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英语饮食类汉语借词特征及应用

2022-01-25 14:40:02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经济、文化和科技等交流越发频繁,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和以汉语为主的东方语言的碰撞也日益激烈。在汉英交流过程中关于饮食的交流必不可少,而且有许多饮食类汉语词汇难以用英语直接表达出来,此时汉语借词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汉语热”逐渐升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饮食类汉语词汇被应用到英语中,或是以拼音代替,或是直接音译,保留了中国饮食的特色风采。由李祥睿和陈洪华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汉英餐饮分类词汇》一书,着眼于餐饮行业和相关领域,从英汉和汉英两个部分出发,收录了大量实用的餐饮相关词汇,是一本适合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以及食品专业学生学习和参考的工具书。《英汉·汉英餐饮分类词汇》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即英汉词汇部分和汉英词汇部分。英汉词汇部分以首字母为索引进行词汇收录和编排,选材较为广泛,涉及餐饮服务、餐饮职场、餐饮烹饪等餐饮相关内容。汉英词汇部分以烹饪流程、烹饪食材相关词汇为主,下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主题为烹饪原料,收录了粮食类、蔬菜类、果实类以及肉类食材相关词汇;第二章主题为烹饪加工,主要收录与厨房用品和烹调方法相关的词汇;第三章主题为菜名,从专业术语的角度收录了中餐、西餐以及日韩料理相关的汉英词汇;第四章主题为饮品,主要为各种酒水饮料相关的汉英词汇;第五章主题为点心,收录了中式点心和西式糕点相关词汇。从整体上看,该书所收录的餐饮相关词汇体量较大,涉及到的餐饮领域较多,实用性较强,方便多个行业领域读者查阅参考;从细节上看,该书除了收录词汇之外,还对每个类型词汇的使用场景、常用句式进行了举例分析,方便读者对相关词汇形成更深的了解。英语中的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应用一般出现在国际中餐饮食场景中,例如2016年G20峰会期间,晚宴菜单中许多中餐菜品翻译皆为汉语借词,例如WestLakefreshwaterfish(西湖菊花鱼)、beggarschicken(叫花鸡)等都采用翻译借词。除了一些国际交流场合外,随着中国饮食文化传播,西方国家民间也开始大规模使用饮食类汉语借词,比如jiaozi(饺子)、mooncake(月饼)、tofu(豆腐)等,在西方国家的中餐馆中较为常见。另外,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食品国际贸易发展较为迅速,已然成为我国贸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食品对外贸易中,饮食类汉语借词是实现“英汉交流”的重要路径,此时英语中的饮食类汉语借词已是促进对外贸易规模、推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凭借。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正大量涌现,其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样。

一、英语中的饮食类汉语借词类别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我国饮食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西方国家得到发展,中国特色饮食类词汇的翻译越来越多,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汇也越来越多。参考该书中餐饮词汇分类以及《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所收录的相关内容,目前英语中的饮食类汉语借词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关于食物的汉语借词。与西方相比,中国食物丰富多彩,特色食物品类也很多。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饮食类汉语借词的使用不仅仅是我国和其他国家进行食品文化交流的载体,还体现着我国食品企业的形象和对外贸易实力。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食品出口量增大,我国越来越多的特色食物进入西方国家,英语中食物类汉语借词的数量随之增多。比如果蔬类的词汇有litchi(荔枝)、longan(龙眼)、Pe-Tsai(白菜)等,肉食类的词汇有Pekingduck(北京烤鸭)、hoisin(海鲜)、Shanghaichicken(浦东三黄鸡)等,面食类的词汇有mee(面)、wonton(馄饨)、jiaozi(饺子)、howmein(炒面)等。此外,还有许多特色食物类汉语借词,比如springroll(春卷)、hotpot(火锅)、ginseng(人参)、stinkytofu(臭豆腐)等。这些食物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饮食文化特色,代表我国饮食文化走向西方国家。第二,关于中国饮品的汉语借词。茶是我国大众化的饮品之一,随着茶文化的逐渐推广,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绿色饮品。随着我国特色茶产品出口量增加,我国独有的茶品种和茶文化已经在西方国家生根发芽。英语中关于中国茶的借词有很多,例如congou(功夫茶)、oolong(乌龙茶)、bohea(武夷茶)、peloe(白毫)、twankay(屯溪茶)、yumcha(饮茶)、Darjeeling(大吉岭茶)等,由tea引申出去的茶类汉语借词也逐渐应用于一些非品种茶的名称上,比如comomiletea(甘菊茶)、minttea(薄荷茶)等等。饮品类的汉语借词除了茶相关词汇以外,我国酒文化也在国外有所传播,例如有着“世界蒸馏名酒”称谓的Maotai(茅台),此外amshoo/samshu(烧酒)被纳入了牛津英语词典。

二、英语中的饮食类汉语借词特征

通过《英汉·汉英餐饮分类词汇》一书所收录的词汇可知,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由音译法而来,即直接按照汉语发音翻译成英语。这类饮食类汉语借词主要有两个语音来源:一是来源于广东话,例如dimsum(点心)、yumcha(饮茶);二是来源于普通话,例如kaoliang(高粱)、jiaozi(饺子)等。二是由意译法而来,即根据汉语原词汇意思,用相对应的英语词将其翻译过来形成新词汇,较为常见的比如dragon'seye(龙眼)、theGreartLeapForward(珍珠米)、mooncake(月饼)等。三是由音意结合法而来,也就是根据汉语单词引申而来的汉语借词。例如tungoil(桐油)一词中,tung是音译词,oil是纯英语词汇,与此类似的饮食类汉语借词多数与“tea”相关,例如teatray(茶盘)、teacup(茶杯)等。英语中的饮食类汉语借词关联着中华饮食文化,其不仅是其他国家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载体,还体现着我国食品文化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受到使用场景的影响,英语中的饮食类汉语借词与普通英语有着较大区别,其各方面特征与其他汉语借词存在着差异性。参考《英汉·汉英餐饮分类词汇》一书所提供的饮食类汉语借词及解读,结合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实际应用,笔者总结其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特征是针对性较强。这种针对性特征的形成原因在于我国饮食方面的名词多为特指,一般是长期以来的饮食操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专业性词语,比如Driedfish(鱼干)、Silknoodles(粉丝)、tenderboiledchicken(白斩鸡)、odd-odourbeancurd(臭豆腐)等;第二个特征是菜名构成规则较为简单,一般为“烹饪方法+主料+配料+风味”,比如stir-friedricewithegg(蛋炒饭)、freshcucumberwithbeansauce(拌黄瓜)、noodleswithslicepork(肉丝面)、potatowithvinegarflavor(醋溜土豆)等;第三个特征是这些饮食类汉语借词应用进语句中,一般表达较为严谨和正式。不论是国际性餐饮环境还是食品领域对外贸易,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应用都要以体现彼此尊重饮食文化为核心,因此在交流中要明确饮食类汉语借词的构词规则,以严谨、明确为原则,避免出现应用错误。英语中的饮食类汉语借词都是我国长久以来的饮食实践中所形成的特色食品,如果翻译人员没有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将难以掌握和理解原文意思,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翻译失败。

三、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出现的原因

结合该书内容可知,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虽然一直以来都不少,但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大量出现,开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逐渐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外餐饮从业者开始用英语表达这部分菜品。由于我国食物种类过多,且不同行业主体使用这部分词汇的目的不同,因此饮食类汉语借词较为繁杂多样,音译借词和混合借词相互交叉,比如最为常见的ginseng(人参)、tofu(豆腐)、jiaozi(饺子)等。除了经济原因之外,政治因素也极大地推动了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出现。例如G20峰会等国际性会议,都会将“国宴”作为招待各国首脑的关键环节,而国宴上的菜单也一般都有中英双语名称,例如HangZhoustyle(杭州笋干卷)、Beggarschicken(新派叫花鸡)、WestLakefreshwaterfish(西湖菊花鱼)等,这些菜名一般采用的是翻译借词,将我国饮食特色保留的同时,也说清了菜品的大致内容。最后,时代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出现。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观众展示了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当国外媒体引入该纪录片后,大量美食名称的翻译便促进了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出现,如Braisedduckwith“eight-treasures”(八宝扒鸭)、drunkencrab(醉虾)、SaltedDuckEgg(咸鸭蛋)等传统美食,都随着相关文化节目的输出进入了英语国家并频繁使用。

四、饮食类汉语借词的翻译思路以及技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饮食类汉语借词时,不论是汉英翻译还是英汉翻译,其特指的专用名词以及独特的构词法都给翻译者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过,在长期的国际交流和饮食类英语翻译实践中,我国业界学者和翻译家也积攒了诸多实用的翻译技巧,《英汉·汉英餐饮分类词汇》一书便为读者提供了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实用翻译方法。结合该书内容以及国内外关于相关研究成果,笔者总结出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的翻译思路以及技巧如下:其一,把握忠实原文的翻译原则。忠实原文是饮食类汉语借词翻译需要牢牢贯彻的原则,在一些国际性饮食场合之中,饮食类汉语借词的翻译是否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将直接关系到对方能否对相关饮食文化形成正确认知。其二,不断积攒饮食类相关的专业词汇,培养翻译思维。前文提到,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大多为专用名词,这类词汇较多并且随着文化交融还有许多新词汇不断出现,这就需要翻译者养成持续学习、持续增强知识储备的意识。在不断积累专业词汇的同时,还需要培养连贯性翻译思维。我国烹饪方式较为多样,在翻译一些带有烹饪方式的菜品时,往往会让菜名变得较为冗长,导致容易出现句意断层现象,如friedspareribswithsweetandsoursauce(糖醋排骨)、stir-frieddicedchickenwithchilisauceandpeanuts(宫爆鸡丁)等,译者需要在日常翻译实践中养成厘清文意、连贯翻译的思维习惯,确保饮食类汉语借词的译文顺畅,方便阅读和理解。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以及文化输出力度不断增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会继续增加。《英汉·汉英餐饮分类词汇》一书,通过引用先进理论成果以及大量的文本分析和语料研究,系统阐述了汉语借词的应用现状,为饮食类汉语借词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定可靠的理论基础。

作者:何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