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城市意向理论在环境设计教学的运用

2022-01-26 11:5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在环境艺术专业的本科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与环境认知能力是引导学生步入后续设计的基本。本文通过对艺术专业学生特点与教育现状的分析,引发对环境设计心理学课程的一系列教学探索,从城市意向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校园认知地图的实作内容,帮助学生在建立辩证环境认知观的基础上,提升环境设计思维水平,拓展空间设计思路方法,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审美上的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环境设计心理学;环境认知;基础教学研究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它继承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背景,同时融合了多门设计学科,应用性极强。在艺术专业本科教学的过程中,众多艺术设计专业如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均将设计心理学纳入低年级必修基础课程中,但不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领域差异大,导致各学科设计心理学课程内容各有侧重,教学方式各不相同,应用模式亦存在差异,是以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涵丰富又存在学科特异性[1]。

1学科背景

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艺术创新已不再只停留在空间造型上,作品背后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意趣才是艺术设计的更高表现,这些无不要求设计者有着扎实的环境设计心理学基础。在教学中,设计心理学既需要教授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作为提纲挈领的主线,又需要根据专业特性补充环境与空间的相关知识,以指导后续设计课程。对于多数美术与艺术院校来说,学习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多为有一定美术基础的艺术生,基于其逻辑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能力、提升技能潜力等基础的角度来看,现有设计心理学课程大致存在如下的问题。(1)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词涩言苦造成课程理论部分学习难度大,趣味性大打折扣。环境心理学脱胎于母体心理学,并汇集杂糅了大量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多学科交叉带来的大量的基础理论与多样的研究方法易使设计逻辑思维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学生迷失在理论学习中,致使其学习兴趣降低,教学推进受到一定阻碍。(2)部分课程内容强调消费者心理研究,却忽略环境设计主体———空间。消费主义浪潮下,设计与产品不断升级迭代,并进一步推动促进消费。受到这一社会氛围的影响,众多设计心理学课程与书籍着重强调设计中对消费者心理或用户心理与行为的考察研究,侧重于工业生产与消费市场而非本学科的设计主体———空间环境。(3)理论知识难以在设计实践中应用。我国环境心理学科发展滞后于世界水平,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90年代后成立的中国环境行为学会以及一系列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推动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传统的环境艺术专业所开设的设计心理学课程存在片面性与滞后性,缺乏进一步的以空间为载体的设计引导,更缺乏基于调查研究的行为模式归纳分析,导致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2]。在设计内涵多元化的时代中,对学生设计基础的培养应是多样性的,环境设计心理学的课程目标亦该更丰富,不仅包括增加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理论知识储备,更需考虑设计实操过程中的应用性。课程内容不应拘泥于心理学母体的基础概念,更应侧重于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与设计潜力的挖掘上,例如,对空间环境认知的能力的提升、空间艺术审美的塑造等。基于上述现状,笔者尝试在环境设计心理学的教学中设计安排易感、易知、易实践的理论知识,改变提升环境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相关概念

2.1城市意象理论

意象(image)在心理学中意为人在记忆中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从狭义上,可将意象看作认知的一种结果体现,是主动在人的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将之用图形表述出来即形成意向图(mentalmap)。意向是心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也经常被其他学科如哲学、地理学、认知人类学等加以引用研究,在设计领域亦不乏援引。城市意象理论源于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凯文·林奇1960年的著作《城市意象》(TheImageoftheCity),基于其对3个美国大都市的城市空间与居民认知地图的研究,林奇提出城市空间的易识记性:城市形态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城市环境的符号、结构越清楚人们也越能识别城市,从而带来心理的安定;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路径(path)、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节点(nodes)、标志(landmarks)这综合论述5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图1)。该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城市规划学科,并被广泛地应用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同时,林奇提出的五要素对环境认知的研究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它将人对环境进行结构化的心理表征明确的组织在由五要素构成的空间格局系统下,为环境认知的图示化表征提供了一种易理解操作的可行模型。这种模型完全可以结合认知地图实验纳入环境设计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

2.2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cognitionmap)即具体空间环境的心理意象,它既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记忆环境的方法,又是研究人员分析环境认知与空间格局二者关系的手段。认知地图的概念最早脱胎于心理学家对老鼠迷津实验的研究,林奇在《城市意象》中采用了收集并分析城市居民的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使这一理论和研究方法被迅速推广,在国内外环境认知的相关研究中,无论是大城市、小城市还是诸如商业中心、大学校园、休闲绿地等各类场所,均有基于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被采用。基本的认知地图研究要求一众被调查者根据记忆在白纸上画出城市或场所的地图草图,并在图上标注出区域内的独特要素,即个人认知地图;将所有个人认知地图汇总,并统计不同要素在地图中的出现率,绘制反映这一统计结果的平面图,即公共认知地图,它能直观地反映被调查群体对该特定环境的共同认知。某些环境特征大量重复出现在不同的个人认知地图中即代表其被认可或记忆,反之则说明这些环境特征缺乏广泛记忆或识别度,从而体现出空间的易识记程度[4]。这一研究方法为环境空间的设计与改造提供了思考方向,同时也侧面再现人基于事件活动、空间形态等要素的环境认知的形成过程与作用方式,而这也是环境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认知教学环节的核心重点。

3基于城市意向理论的认知地图教学实践

认知地图实践可以与设计心理学课程内容中较为抽象的环境认知教学环节相结合,采用递进式的教学互动方法,引导学生从常人的空间环境认知目光转向准设计师的观察方法与思维方式,启发培养学生的艺术视觉与空间思维的能动性。在课程实践中,让学生以被调查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认知地图的调研中———让同学根据记忆中的经验与感觉绘制校园个人认知地图,绘制过程强调避开手机软件、各类地图、设备等的信息提供以及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产生的信息干扰,独立完成个人认知地图的绘制并提交。认知地图应反映大脑主观认知中的空间而非客观存在的校园实体空间,即求“真”而非“准”。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以未受环境空间认知训练的普通人视角体会和观察空间是如何在认知中再现的,并将之转化为图示语言。课堂实践的最后将所有的个人认知地图收集整理,以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建筑物(节点)、区域、路径、边界、标志这5个要素在所有个人认知地图中的出现率,并最终汇总形成校园公共认知地图,反映出所有学生对校园空间的共通意象与认知,并围绕公共认知地图展开讨论分析。例如,个人认知地图的思考过程与绘制顺序;对公共认知地图的估计偏差;自绘的个人认知地图与公共认知地图的异同以及形成原因;公共认知地图能反映出的各类信息如校园空间的布局、环境容易识记程度、活动与空间使用情况的关系等。认知地图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直观且有效的社会调查方法,该次课程实践也针对认知地图提出了思考题———校园的象征是什么以及如何改造提升校园环境,学生给出了丰富且广泛的设计思考。例如,大门节点的形象,建筑立面的视觉效果,建筑形态对空间的影响,路径的标志系统,校园文化与特色的打造等。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认知地图实践,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环境认知的形成过程与作用模式,帮助学生建立更敏锐的环境空间感知洞察力与形式感,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实践中的一种基本思考方式,即基于对“人的活动———空间”的观察思考进行的反思与批评、分析与解构,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结语

艺术设计的内涵一定是建立在敏锐的社会观察与思考之上的,教学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批判、反思、解构、创新精神融入课程内容,而非一味地堆砌形态设计的创作技法与手段。环境设计心理学正是扩大学生设计思考深度与广度的平台,它携带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基因,课程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变革,力图用社会心理、文化建构、城市文脉、场所精神、符号隐喻等主题以增加课程张力,取得课程突破。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研究及其设计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林奇.城市·建筑文化系列: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余蓉,黄琳妍.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作者:李蔚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