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究

2020-12-02 14:54:17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以HY股份为研究对象,基于财务配合公司战略发展安排,从提炼财务管理经验,助力气体产业挖掘内涵生产力和提升综合管理效率角度出发,对国内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问题进行探讨,为相关企业提升价值提供借鉴。

关键词: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

工业气体作为基础工业要素之一,被称为工业血液,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凸显。当前,气体产品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用量持续增加,新产品层出不穷,气体纯度屡创新高,市场需求不断被激发。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气体年产值增速约12%,远超同期GDP增长速度[1]。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气体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气体企业立足所处区域市场,开发符合区域经济所需高新技术是“十四五”期间国内气体产业发展的课题之一。国内空气分离设备龙头HY股份于2003年通过产业延伸的方式进入气体领域,2010年,以“重两头、拓横向、做精品”为发展战略,明确了公司在气体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HY股份气体业务的合并收入和利润于2015年超过空气分离设备制造板块,成为HY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也使公司成为国内大型工业气体运营商。本文基于HY股份气体业务发展现状,从加强投后管理的思路出发,探讨国内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管理方案。

1HY股份工业气体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现状及发展目标

1.1发展现状。通过产业延伸的方式从设备制造领域进入气体产业是国际气体产业巨头的通行做法。HY股份自2003年试水气体产业以来,经过十几年持续发展,目前已注册37家气体公司,注册资本27.44亿元,投资总额74.38亿元,其中26家已投入运营,制气量达108.5万Nm3/h。2019年,公司气体产业合并销售收入46.64亿元、利润总额6.24亿元,分别占合并收入及利润总额的57%和71%。HY股份气体业务布局全国。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热点和战略安排,HY股份气体业务已实现了在东北、华中、华南、华北、西部的布局,为进一步发展气体产业区域化运作和连锁经营奠定了基础。在投资领域,实现了钢铁、有色冶金、玻璃、化工、煤化工、食品、医疗、电子等领域的突破;在投资模式上,实现了从单一的新建模式到收购加新建模式、单纯收购模式、生产管理托管等多模式并存。HY股份对气体业务的管理分总部、区域、子公司三级。气体投资中心和气体管理中心是受HY股份委托,对气体的投资、工程建设和运营进行管理的两个并行事业部,在HY股份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开展工作。37家气体公司分8大区域推行区域化运营管理,HY股份通过各职能部门对公司气体业务的投资过程、工程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进行管控。气体投资中心设办公室和5个投资团队,气体管理中心设专用气体研究部、气体管理部、气体运行部、气体工程部、液体销售部5个部门。在HY股份的37家气体公司中,除少数子公司经营特殊气体、电子气体外,其他公司主要经营管道气(氧、氮、氩、二氧化碳)、液氧、液氮、液氩等传统气体产品,故当前HY股份旗下气体公司大部分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仅1家子公司于2019年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液氧、液氮、液氩、稀有气体、(超)高纯气体、混合气体等产品的专业生产、加工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该公司6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稀有气体和超高纯气体。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为12700万元,研发支出870万元,净资产6171万元;2019年营业收入为2800万元,研发支出426万元,净资产3766万元(当年分红3000万元)。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项、知识产权7项,科研人员占比约13%。1.2发展目标。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对国内气体企业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从企业发展需要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国家的系列优惠政策,国家、省、市、区等级别的高新技术项目能获得政府扶持资金,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另一方面,从提升企业竞争力角度来看,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过程也是企业完善研发组织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契机。例如,高新技术财政专项奖励或资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或研发资产)加计75%扣除(或摊销)等优惠政策,能大幅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另外,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享受办公及工业用地优惠政策、企业产品可被优先纳入政府采购体系、对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等[2],均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业气体应用于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如冶金、化工、医疗、电子等,但当前气体市场份额主要被外资企业占领,国内企业仅占约1/3份额。我国气体市场的主动权被外资企业占领,一些重要技术环节几乎被外资企业控制,这将影响主资产投资的安全甚至国家安全。HY股份作为中国空气分离设备行业龙头,其气体业务的发展带动着国内气体产业技术的发展。气体市场容量巨大,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国内气体公司总数增长迅速,竞争日趋多元化。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是拉开竞争者差距,建立明显技术和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按主营产品分类,特种气体的经营者较易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故而经营常用气体的多数气体公司是HY股份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目标。具体而言,HY股份在建设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应依托气体公司开拓稀有气体、跟进新生需求、提升传统产品品质、提升技术服务,最终实现发展目标。

2HY股份建设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差距及机会分析

对照并参考现行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标准及实际执行标准,将HY股份气体公司对标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存在的差距有以下两类。2.1较易达标的条款。(1)相关标准的研发人数条款规定“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人员不低于当年职工总数的10%”。目前,HY股份已投入运营的气体公司的平均从业人员为50人,较易达到10%的研发人员数量要求。(2)相关标准的安全生产条款要求“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此项通过重视管理较易达标。当前营商环境信息化程度较高,各行政部门已经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信息可被传送至财税、科技等部门以供审查,企业一旦在税务和环保方面出现问题,即会被严厉处罚,因此,要高度重视生产管理,力争不出现负面清单。2.2差距较大的条款。(1)核心知识产权相关条款要求“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其核心知识产权所有权”。HY股份气体公司普遍与该条款存在差距。针对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评定要求“1项发明专利和5项以上其他知识产权”,在HY股份的气体公司中,除两家子公司达标外,其余尚无知识产权。(2)技术范围条款要求“企业核心技术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原有技术管理模式下,核心技术基本由HY股份统一持有,多数气体公司无自有技术,HY股份的气体公司与此条款与要求差距很大。(3)企业创新能力评价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项目评价。目前,多数HY股份下属气体公司尚无“成果转换方面的材料证明”,也未建立匹配的研发组织管理体系,与此要求差距很大。知识产权的审核通常需要6~9个月,是高新企业申请项目中耗时最长的一项工作,故而需要提早准备,且要注意使每项成果的使用次数符合限制要求。(4)相关标准对企业成长性及近3个会计年度(实际不足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下同)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也有要求[3]。目前,除两家子公司外,HY股份其他气体公司尚未分项核算“研发费用”,这些公司须及早规划匹配“企业成长性”投入的研发费核算。(5)高新技术收入占比条款要求“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目前,除一家子公司达标外,因核心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现存差距明显,HY股份其他气体公司难以符合此项条款要求。2.3机会与差距分析。针对现存差距,HY股份气体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的项目集中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值结构详见表1[4]。解决“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让、与成长性匹配的持续研发费投入”是当前HY股份气体公司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的机会所在,也是国内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的主要努力方向。

3HY股份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方案

3.1建设思路。解决“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让、与成长性匹配的持续研发费投入”问题,是HY股份建设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所在。基于HY股份气体公司(除特种气体外)经营的一般工业气体的技术研发主要由母公司集中承担的现状,建设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有以下3个方面措施:一是将研发主体转移到气体公司的同时,在产品生产工艺和品种的深化及开拓、产品质量提升、用户服务需求的升级支持等方面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知识产权;二是提早规范气体公司研发组织管理工作,逐步达到合规的研发费用投入比例;三是兼顾气体公司的成长性指标规划,充分对区域规模优势及行业优势做到统一部署。3.2对策建议。按照HY股份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思路,从以下方面提出对策建议:(1)顺应产业优势及工业气体发展方向,找准新建气体技术标准的切入点。拓展包装气、电子气、保健气等领域,扩大贫氪氙等稀有气体产品资源是新建气体技术标准的切入点。气体公司不但要重视液体气体产能提升、品质优化的技术更新,还要加强工业气体产品在应用技术方面的深入拓展。(2)针对HY股份气体产业区域发展规划,细分气体市场,确定技术发展方向,引导分区域拥有知识产权。今后,国内气体企业尤其是民营气体企业将实现地区联合,调整产业结构,以气体产品为纽带,以拥有大型机组的企业或大型专业气体工厂为主体,以气体充装站和中央供气站为集群,组织大型企业集团,逐步改变目前市场营销被动局面。HY股份气体业务须找准切入点,合理布局气体市场,既要持续强调区域化发展,也要深化园区式发展,对细分市场要进行前瞻性技术研发。区域化布置方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进行政策及产品调研,开发所需知识产权,争取进入区域市场并成为主要供应方。园区式发展布局方面,既要深耕衢州工业园区等现有市场,深入拓展能提升产品品质和客户服务满意度的知识技术,也要争取市场空白区域的入围和突破,为进入宁波、福建等区域市场做好知识产权准备。对气体“细分市场”的技术研发要有前瞻性布局,充分发挥国家级研发中心的作用。(3)建设研发管理组织体系,总部有序组织各企业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建设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其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总额占同期收入总额的比例须符合规定,故需要提前3年完善研发组织管理体系,定期梳理、比较研发费用投入等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必要条件的达成情况。

4气体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议

基于HY股份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思路和对策,提出以下6个方面建议供气体产业企业借鉴。(1)对照现行高新技术企业标准,针对主要差距及难点,有序安排母、子公司间技术转移。在确保母公司自身知识产权需求的前提下,按知识产权使用限定,向子公司转让、共享存量或增量知识产权。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对专利的布局不能临时抱佛脚,要提前进行培育,至少提前1年做好准备;第二,认定评审科技创新事项发生时间以申报前3年为主,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当年申请或转让的专利、认定的研发机构、签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等将不予采纳,因此,须至少提前1年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并注意各类专利的使用次数限制;第三,除知识产权证书外,“反映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参与制定标准情况等”材料的提供也是难点,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要早做准备。(2)对于自主技术的安排,建议以有特色、有针对性、以解决客户实际需要的技术更新或优化为主。自主知识产权申请方向与核心技术不一致,易导致知识产权不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收入形成足够支撑,同时也导致不能提供充分的成果转化证明材料,故在项目报告及论证时要关注知识产权的关联度及证据的获取。另外,研发项目也较易出现界限不明确和技术资料不完善的情况,需要界定其属于研发活动还是常规升级。(3)分区域、分批次逐步发展特色技术,并有序组织气体公司参与各级标准制定工作。由气体管理中心统筹安排区域气体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进程,由技术中心统筹气体公司参与各级标准的建设安排。气体公司的主要产品如果是氧、氮、氩等,难以直接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但如果有新能源、稀有气体、超高纯气体等产品,技术资料准备充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概率会大幅提升。因此,针对气体公司产品、业务的不同,需要分类明确,找准对象,有的放矢。(4)尽早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工作组织管理体系。鉴于当前无论是否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气体公司的合规研发费用均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加计扣除,但目前除个别子公司外,其他子公司均未单独核算研发费用,未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因此,所有气体公司应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工作组织管理体系,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着手,根据气体中心的统筹安排,有序准备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工作。(5)总部提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服务,持续关注研发费用管理算工作。建议辅导方定期对培育对象进行合规评估,除要件达成外,持续把关研发费用管理的合规性。企业研发费用必须做到“三表”一致,即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企业财务报表、研发投入专项审计报告中的企业研发费用数据要一致。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注重报表的规范性。建议企业从培育初始就严格检查各类数据报表,避免在填报时出现数据不统一。被培育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技术人员工资开支和材料投入占总研发费用的权重、近1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应不低于同期总收入的60%)等须纳入日常研发管理工作。(6)注意防范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相关风险。一是建设前的决策风险,切忌对条件相差悬殊的企业盲目上马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仓促上马不但易分散知识产权等稀缺资源,影响成功可能性高的企业的申请进度,而且易引发各项研发费用归集的不合规现象,导致税务风险;二是建设过程中要对各条款合规性进行严谨比对和自我验审,注意防范隐藏于各项目细微之处的各种风险,建议针对涉及各类占比条件方面,除自我验审外,还要预留一定的被剔除空间;三是建设成功后,尤其要防范高新技术企业三年一度的复审不过关风险,在研发费用投入可持续性风险方面,各项研发投入(人工费、直接材料、折旧与摊销、设计费、调试费与试验费、委托外部研发费等)应尽量剔除,提前安排自查,并注意避免税务、行政等方面的处罚,同时要防范因合规审核未通过(如企业申报数据与统计部门一致性审核、企业申报研发费用与申报税务部门研发费用一致性审核、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核实、企业填报国家科技统计报表规范性审核、企业诚信情况审核)影响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资格的风险。

5结语

本文分3个部分对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进行了阐述,一是基于HY股份气体业务的现状及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现状,提出国内气体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目标;二是对标现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条款,分析HY股份建设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与标准的差距及改进的途径;三是从HY股份建设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思路、对策及建议出发,给出国内气体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借鉴方案。

作者:奚碧月 单位:杭州制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