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美学观念史角度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022-02-18 20:38:04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美学观念作为艺术领域的先行者,构成贯穿古今的美学思想历史脉络,进而成为艺术发展的指路明灯。科学则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方法,与艺术分别从感性与理性的角度共同构成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法。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的著作《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为探求艺术与科学的深层关系提供全新的思路。美学观念史亦是艺术发展史的浓缩——艺术、美、形式、创造性、模仿、审美经验,这六大美学观念影响并延伸出诸多知名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成为这些美学观念的依据。美学观念史指导艺术领域未来的走向,与科学探索共同完善人们认识自我与世界的方法。

一、共性与极端

1、艺术与科学的共性追本溯源,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所掌握知识构成体系建立的学科,最早的艺术与科学并非如今刻板印象中语义的彼此对立。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在其著作中,用新颖独特的构思将六大美学观念以史论结合的形式,清晰的阐述美学发展的悠久脉络。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语义环境中,艺术与科学都需要技巧但可被学习,甚至对“艺术”词语的定义也经历数个世纪。木匠、陶匠、泥瓦匠等需探索客观规律的技术性职业都被包含在艺术领域中,功利至上的实用主义在早期社会得到广泛认可。此阶段的艺术更多是技艺,因生产水平有限,艺术追求功用,视觉美感被置于功能后。此阶段的科学则囊括诸多,惟一共性就是其自身是否具有规律(如天体、音乐)。在现代社会,艺术“寓教于乐”、精神愉悦等定义,与科学专指研究自然世界客观规律乃至加以运用的领域形成鲜明对比。2、感性与理性的极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截然不同,各自代表的艺术与科学亦极为不同。拥有极强主观色彩的“艺术”,以艺术家个人认知和情绪为根本,无论艺术家使用何种媒介与方式表达自身的情绪感受或创作主旨,他表现的是自身,以及受到他周围环境影响下认知世界的方式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尤其在现当代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在作品中更追求凸显自身强烈个性,现当代艺术创作中不再推崇具象、受客观世界限制的形象——意识流的作品并不能让观者用理性去理解评判,从而走向更为极端的感性。作为绝对理性的“科学”,遵从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在不断实践中发现新的规律或全新的领域。科学的最终追求是客观世界的真实,也因此所有的实验或推论都是基于事实进行推导。如福尔摩斯的“演绎法”,基于已有的真实线索演绎案情真相,科学在反复验证前人理论的时候也在一步步地将理论变为现实,在求真的过程中不断的失败、推翻、重来,然后提出新的理论,如此循环直至找出真理。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越来越紧密。“0误差”的工匠精神使得科学走向理性的极致。

二、统一与反思

1、规律性的统一从艺术和科学的规律性角度而言,二者间可画等号。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在开篇提到“艺术”一词起源希腊文,而它的发展从古希腊至文艺复兴时期都表示技巧。“举凡技巧都需以某种规则之知识为其基础,是以缺少规则或方案便不能称其为艺术。”艺术是遵循一定规律而为人们呈现视觉美感的作品,这种规律是针对人类认知、建立在无数次失败探索后形成广义规则。就绘画而言,当构图、颜色、形状等元素能赋予人“美的感受”时,绘画技巧能极大减少画家绘制周期。更少成本获得同样、甚至更好效果——这就是绘画技巧。从美学观念史角度浅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文/陈秋虹而科学也是在无数次失败中探索出成功规律的实践成果。“0误差”将科学从学术性研究拓展成实践性技术。为得到理想结果,科学家会将细节把控到极致。人非机器,纯粹理性的重复性实践使“人”的成分降低。机器人成为既是人也是机器的合成品。而这些重复工作的机器人,亦是科学技巧的体现。二者共同性体现在“规律”。作为人的学科,人类对于艺术和科学认知一致,但在实践过程和得出结果时,针对不同媒介,艺术与科学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人们认知艺术,如绘画中“红+蓝=紫”,都是在经过无数次失败(或说未得到最理想状态结果)后得出稳定、客观规律的实践。2、极端后的反思当艺术与科学走到各自领域极端时,绝对感性与绝对理性的人无法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存在,更是肉眼可见的人格缺失。当今社会愈发重视“美育”即是为弥补社会对于感性部分的不足。人们的共情能力日渐衰微、人际关系日趋冷漠,“社交恐惧心理障碍”、“模式化”等人群已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庞大部分。这部分人群对感性的不敏感使得他们的理性能力占据上风,因此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和韧性,比其他人更容易达成计划和目标。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更冷静、更客观的把握全局。但相对的,在日常生活与人际交流过程中,这类人群便会比其他人更易出现上述问题。所以,艺术与科学作为感性与理性的代表,走向极端是必然结果,但走到极致后以反思性思维将二者中和则是人们为达到更高境界的必经之路。

三、客观的探求

客观是艺术和科学走向极致的真理。艺术与科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列昂纳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但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同样也是伟大的科学家。他在《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诸多作品中都运用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黄金分割”,使画面不仅因主体和色彩给观者带来审美愉悦,通过精密计算的构图更是以极其精准的分割使作品呈现出满足视觉的美感构成。“黄金分割”亦成为后世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理性与感性在列昂纳多身上体现出矛盾而统一的神奇色彩。作为千年难遇的天才,列昂纳多涉猎极其广泛。从他存世的其他手稿之中可以看见,他诸多的发明创造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从自然界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中发现规律、汲取灵感。列昂纳多的许多设计手稿如滑翔翼等物的构思和猜想在后世经人们不断实验并得到验证。正是因为列昂纳多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所以他将这种规律运用在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并都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就这种共性而言,艺术与科学是一致的,都在追寻能实现的规律,不过一个是向内:艺术是向内心世界的探求意识,追求主观的感受和情绪;另一个是向外:科学是向外部世界客观的获得认知,寻求未被发觉的事实、物质、规律。

四、结语

随着技术不断革新,机器人的出现使人与机器的界限变得模糊。最直观后果是失业。能被机器替代的人失去竞争优势:同样的重复劳动,机器比人效率更高、出错更低、成本更低、任劳任怨。在大型企业中,高层更愿意将员工替换为在成本上更“可控”的机器。在技术含量低不需动脑的基础工作面前,人类的优势不如机器。但在更高深的层次,机器人的制造突出其“人”性。人的模样和语言、掌握人类的语言和动作系统,越来越逼真的仿人技术使机器人在外观上与人类逐渐接近。一方面人类想要机器人取代底层劳动力完成基础工作;另一方面想使机器人和人类差异不断缩小。做到极致的机器人不只是产品,并上升成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亦是科学的产物。在某些科幻电影中,有情感有思想的人类和通过算法模仿人类行为机器人的关系就如同感性的艺术和理性的科学,满足一定条件时能画等号。在现当代科技发展下,基础工作领域内机器取代人的时代已经来临。作为具有创造性的领域,如何在科技与生产力提升的大环境下保持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将在未来由部分人群的目标转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著.李泽厚,译.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

[3]﹝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孙艳燕,白彦兵,译.轴心时代[M].上海三联书店,2019,12.

[4]﹝中﹞高宣扬,著.后现代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5]﹝中﹞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2.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3.

[7]﹝波﹞瓦迪斯瓦夫·塔特尔凯维奇,著.刘文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8]﹝意﹞乔尔乔·瓦萨里,著.刘耀春,译.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世纪的反叛[M].长江文艺出版,2003,1.

[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10]﹝英﹞约翰·伯格,著.戴行钺,译.观看之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作者:陈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