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中小学体育教材德育价值研究

2022-03-11 11:5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分为4大类: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从中又细分12小类;体育教材的德育价值主要有协调价值、导向价值、秩序价值、理想价值、发展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教材德育价值的提升应从加强体育教材建设,践行德育内容与价值观念;优化课程标准结构,建设德育价值体系;明确学校体育德育价值需要,规范体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观念,加强德育价值渗透这四方面展开。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材;德育价值;德育内容

德育价值来源于体育教材,取决于德育内容,产生于体育教学[1]。随着课程标准体系的不断改革,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的体现也在不断明显。目前大多数学者关于体育教材和教学中德育内容的研究侧重于武术和健美操德育等项目的价值,对于体育教材德育价值的研究较为缺乏。所以,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和运动技能进行梳理,辨析各时期德育的差别,对今后体育教材中的有关德育内容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另外,通过对德育价值进行定义和分类,可以对当下“立德树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研究起到借鉴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体育教材的德育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一、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

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将其分为4类,分别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另外这4个大类还可以细分为12小类(如图1)。1.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分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贯穿在体育教材中,帮助学生了解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明确体育为促进社会进步提供的动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78年出版的第3版体育教科书中加入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标志着加强学生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民族体育项目,通过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可以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实现。小学体育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学生对身体的全面认识、对动作的规范要求,培养他们全面、客观地正确认知事物,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体育教材中出现的各种体育名人故事,以及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世界观。从人生观的角度,相关内容分为4小类:顺逆观、生死观、理想观和劳动观。体育教材中通过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课堂秩序、关注体育运动中自身及他人的安全、通过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的个人理想、体育课堂中借还体育器材分别体现了这四种人生观。价值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健康和美的认知,通过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价值观;通过韵律操及舞蹈、健美操,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与追求,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3.道德教育从社会、个人及身份认识角度分析道德教育。体育教材中要求的课堂秩序和规范;借还体育器材,爱护体育器材、体育设施;在体育运动项目中诚实可信、公平公正公开等都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有助于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体育教材中安排的一些集体游戏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各体育项目比赛的穿插可以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理解。从个人身份而言,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了解在这一角色下,自己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培养他们对个人角色的认知,进而很好地适应其他社会角色。4.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主要分为社会适应、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的教育。体育教材中通过安排学生进行集体项目的锻炼,促进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达到培养他们缓和不良情绪、克服心理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目的。意志品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决断性、自制力。通过灌输终身体育概念,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在球类项目中,通过比赛考验学生遇到突发问题时的决定和选择,培养其决断力;体育教材中规定的课堂秩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耐力性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个性品质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活泼、勇敢、善良的性格;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认识,以超越自我。

二、我国体育教材的德育价值

本文通过对各版本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进行分类研究,结合王立仁教授的德育价值论[1],将德育价值分为五类:协调价值、导向价值、秩序价值、理想价值、发展价值。华东师范大学王娇围绕德育内容构建了较为严密的德育内容指标体系表[2],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和体育教材的德育内容,梳理、构建出体育教材中德育价值的内容分类表(见表1)。1.协调价值协调价值不是直接对人的协调,而是间接从学生的思想层面进行协调,在这里协调价值又可分为利益协调、人格协调和心理协调。在体育竞赛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正当地去赢得比赛,协调我们正确的利益观念。在运动项目的学习中,这一运动项目带给我们的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利益的正当性与不正当性、一致性和差异性、整体性与局限性,都可以从体育教材中的利益协调价值中体现。我们认为,人格协调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主观与客观的影响,对学生进行个人的人格协调,也就是协调学生自身的人格,对性格、品质、道德进行提高。心理协调在德育价值中是一种理念,心理教育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进入我国的体育教材,优秀的体育教学可以帮学生释放繁重的学业压力,通过户外锻炼促进他们身体、心理的放松。另外,在体育教学中与其他同学的交往可以培养与同学之间的相处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协调的价值往往在于解决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譬如学生过分追求独立造成的孤僻和过分依赖别人、自负与自卑、客观与主观、竞争与合作过程中人际交往的问题。2.导向价值体育教材的导向价值在于:通过编写体育教材,对体育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思想层次和行为规范进行引导,主要体现在价值、动力、规范引导。价值引导是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引导。价值引导与理想价值中三观的培养有着根本的区别,这里是指对目的的引导,是培养学生矢向发展的一种手段,而理想价值是通过体育教材的内容以求实现一种目的。动力引导是通过明确学生的外在目标和内在需要促使学生行动,而体育的德育内容就是帮助学生确定外在目标和引导学生产生内在需要,进而产生行动。体育教材中体育思想的培养,体育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对社会适应能力,都促使学生有想要让自己更加优秀的需要,内心建立的要求促进外在的行动。规范引导并不是秩序上的规范,而是对规范意识和规范修养的解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规范,通过体育竞赛规则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怎样去保护自己的权益,行使自己的权利,学会规范和约束自己。这些都是规范学生的意识,也是规范价值的意义所在。3.秩序价值体育教材中德育的秩序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上,规范是秩序的标准内容体系,秩序是规范的结果。秩序规范主要表现在纪律、道德、法律规范上。纪律规范表现在,在体育教材中明确写出课堂秩序规范的要求,在课堂中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秩序体现为课堂常规、比赛规则、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通过在学校中的学习,使学生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中。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形成一种秩序范式,比如通过组织简单的田径竞赛,了解田径比赛的规则,了解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兴奋剂检测等知识,掌握需要遵守的道德规则和体育法的知识,通过了解这些规则,对学生认识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推动价值。4.理想价值理想价值从宏观层面看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及个人理想来体现政治和思想教育。对于社会理想而言,通过贯彻与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编写体育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中国培养现代化、全面化、科学化人才。通过团体运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及武术项目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施,培养学生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个人理想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教材中的体育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竞技体育给国家赢得的荣誉,拓宽中国体育在世界上的发展道路,提高中国体育的地位;社会体育带给群众的幸福感,有助于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体育教材中的韵律操、舞蹈等项目,培养学生的鉴美能力。通过这三方面的思想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5.发展价值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的发展价值是指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把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取向。发展价值分为引导发展价值和激励发展价值。引导发展价值体现在规定和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客观引导。在体育教材中,我们逐渐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进行转换,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以平等的身份姿态去引导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发展价值中的激励价值是指通过积极、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以达到成功的目的[3]。激励价值的意义在于需要激励、目标激励和成就激励三个角度。供需关系可以体现出需要激励,因为内在有需求,所以外在会有行动,体育教材中对终身体育价值观念的灌输,加强学生进行身体运动的欲望,可以促进体育行为。发展价值的目标激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对外界的发展形成认识,树立自身发展目标,从而有想去完成目标的想法与行为。成就激励是一种成功教育,学生通过外界或自身的刺激实现自我激励,通过行为促进自身的发展。譬如,田径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其意义在于通过他人的成功或自身的成就感来实现自我的激励,从而实现激励自我、超越自我,体现激励发展价值。

三、体育教材德育价值的提升路径

我国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是在不断加深的,但德育价值及其具体化内容却始终较为浅显,应该从以下四条路径提升体育教材的德育价值。1.加强体育教材建设,践行德育内容和价值观念体育教材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实施载体,教材应加强德育内容的规划性、连贯性、取向性。首先,体育教材应该明确德育的目标与方向,统一规划德育内容,根据年龄、性别、身心发展等特点进行编写,确保体育教材建设的规划性;其次,教材内容中的德育部分需要根据各年龄阶段、年级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建设,并且做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与高中阶段教材的衔接工作,体现递进性和层次性[4];最后,全面梳理和归纳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加快对德育价值的定义、分类及意义的研究,改善体育教材中用德育的功能和目标代替价值的现象。加强体育教材德育价值的规划性、连贯性、取向性,可以全面地、系统地渗透德育价值,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践行德育价值观。2.优化课程标准结构,建设德育价值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宏观调控清晰明了,课程标准的深化改革是体育教材编写的有力保障。纵向来看,体育课程标准大纲的变化,目的在于顺应各地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因地施教,教学课程标准从“三基教育”“体质教育”“素质教育”到“体育与健康教育”“立德树人”,各阶段的内容也在不断加深,从单一追求体质到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相结合,再到以德育人思想观念的提出,都呈现了国家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做出的改革。横向来看,具有资格的单位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标准体系,出现“一纲多本”的课程标准,德育内容的体现也越来越多。但是纵览全局,德育价值体系缺少独立性、立体性、完整性、系统性。基于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建设完善、独立、全面的德育价值体系,具体指出德育的价值和培养方案,可以有效推进德育价值的实现。3.明确学校体育德育价值需要,规范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教学应以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为基础进行引申教育。体育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载体、途径,所以体育教材应该明确指出体育教学的系统性和差异性。体育教材应重视体育德育价值的地位和意义,确定体育教学课堂常规、组织与方法、内容与任务,形成完整的德育教学体系,在加强运动能力、身体健康时,更应该落实三维体育观,全方位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教育展现德育价值。体育教材的编写和课程标准中应该把德育价值体现在体育教学内容与任务中,只有在顶层设计中具体指出德育内容及其价值,在体育教学中才有可能做到规范和系统[5]。学生在德育层次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调整,以利于德育价值的渗透。所以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应该更加明确地指出德育价值的内容、实施方法和意义,解决系统性和差异性问题[6]。4.落实“立德树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观念,加强德育价值渗透将德育思想贯穿在我国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体育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去[7]。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可以从工具、意义和生命三个层面解读,除了在教学的工具层面加强体育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技巧的传授,提高运动能力,也要注重意义层面和生命层面的渗透。意义层面具体表现为加强学生利用身体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人对物质、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从生命层面而言,表现为对体育精神、体育品质、体育道德进行提升。这些思想的提出是体育教材德育内容丰富的保障,我们应该加快落实这些概念,着力发展“立德树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观念,在体育教材的编写上,不仅要体现出这些观点,更应该贯穿教学过程,规范课堂的德育内容与实施路径,同时因材施教,体现出整体性与差异性,确保德育价值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2]王娇.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德育内容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3]王彤.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德育价值及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123-124.

[4]谭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推动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14(03):2-3.

[5]赵富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生成维度[J].体育文化导刊,2019(06):53-57+87.

[6]刘斌,成双凤.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8(09):29-35.

[7]孟祥标.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15):130+132.

作者:魏源 程传银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