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职学生应用英语翻译能力培养分析

2020-12-02 14:56:50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文章着眼于时代发展对英语翻译技能之需及翻译教学现状,首先,呈现了翻译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场景。然后由深及表探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导致其意识不到汉英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也体会不到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语言结构之不同。最后,通过跨境电商产品关键词、商务广告语等实例阐释了汉英互译实践时,经有意识地切换思维方式,实现促进学生应用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翻译教学;高职学生;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句法结构

一、翻译教学之时代背景

2019年3月,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其中第3点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当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广实施,跨文化交际与合作愈加密切,我国的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如火如荼。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各行各业的纵深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合格翻译人才。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36课时,学时不够。另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往往“浸泡”在“中式英语”里“自娱自乐”。孙敏(2020),刘学磊(2020)认为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忽视了语言文化的差异;过度重视文字翻译训练;英语翻译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跨文化思维。”加强翻译教学的呼声愈来愈高。

二、现实:翻译教学之真实场景

(一)中式英语。学生回答完问题,老师为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饶有风趣地说:“Thankyou”。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英语会话,情急之下说:”Nothankyou”。这时突然哄堂大笑,老师也忍俊不禁,该同学满脸通红,悄悄地坐了下来。该生说的是中式英语,就是在汉民族思维方式影响下,运用英语语法规则,生成的“英语”,它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甚至引起误解。该同学应该说“Youarewelcome”,或“It’snothing”。(二)词类转换。例句:TheywereregularvisitorstotheChinaIm&;portandExportFair.学生A:他们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常客。学生B:他们曾经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常客。译文A,多数学生支持,因为英汉表达形式很接近。译文B是部分学生思考了译文A后做了改进的结果,他们注意到原文用了一般过去时。而几乎没有同学能将“visitors”译成“参加”,同时将“regular”译成“经常”。当学生看到参考译文(他们曾经常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时,有些惊愕!之所以这样译,是由于汉语喜用动词,语言呈现动态语势,而英语喜用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使英语呈现静态语势。(三)主语翻译。例句:Aropehasbeenstretchedacrossthenar&;rowlane.学生A:一条绳子被拉直穿过狭窄的小巷。学生B:一条绳子沿着狭窄的小巷穿过。学生A和B都选择“绳子”作为译文句子的主语,导致后面的表达难以顺利进行,译文甚是晦涩,译尤未译。原因是学生受英语组句方式的影响,摆脱不了原文句式结构的束缚。参考译文:狭窄的小巷中间横拉着一条绳子。尽管英汉语言都有外形相似的“主谓”结构,但两种语言主谓语含义不尽相同:汉语喜“有灵”主语,且主语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隐去;英语喜“无灵”主语,主语的权威大多数情况下不可动摇。汉语的谓语成开放性,几乎可以由所有语言单位担任;英语的谓语必须局限于动词。(四)逻辑主语。例句:从山顶上看下去,这座城市就像个漂亮的花园。绝大多数学生本能地按照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译成:“Seeingfromthetopofthehill,thecitylookslikeabeautifulgarden.”但是属于英欧语系的英语有别于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的自身句法结构。英译时须按照英美民族重逻辑的思维方式撰写英文。“seeing”的逻辑主语应是句子的主语“city”,可是“city”又不会发出“see”的动作,于是学生译文出现了逻辑错误。将“seeing”改成“seen”,逻辑错误就可以避免,因为“city”是被“人”看的。上述场景中,学生的译文往往漏洞百出,原因是什么呢?

三、原因:由深及表之探讨分析

(一)汉英文化根源差异——隐性原因。1.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东亚,它的东南面是浩瀚大海,西南面的邻国历史上就比较贫困,西面是戈壁荒滩和青藏高原,北面是广袤的沙漠及人工建造的长城。在这块四方相对安固的土地上,北方的黄河、南方的长江,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民族。人们靠“天”吃饭,天气状况与民生息息相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就会得到大自然的恩赐,人们朴素地认为人、社会和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所以“天人合一(合二为一/主客体融合)”等思想深深扎根于先民们的心灵,直觉思维深入人心。英美民族的祖先靠“海“吃饭,海洋环境的气候阴晴不定,变化无常,人们生活也动荡不安,民族迁移频繁,他们只有征服大海,征服自然,才能获得生活之需,于是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所以“天人相分(一分为二/主客体相分)”等思想由来已久,分析思维在其历史长河中得到长足发展。2.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历史上的中国,内战外患连绵不断,加之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社会上普遍产生一种求天下太平、安宁的期望和追求。中国传统儒佛道文化应时而生,儒家文化着力于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文化重在指导人们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意在怎样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三种思想信仰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重要价值。随着时间的演绎,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其价值判断上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性的,重在论说“如何做人”。英美民族文化在思想信仰和价值观方面来源主要有三:希腊文化,重视科学研究,主张个人自由;罗马文化,追求民主和法制;希伯莱文化(基督教文化),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活着是为了赎罪,死了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而进入天堂,不是下地狱。对科学、自由、民主、法制的追求及为了赎罪而进行的奋争,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成就了他们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所以英美文化是科学性的,重在论说“如何做事”。(二)汉英思维方式差异——显性原因。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就深深植根于文化这块沃土上,不同类型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1.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功能等结合起来,强调“由多归一”的思想,其特点是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英美文化重分析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功能等区分开来,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其特点是注重定量分析,这也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基础。2.已知未知走向与未知已知走向。中国是内陆性国家,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形成先民们内向、好静、守旧、求稳定、求和谐的思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注重面对过去看问题,惯于从已知中找到新问题的答案,善综合和归纳,即从已知中推出未知的思维方式。英美民族发端于海洋文化,面对四周是海的自然环境,他们急需探索海的对面是什么,形成先民们外向、好动、开放、求变化、求竞争的思想,注重立足未来看问题,先假设后求证,善分析和演绎,即从未知中推出已知的思维方式。(三)汉英语言结构差异——直接原因。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中,就表现为各自语言结构之不同。汉英语言结构不同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意合句式与形合句式。汉语是一种“人治“性语言,语法规则弹性大,只要语义能贯通,语句间就可以用逗号连接,如竹节式延续下去,属于典型的意合语言。英语是一种“法治”性语言,语法规则多而严格,动词有“时、体、态”的变化,有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之分,名词有单复数之变,形容词和副词有比较等级之别,还有各种各样的代词、介词、连词等,英语句型也丰富多变,词句之间靠各种词法和句法手段连接,属于典型的形合语言,其语义与语法形式密不可分。2.主题突出与主语突出。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其结构是“主题+评论”,主题可能是词、词组、分句,也可以是并列或复合结构,这种结构的句子在汉语中占比近50%。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其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因此,除了祈使句及会话之外,几乎任何英语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且对于主语的选择上,由于英美民族重客体思维,即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所以英语更喜欢“无灵”主语,这一点正好与重主体思维的汉民族相反,即什么人遇到了什么事,汉英更喜欢“有灵”主语。3.动态语势与静态语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其人文性上,在思维方式上注重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强调以人为本,而人往往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汉语中动词十分丰富,应用广泛而自由,使整个汉语语势呈现动态。英语组句以主谓结构为主干,通过语法手段,将其他各句子成分挂靠在主干上。就简单句来分析,其句子结构是:“名词+动词+(名词)”,修饰名词,用形容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用副词,还可以用“介词+名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帮助扩展句子信息,于是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中心,多用名词、形容词、副词及非谓语动词(短语)等,使整个英语语势呈现静态化。

四、实例:应用文本译例之阐释

(一)跨境电商产品关键词翻译。例如:某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关键词“螺蛳粉”翻译成“snailpowder”,将“藕粉”译成“lotusrootstarch”。螺蛳是中国特有物种,是人们喜爱的菜肴,而“snail”在英美人心中是指“蜗牛”,汉英民族都没有食用蜗牛的习惯。所以,用“snail”译“螺蛳”,就属于文化差异意识薄弱而造成的张冠李戴现象。螺蛳粉中的“粉“,是指用米粉做成的“粉条,粉丝”,和英文中的“noodle”基本对应,而“powder”之意为“粉(末)”。因此,考虑到螺蛳粉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特有食品名,而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名称,为了避免歧义和误解,权且将“螺蛳粉”的主要特性译出,即“ricenoodle”就行。同样是“粉”字,但“藕粉”是指以莲藕为主要食材做成的粉末状食品,这里的“粉”可用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词语:“powder”“pudding”“paste”和“gelatin”等翻译,但不能用“starch”,因“starch”会让英美消费者想到淀粉,而在英美文化中,淀粉会导致肥胖,不宜多吃,所以“lotusrootstarch”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二)商务广告语翻译。例如:诞生于20世纪末的虎豹集团,信守孜孜以求、永不言退的发展理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任凭浊浪排空,惊涛拍岸,独有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处变不惊,运筹帷幄。尽握无限商机于掌间,渐显王者之气于天地。其英译为:Foundedinthelate20thcentury,theHubaoGrouphasitsphilos&;ophyofseizingbusinessopportunitiesandachievingitsbrillianceintheever-changingandcompetitivemarket.首先,从意合的角度来分析原文,共10个小短句,句与句之间用逗号和句号相连,以逗号为主,句子之间没有连接词,靠的是隐形连贯表明其相互关系,形散神聚,而语义贯通。从形合的角度来分析英语译文,整句话是一个主谓单句(theHubaoGrouphasitsphilosophy),用过去分词短语(Found&;edinthelate20thcentury)做时间状语,表明动作已经发生,同时由于“founded”的逻辑主语是“HubaoGroup”,只能用“found”的过去分词形式,可见英美民族分析思维(逻辑思维)在其语言中的体现。用两个连词“and”分别连接两个动名词短语(seizingbusinessopportunities,achievingitsbrilliance)和两个形容词(ever-changing,competitive),说明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并通过介词“of”将这两个短语与“philosophy”相连,做“philosophy”的后置定语,通过介词“in”表明了“opportunities”和“brilliance”存在的方位。译文的语义与语法密不可分,语言的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汇纽带直接显示出来,以形统意。其次,原文的描述用词讲究,给中文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有人说,汉语是诗一样的语言,注重语言的韵律、排比、对仗等形式齐整,重视声韵的和谐和辞藻的华丽,善于渲染,重写意。原文企业简介中“孜孜以求,永不言退,处变不惊,运筹帷幄”,都是四字词组,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音、形、义充分结合,构成排比式词汇,十分重视词语的偶式对应。而将市场经济的“机遇和风险“比作“大潮大浪”,引用文学典故“浊浪排空、惊涛拍岸、胜似闲庭信步”,思维惯于“唯权、唯上”,如“渐显王者之气于天地”等,这正好迎合了中国人喜修饰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汉民族重人文的思维习惯跃然纸上,就是为了渲染气氛,塑造形象,创造意境,使其接受文本信息。相对而言,英文企业简介用词朴素,措辞简洁,重写实。翻译汉语这种文本时,要注意区分实质性信息和衬托性信息,在忠于原文的功能的前体下,将一些无关宏旨的信息,要减词降调处理,使其符合英美民族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使读者易于接受,这样才能抓住核心,事半功倍,实现有效交际。再次,原文使用大量的动词:“诞生、信守、排、拍、处变不惊、运筹帷幄、尽握、渐显”等,因为汉语组句主要靠动词词组和短句,从而形成汉语挥洒自如的动态语势。译文中除了谓语动词“has”之外,其他句子成分都由名词、代词、介词、连词、非谓语动词等充当,尽显英语之静态语势。

五、结束语

不同类型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语言结构,要在不改变思维方式的情况下改变语言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翻译过程中,理解阶段要用原语民族思维方式“消化吸收”原文,表达阶段要用目的语民族思维方式“重构生成”译文,从而有效培养高职学生应用英语翻译能力,培养其成为双语言、双思维、双文化人才,成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8.

[2]刘学磊.应用为本,学而习之——高校英语翻译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20(5):86-88.

[3]孙敏.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研究[J].现代交际,2020(10):186-187.

[4]杨根培.从食品说明书翻译看文化因素在商务英语中的传播[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3):413-416.

[5]颜天罡,冯全功.跨境电商网络平台中的语言服务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7(11):96-101,110.

[6]张习之.论在商务翻译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152-154.

作者:马立 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