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小学大主题项目式毕业课程与实践

2022-02-24 12:20:02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小学毕业班在离校前两周时间如何安排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背景,北京学校尝试以毕业典礼主题汇报形式开展项目式学习,以“在灿烂阳光下”为大主题,打破班级、学科限制,开展多种项目式学习,涵盖体育、数学、科学、语文、英语、心理、道法、艺术等多学科,活动丰富,形式创新,教育效果较好。学习成果展示被安排在毕业典礼三个环节中,将爱国爱党、感恩师亲、个人成长等内容融入其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实践启示学校要不忘初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放手教育,让教育有意义、有价值、有效果。

关键词:毕业课程;项目式学习;北京学校

2021年7月是北京学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六年级毕业季。6月中旬,六年级学生就结束期末考试了,到毕业离校还有两周时间,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设计出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毕业季活动成为学校特别关注的问题。经过讨论研究,学校最终决定以毕业典礼主题汇报形式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策划毕业季。2021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六年级学生遇上这样的伟大时刻非常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所以,毕业季主题就确定为“在灿烂阳光下”,寓意孩子们在党的关怀下、在师恩的关心下茁壮成长。主题确定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题活动策划:内容上,有学科类的项目学习,有跨学科融合学习;形式上,有按班级小组推进的,也有打破班级混合开展的活动。学生在两周时间完成“在灿烂阳光下”大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最后以研究成果的方式在毕业典礼上汇报展示。

一、立足学生发展,确定主题精心设计课程

(一)大主题内容设计

“在灿烂阳光下”大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包括多个项目式学习任务,学习成果被安排在三个环节展示。项目式学习任务包括以下内容:体育学科“友谊杯”篮球赛、“重走长征路”定向越野比赛;数学学科为主的“数说党史”“数说中国航天”;科学学科为主的“探寻水足迹,保护水资源”;语文英语学科为主的“共读红色家书”“亲子互读家书”;心理、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主的“小学生活博物馆”“写给未来三年后的自己”;艺术学科为主的“为自己喝彩”。这几个项目式学习任务与毕业典礼三个环节相对应。第一幕“童心向党,献礼百年华诞”:艺术课程成果展示合唱“在灿烂阳光下”;数学课程成果展示“党史百年,数说发展”;体育课程成果展示“追忆百年党史,发扬体育精神”;科学课程成果展示“探寻水足迹,保护水资源”。第二幕“感恩师亲,铭记点滴恩情”:英语课程成果展示“共读红色家书”;语文课程成果展示“亲子书信,传递真情”。第三幕“回顾成长,展望美好未来”:心理课程成果展示“时光列车”;语文课程成果展示“读中国”;艺术课程成果展示等。由于每一个学习任务最后都要有汇报展示,每一个学习任务的设计、实施始终对标结果展示,保障了项目学习的效果。

(二)项目式学习设计

项目式学习具有跨学科性、主题性、情境性特点,一般聚焦问题解决,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力、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素养。毕业季主题活动项目式学习的课时安排、内容设计都紧扣这些特点,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案例:探寻水足迹,保护水资源北京长时间深受缺水问题的困扰。节水教育要从行为习惯养成出发,培养学生节水、护水意识。因此,学校将“水”作为六年级科学学科毕业课程主题。教师尝试打破学科的壁垒、打破教室的壁垒、打破教与学的壁垒,合理安排6课时学习。第1课时,了解北京的水。在信息教室,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从宇宙看,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行星,说明地球有很多水,我们生活在北京,饮水、用水也非常方便,为什么我们还要强调节水?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做很多调查研究,需要对众多数据进行分析,才能有理有据地进行回答。在信息教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后,学生发现,北京有大运河的水、南水北调的水,什刹海的水、永定河的水、自来水厂的水、污水厂的水等。第2课时,水信息汇总。学生在信息教室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观看微课,完成学习单,系统记录学生的学习单数据,最后学生根据学习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第3课时,了解净水原理。学生在专业教室了解先进的节水技术,了解污水再利用技术,用实验室器材进行净水实验,分析净水原理。课后,在家里寻找可利用的水资源。第4课时,制作净水装置。学生在专业教室用生活物品制作净水装置。第5课时,做水足迹分析。学生回到信息教室,查阅文献了解水足迹概念并计算自己一日午餐水足迹,然后将小组数据横向分析、全班数据纵向分析,以比较分析水足迹差距产生原因。由此,学生了解饮食习惯与水足迹的关系,思考如何健康饮食、合理节水。第6课时,项目总结分享。学生来到多功能教室,在年级内分享研究过程、研究结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大学教授、研究员进行交流。在6课时里,学生的学习跨越了学科、教室、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不断改变,包括教师、专家、网络、同伴;学习的方式是多元的,有讲授、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动手实验、课题答辩;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环境保护,还有数据分析、责任担当。通过学习,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克制对可乐的喜爱之情,在口渴时选择一杯白水,因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他们知道一杯可乐的水足迹要远远高于一杯水,而这样的学习才会真正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让节水、护水行动真正发生。毕业典礼上,学生通过一个视频短片展现此主题学习过程,并由四位学生作课题研究报告。其他学科的毕业课程都进行了同样的探索。各学科确定研究主题后,教师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学生连续两周在信息教室、专业教室、班级教室、开放图书馆、多功能教室完成一个个主题的学习,最后在毕业典礼上以不同方式进行课程的成果汇报展示。

二、相信学生,放手教育,收获惊喜

在毕业课程设计讨论之初,学校有所顾虑。首先是时间节点上,学生已经完成了毕业考试,也意味着小学阶段的学业已经结束,学生的心态比较浮躁;其次,课程实施只有两周时间,短时间内,要完成设计、实施、汇报成果,教师感觉压力很大;参与六年级毕业课程的17位教师中,只有3位教师是没有任教其他年级课程的,尤其是期末复习考试评价阶段,另外14位教师的工作量很大。虽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但教师还是充满热情、坚定前行,最后带给学生和家长一场精彩的汇报。这个过程给予教育实践很多启示。

(一)相信发生

大家都在说改变教育方式,要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而是更深层的在设计实施中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次毕业典礼学生主持人的挑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主持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初次挑选时,教师推荐的是普遍意义上的“好学生”,形象好、声音好、听话,但是他们同时也感觉宋同学不错,他的台风、应变能力、语言表达都很突出,但也有非常明显的“缺点”,如随意、情绪化、有些散漫,平时比较爱质疑、顶撞教师。他在同学中有一定影响力,能带好也能带偏。讨论后,大家感觉不可控成分很大,不太敢让他做主持。了解这个情况后,校长、书记和宋同学见面聊了聊,最后还是决定让他担任主持人。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教师要相信孩子,相信每个人内心向好向善的主流,在活动中去引导、规范,去激发潜质。宋同学在排练中每次都能按时到位、认真走位,早早就把主持词背了下来,他同时还有两个节目要参演,也都认真排练,虽然有时有些许淘气,有时对教师的要求与批评不服气,但那都是十一二岁男孩的本性。他对这次任务非常重视,希望做好,积极主动的投入也影响了身边其他伙伴。最终,他在舞台上展示了一个阳光自信的男孩形象。整个毕业课程实施中,教师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成长、收获,邀请平时内向不善表达的吴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宣读“给三年后自己的一封信”。几次排练中,她一点点改变,从始终低着头不敢与观众有眼神交流到最终自信地微笑面对台下同学家长,徐徐道来与未来的自己对话,我们看到了她的蜕变。有家长在典礼后的留言中表示,感谢学校和教师激发了孩子的潜能,让家长看到孩子更阳光的一面。教育就是这样,首先要相信,相信孩子、相信发生、相信改变。

(二)等待发生

教育要创设不同的场景,如学习的场景、生活的场景、交往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寻找、唤醒、激发每个人的潜质。“在灿烂阳光下”主题毕业课程最受学生喜欢的是体育课程,毕业体育课程打破了班级和常规课堂模式,教师带领学生来到运动馆,来到大运河边。在课程设计之初,体育教师从运动本身去设计内容,考虑更多的是规则和如何组织,后来转换了思路,从育人高度让学生在运动比赛中收获、成长。体育比赛不是为了活动而设计活动,而是让活动承载更多的教育,让教育在活动中发生。具体课程安排为:打破班级组队,每个队一个队长;挑选队员,每个队必须有一个女队员上场;比赛流程完全按照正规比赛进行,入场、致谢、犯规罚球,评选每场的最佳投手、最佳助攻,各个环节一板一眼;打平后的加时赛,尊重双方的意愿;越野赛中的团队意识、长征知识问答闯关活动等,让体育中的德育、体育与文学的融合等内容设计打破了常规体育课的限制。如此一来,我们看到了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的样子:分身扑救、力挽狂澜、超远投球、呐喊助威,有胜利的欢呼拥抱,有失利后的分析改变,有赛场上的激情澎湃,有重走长征路上的诗意抒发。两周的毕业课程让学生收获很多,教师也感受到体育课程包含的更丰富的教育价值。

三、不忘初心,让教育有意义、有价值、有效果

(一)有意义的教育:为什么教

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教育者要时刻铭记教育的初心,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个命题并不是高大上的空谈,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次教育活动、每一个教育行为都要对标的初心。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要始终铭记的初心。“在灿烂阳光下”毕业课程设计之初就确定了爱党爱国、学党史说发展、保护环境、感恩师亲、立志报国等主题,结合建党一百周年的主题设计活动,就是希望在学生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

(二)有价值的教育:教什么

六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毕业考试,在离校前的这段时间里如何开展有价值的课程,是新初一课程的衔接还是小学阶段的复习提高、是关注知识还是方法技能。思考下来,我们认为,应该教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即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负责等品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走向社会。毕业课程用一个一个任务驱动,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题、自己规划设计任务单、主动承担任务、学会在团队中合作付出,用不同方式开展学习,从同伴身上发现闪光点,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争辩、学会妥协、学会接纳自己、学会感恩他人。

(三)有效果的教育:怎么教

家长、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为你好,这是你需要的。”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孩子们更好,但我们认为的好东西孩子们是否认可、接受,并真正内化为素养,是值得反思的。所以,施教的方式很重要。此次毕业课程在实施上做了很多创新的尝试。首先,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大主题、项目制方式展开:确定学习目标,目标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重点从问题解决与应用、思维迁移与创造层面设计;提供资源与工具,让学生学会从大量的参考资源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创造支持型学习环境,校内各学科教师、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指导教师、大学教授等,都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计算机教室、图书馆、生化教室、体育馆、大运河边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其次,采用跨学科融合,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体育与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相融合,英语与语文、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相融合,数学与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美术相融合等,这其中多个学科都体现了学科育人的功能。学生在学科深度融合中,感受党的伟大、祖国的强大,感受规则意识、感恩教育,感受对他人、集体、国家和世界的责任与担当。短短两周的毕业课程,带给学生很多成长与收获,更带给教育工作者很多改变与思考,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不忘教育初心,我们在路上。

作者: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