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分析

2022-02-15 11:45:02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教师的职业认同分为职业能力、职业意义、职业特征,以及对于领导、同事、学生、工作回报、工作条件的认同和对学校的归属感。笔者根据教育教学经验,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可以明确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存在职业认同感较低、对学校的归属感偏弱的问题,影响学校教学与个人发展。本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的现状、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偏弱的成因、增强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能够更好地增强教师归属感。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归属感;校园文化;经济补助;精神文化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大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的生活;重点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加强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升补助的标准,惠及更多乡村教师等。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基本待遇,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培训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等。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乡村教师格外重视,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仍存在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较弱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的现状

首先,教师并未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与教育目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新上岗的乡村教师只是将教书作为谋生的方式,而不是将其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在入职之前并未真正了解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并未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角色与生活角色存在割裂的情况。我们常说做人做事要努力做到言行一致与知行合一,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参与者,更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在工作中能够严于律己,为学生作出良好的示范,但是在生活中却普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为不拘小节,日常生活中存在懒散等问题。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割裂感,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不利于教师个人长远发展。再次,教师职业发展竞争性小与缺失归属感。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一般是在远离城市的乡镇和农村地区工作,相较于城市地区的教师,普遍缺少培训与提升的机会,不易接受或者不好落实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教师之间的竞争较小。最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普遍安于现状。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教学任务不太重,在教育教学方面很少有竞争的机会;通常学校提供食宿或者生活补助,生活压力普遍较小。在以上工作与生活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师也就没有动力在工作之余走出舒适区和学习新的技能。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偏弱的成因

一是激励举措需要完善。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来说,要让他们产生职业认知与归属感,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激励,但是在激励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相互比较产生落差。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村教师待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方面已经相差不大。但是,受到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影响,其与城市学校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在工作积极性不强的环境中难以取得进步,对职业发展不利。三是生活以及社会关系。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任教的新教师,很多都是女教师,在婚恋、个人生活、家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由于圈子较小和主要接触女性群体,年轻教师在婚恋上存在困难,一些教龄较长的老师存在两地分居问题。由于受到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等问题的影响,也会让很多教师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四是学生数量减少与生源质量降低。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农村地区的孩子去城市读书,加上生育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乡镇中学招收了剩余的学生,由于考试难度较小,存在生源质量降低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很多教师也很难产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五是社会大环境与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在教育投入上还明显不足,学生家长教育理念较为滞后,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与乡村教师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较少。加上外出务工的影响,父母与孩子缺少沟通,导致学生家庭教育缺失,这对于学校教育是非常不利的,让教师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教育孩子。

三、增强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的策略

(一)建设良好校园文化,形成良性教学生态

文化对于个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会影响学生,而且还会影响教师。因此,增强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首先要做的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形成良性的教学生态。

(二)完善政策,增加补助,加强资金方面监督

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一般是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所承担的财政责任小,而大都由地级和县区政府承担教育财政,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教师工资标准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这类问题,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增加资金补助,加强资金方面的监督。

(三)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招聘选拔优秀人才

与城市地区教师相比,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世界等存在明显差距,对于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不利,使得其职业认知降低和缺乏归属感。除了对教师加强补助与激励,打通乡村教师晋升渠道,还需要完善对乡村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包括定期的短期培训、中长期培训、进修等。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培训内容,可以作为初始培训内容。学校还可以不断优化招聘机制,加大对教师的补助力度,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校任职。

(四)强化教师思想意识,培养教师文化品格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育观念会影响教学,而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等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于学生的道德品格、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造成不同的影响。不仅如此,教师的个人魅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还会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强化农村寄宿制教师的思想意识,培养教师的文化品格显得非常重要。

(五)定期联系学生家长,健全家校沟通机制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不论是身体还是思想观念上都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要想更好地教育与指导学生,引导与促进学生更好成长与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定期联系学生家长,以及在学校的组织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让家长与教师之前的沟通更加顺畅,及时交流想法与交换意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需要分析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的现状,探究其内在与外在的成因,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借助各方资源,更好地教育、指导与辅助教师成长与发展,在政府部门、学校、教师个人等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增强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陈菲.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归属感研究——以湖南省Y县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马玉贵.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学校适应性分析与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1):186-187.

[3]习培红.浅析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礼文化构建的几点做法[J].赤子,2018(11):137.

作者:李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