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价值观

2022-02-10 13:05:02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习历史知识可以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以史明志,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德育教育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能在思想道德等方面逐渐趋于成熟,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最终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去,服务社会。

深入总结教材,构建正确价值取向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体系初步建立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构建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阶段,因而,初中历史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和深入总结,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充满人文性及趣味性的德育素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责任感,使学生逐渐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人格不断完善。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史中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对比学习使得学生了解这些条约的背景与特点,使学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激励学生多读书、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奋斗,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构建和发展。

关注时政热点,与时俱进

学习历史可以知古今、晓未来,这不单说明了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也说明了历史学习离不开与时俱进和联系实际。当今的时政热点又何尝没有历史的影子呢?时政热点是教学新课程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时政热点与课程内容结合,可以使课程资源更具丰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共鸣,促使学生学会以史鉴今。例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单元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如今变得强大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领导方针和国家利国利民的利好政策,认识到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借助班级文化,深入德育教育

班级文化是学生文化的集中体现,体现了集体的奋斗理念和道德观念,同时,班级文化也是学生个性的体现,是个性化文化的一种具体展现,是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学生是班级文化构建和实施的主体,班级文化的创建一般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亲力亲为、参与制订,才能使其对班级文化具有切实的认同感,班级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个人价值判断和集体的价值理念实现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例如,在构建班级文化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墙上贴上一些名人名言,引发学生共鸣,通过学生自发进行讨论,使得学生在谈论历史人物和伟人事迹的过程中实现灵魂的洗礼,逐渐形成集体的价值观。例如在墙上贴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人格言,这不仅能让学生对这些思想家、伟人等充满敬意,也能激励学生学习历史名人的精神信念与思想品质,使得学生在优秀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参与社会实践,践行德育教育

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时,如果仅用课本中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个别学生可能会由于年代久远、认知不足等,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难以实现深入的理解,难以体会和理解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也就难以实现情感教育。因而,教师需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深化所学内容。社会实践是普遍受到学生青睐的学习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能将自己代入历史情境,也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悟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不断进行求知与探索,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以“身边的历史”为主题让学生做一期黑板报,或是鼓励家长带着学生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参观、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之,初中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对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深入总结教材内容,结合时政热点,借助班级文化,积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开展多元化和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所需的人才。

作者:陈守军 单位:系江苏省盐城亭湖新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