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课程思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022-01-24 14:3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时多,时间跨度大,具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条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必然会接触西方文化,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以批判性的思维对待西方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英语课堂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分析,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开展的现状,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渗透的主要途径,为英语课堂实践课程思政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一、英语课堂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成因

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政课和大学英语同属公共必修课,在高校教学中是两门平行的课程,相互之间少有沟通交流。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由思政课和辅导员来完成,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不足,对于国外意识形态渗透防范意识不强。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与学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英语国家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但是对待这些外来文化不能全盘接受,应当引导学生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吸收先进有益的部分,摒弃腐朽落后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学历高,知识广博,大多具有出国访学和国外留学经历,身临其境地感受过英语国家社会和风土人情,一些教师可能容易从思想上认同西方文化并认为其更优越。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选自国外报刊、文学作品,有的高校直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这些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比例很低,学生使用英语介绍中国历史文明成果、社会生活、名人逸事的能力不足,不利于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因此教材需要经过授课教师筛选或改编补充才能避免思政内容生硬的填塞,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渗透到语言文化教学中,这也给授课教师增加了较大的备课负担。大学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也面临思想政治理论储备不足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主要依靠教师个人体会寻找切入点,主观性较强,缺乏系统连贯的计划安排和扎实的理论指导。

二、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引起高校和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还处于探索性实施阶段,教师理论储备、教材和教法都有待于提高和完善,需要群策群力地完善每一个环节。本文意在研究探索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模式,从“四教”即教师、教材、教法和教评角度入手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是一门兼具知识性和技能性的综合课程,在提高学生英语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思政教育的介入恰好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吸取其中有益的人文知识,抵制落后腐朽的观念,培养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01).

[2]安秀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84—85.

[3]张巨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20(1):94—99.

作者:谢德静 单位:哈尔滨华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