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2022-02-10 10:38:2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当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时,高中数学这一个学科的难度也开始逐渐上升,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有利于平衡教学难度,已经逐渐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应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的质量,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数学;构建

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满足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的同时,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构建教学课堂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氛围进行分析,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就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打造一个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意义就是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从而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能力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构建高效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激发出自己的潜能。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困境

(一)对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中都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为主要目的,而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学习成绩过低就显得很没用的言论,这些言论影响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高中数学这一门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学生如果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那么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抑制了数学高效课堂的发展。

(二)教师课堂的教学方法单一

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学生对学科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大多数教师让学生通过题海战术学习,这种靠刷题的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削弱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容易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感,从而影响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影响了学生未来在数学学科上的发展。

(三)高中数学的知识难度过高

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需要耗费一节课甚至两节课的时间,这种现象说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已经开始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三、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一)运用问题导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让学生能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帮助学生从问题的探究中获取到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教师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熟练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在“计算cos240°的值”这一道题中,考核cos(π+α)=﹣cosα这个公式,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先转化为cos240°=cos(π+60°),其次根据口诀可以得知240°属于第三象限,因为余弦函数在第三象限是负数,所以在转化时要在结尾处加一个负号,然后因为π=2×π2可以得知π2前面的数是偶数,最后就将原式转化为cos240°=cos(π+60°)=﹣cos60°=﹣32。利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通过情境创设模式展开课堂教学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将知识充分地融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例如,在“指数函数”教学中,教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出去游玩30天,找邻居看家。邻居第1天要2元钱,第2天要4元钱,第3天要8元钱,第4天要16元钱,以此类推,到了第30天这户人家需要付给邻居多少钱?”通过这个故事来建立教学的情境,在这个故事中,邻居就是通过指数函数的性质获取了很大的一笔工钱,前5天分别支付的钱是21、22、23、24、25,然后教师引出指数函数公式y=ax,让学生总结规律,从而求出第30天需要付给邻居的钱是多少。学生通过推论可以得知a=2,第30天就是x=30,于是通过将x和a代入公式中可以求出这户人家需要支付的钱是y=230,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这也就充分地体现出指数函数图象的性质。

(三)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题目难度非常大,学生对数学的知识点会产生一些疑惑,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从而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而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讲解数学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讨论来解决知识点中的难点,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对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适当地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这道题。例如,“计算log2(46×23)的值。”这道题需要学生利用对数函数的加减还有对数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教师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讨论后,可以将原式转化为log246+log223,然后利用“对数函数中真数的幂数直接可以提到对数的系数当中”这一规律,将其转化为6log24+3log22,最后根据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就可以直接进行计算6log24+3log22=6×2+3×1=15。

(四)运用数学建模思维开展课堂教学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思维,还可以强化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建模能力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函数y=x2-6x+c的顶点在x轴上,则c的值是多少?”这道题考的是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图象的顶点在x轴上说明二次函数的两个根相等并且都等于零。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y=ax2+bx+c,通过二次函数的性质将原函数中的数值代入可以得到(-6)2-4c×1=0,最后根据这个式子可以轻松地计算出c=9。在进行数学题的解答时,教师运用数学建模的思维进行思考,根据题意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来降低数学题的难度,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建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总之,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摆脱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出一个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

作者:邓勇军 单位:嘉峪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