普及健康生活、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发展休闲运动产业等系列措施来推广体育运动。3.3体育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6]。同样,新时代中国体育治理的总目标也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中国体育治理而言,健全体育治理体系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其在体育法制、体育经济市场调控、体育文化传播等方面较为完备,体育治理能力良好。如美国的体育治理权下放至各个体育联盟及各州,由体育联盟和州来制定相关政策。而英国的体育治理主要依靠民间体育组织,体育系统治理的特点是民办官助,体育治理的主体是民间体育组织。发达国家的体育治理通过权力转移、合理制定条例,从而促进治理体系的完善,有效平衡了体育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民众的健康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反观中国的体育治理,囿于起步较晚、社会发展曾出现波折及体育事业发展严重不均衡等诸多问题致使体育治理效果不佳,深度和广度不足,使其难以形成完备体系。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的体育治理需迎难而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逻辑,不惧深层次的治理问题,须毫不动摇地推进体育深化改革的工作建设,进而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四种路径:精神引领、筑牢根基、深化改革、创新探索

4.1精神引领: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我国体育的发展观已从金牌至上向人民至上、精神引领转向。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时指出的“拿金牌奖牌很不容易,拿到的值得尊敬和表扬,即使没有拿到,只要在比赛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7]。竞技体育不仅是拿金牌,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精神,这体现了新时代的体育发展观已悄然转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这种精神根植于运动员心中,使运动员在赛场上敢于拼搏永不言弃,感染和激励无数国人为梦想不懈奋斗。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面临绝境的情况下依靠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完成逆袭并最终夺取奥运冠军,女排在赛场上所展现的拼搏精神感动无数国人,并成为广大国民以此勉励自身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榜样,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自信拼搏的良好形象。诚然,社会的发展建设,拼搏精神不可或缺,广大人民群众唯有在各自岗位上勤勤恳恳、克己奉公,将中华民族传统的拼搏精神寓于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建设当中,凝心聚力共建和谐美丽中国,才可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2筑牢根基:以全民健身为抓手促进人民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保持健康,还可以提升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处理好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充满活力和精力,并能有效提高工作的完成质量[8]。一直以来,国民的体质健康始终是党中央工作重点,全民健康关系着体育强国梦的实现。但是现实境况令人忧心,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未得到全面改善,超重肥胖、近视、心肺耐力水平下降等问题依然存在,广大人民迫于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使其无法参加体育健身,国民的体质健康每况愈下,形势严峻。基于此,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因此,政府部门须加大资金的投入与保障,建立合理有效的全民建设评价机制,搭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民健身激励平台,为广大人民制定合理有效的运动计划等推进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国民的健身环境,使体育运动融入到国民的工作生活,并成为国民生活的一种方式,切实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全方位提升国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4.3深化改革:力促新时代足球事业的变革。十八大以后,足球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中央深改小组会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9],标志着中国足球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代,足球改革踏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说,中国推进足球事业的发展本质上是为了增进人民的体质健康,并在出访荷兰、德国、英国时,还不忘与外国领导人探讨体育运动,尤其是足球运动。他希望国家间不仅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深入的交流,也同样希望通过体育为国家间创造更多合作的契机。可见,中国足球改革事业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不仅是为了促进国民健康,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足球改革为国家下一步体育事业的深化改革找到突破口。新时代中国足球改革从调整管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到改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建设及运营模式,再到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及职业联赛机制,并从内部打破原有桎梏,重新建立一套完善的足球管理运行体系,以全新的方式和手段介入足球的内部发展,使其适应国情、顺应民心,并符合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是走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大力普及推广校园足球,增加选材范围,扩大足球的人才储备,又是一项补短板、冲一流足球人才的基础工程。综上,深化足球改革政策文本的问世,不仅满足了体育强国建设的强烈诉求,深化了我国体育治理的体系,也为中国足球的发展作出了战略规划。4.4创新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体育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之一是增加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往来,以深入交流增进国家间友谊,以产业合作推进贸易往来,以包容之心促使文化相互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赛事、运动健身、体育用品业等新兴产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折点,但随着金融危机和疫情的影响,中国体育产业遭遇了巨大冲击,东西部地区发展严重不均衡,且体育产品出口受到抑制等各种问题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致使其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中国体育产业的转型发展觅得了新路径,而且将有助于改善目前体育产业出现的诸多问题,扭转体育产业发展的颓势。在此背景下,中国与各沿线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交流增多,有利于体育产业拓宽发展渠道及打开更宽广的国际市场。其次,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频繁,将打破以往主要以美日欧为主导的体育用品出口格局。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行还有利于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武术文化,通过“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武术运动传播到了沿线各个国家并吸引了广大外国武术爱好者学习中国武术,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从2015年到2018年,连续举办了四届世界性的武术交流大会,并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各国选手欢聚一堂,共享武术带来的乐趣和文化内涵。一带一路的武术文化传播,践行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发展理念[10],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新道路。

5结束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战略和伟大事业,党和政府都对新时代包括体育在内的国家各项事业进行了战略规划,形成了新时代新的体育发展观。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观可以概括为“一个着眼”、“两个结合”、“三个维度”、“四种路径”。新时代体育观的核心是将体育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并在实现体育强国的进程中,从国家崛起、健康中国与实现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维度擎画了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张文鹏,郭澜,曾婷婷,等.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机遇、挑战及政策建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7):56-62.

[3]习近平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EB/OL].2020-12-16.

[4]姚绪忠,秦正为.毛泽东体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J].体育文化导刊,2013(5):135.

[5]张文鹏,段莉,周有美,等.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政策的发展变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5):1-7.

[6]杨桦.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7.

[7]李庚全,范博华.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4):5.

[8]习近平.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EB/OL].2020-06-03.

[9]颜亮,孙洪涛,张强峰.足球共同体:国家、市场与社会视角下对我国足球运动发展进程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1):33.

[10]张德胜,李聪,胡羽,等.习近平的体育外交风格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35(1):79.

作者:谌平 王钧 黄海贵 张文鹏 单位:1.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2.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3.华东交通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