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研究

2022-01-14 12:5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课程标准及教学改革评价的重要标准。针对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现状,立足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角度,从德育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三个方面对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以及提升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与总结,可为我国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小学教育

2014年,教育部印制《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正式开始了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2018年,教育部又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其中特别提出对卓越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卓越小学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而对于卓越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问题,不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必须重视的现实需要。因此,只有构建系统而细致的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来指导培养小学教师,才能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的质量,为成为卓越小学教师奠定基础。

一、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

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总体框架中,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适应于个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需品格与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对教师同样适用。教师核心素养是一种职业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教师核心素养不仅具有核心素养的一般内涵,还包含了鲜明的教师职业特色。教师核心素养主要指在教师日常教育活动与个人生活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能够帮助教师适应教育活动与个人幸福生活,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与教师的终身发展需求,最终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必需品格和关键能力。针对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独特地位与教育现状,立足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角度,从德育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

(一)德育目标:培养家乡教育情怀,认同乡村

生态文化环境与乡村教师角色在乡村小学教师中,不管是来自于乡村家庭还是来自于城市家庭,只要能够扎根到乡村并在乡村小学长期任教,就能成为卓越小学教师。对家乡教育必然有着奉献精神,熟悉且热爱乡村生活,认同乡村教师的角色定位,对乡村教育有着不一样的热情。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在方方面面与乡村居民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感同身受,感受到乡村孩子的可爱、村民的淳朴、乡村教育的不易。同时,乡村小学教师凭借自身的独特文化优势也担负起家乡的教育发展以及乡村乡土文化传承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让乡村青少年了解并接受本土文化,让他们意识到不仅仅只是在大城市才有发展的可能,留在家乡一样可以。唤醒乡村青少年热爱家乡,愿意留在家乡,去建设家乡的热情与激情,完成为城市输入人才到为乡村留住人才的转变。这就需要乡村教师本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甚至是无私奉献精神。如果没有乡土性的教育,乡村教师是很难留在乡村。乡土性也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3]。

(二)知识目标:掌握师范生必需的全科型专业知识以及针对乡村学生的必备综合素养

乡村卓越小学教师也脱离不了教师的本质属性,所以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必须掌握师范生必需的全科型专业知识以及针对乡村学生特殊学情的必备的生命教育、卫生教育、心理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综合素养。由于乡村小学普遍面临缺乏各科教师的问题,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既要掌握全科型专业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综合知识素养包括通识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综合知识和乡土乡情知识。师范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师范生毕业时达到成为教师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师范专业的认证,这是成为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第一步。乡村卓越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素养是教师职业属性和立足之本,教师对所教授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要达到扎实宽厚,能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这既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乡村教师的新要求,也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本质体现与价值所在。

(三)技能目标:掌握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同时学会适应乡村的生活技能

渊博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养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本质体现与价值所在,教学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以及乡村生活技能则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必备的技能素养。教学技能素养具体包括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的教学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其中,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科学的教学理念、优良的师德师风、严谨的专业态度和无私的敬业精神;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的反思、因材施教等;娴熟的专业技能具体包括在教育情境中的自我认知技能、人际关系技能、见习实习技能以及小学教师必备课堂技能;除此之外,在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与便捷,乡村卓越小学教师能够学会适应乡村的各种生活技能,享受原生态的乡村生活。融入乡村生活,这也是乡村卓越小学教师要具备的重要的生活技能素养。

二、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培养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为解决乡村小学普遍存在的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性发展。教师的成长历程必然经过师范学校的教育培养,卓越教师也不例外。而从当前的师范学校办学情况可以看出,一些师范学院由于办学资金与优质生源问题,降低了录入的分数门槛,使得一些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学生被招录进来,影响了培养教师的最终质量。这种情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加明显,随着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已经成为教师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育专业的办学层次以及师范专业侧重性,学生基本都是本地及其周边市区或乡镇的高中生,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范生的未来就业方向是乡村基层教师。为实现农村小学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目标,通过对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发现与总结,从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价值意义方面来说明如何提升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

(一)构建具有本土化特点的高职师范教育综合课程体系

构建具有本土化特点的高职教师教育综合课程体系是乡村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关键因素。针对本土的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情况,高职院校师范教育的课程应随之进行改进,使之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袁丹等人基于“GSP”即通识能力(generalabili-ties)、学科能力(subjectabilities)及专业能力(pro-fessionalabilities)标准构建了“三位一体”(文化通识课、专业模块课程、实践技能课程)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体系[3]。不仅对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基本技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还兼顾了文化通识的教育,培养教师的德育发展。具体而言,为提升乡村卓越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高职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着重凸显出“本土”“全科”“卓越”的特点。因此,遵循“基于乡土,服务乡土,专业技能全面,高严格要求”的培养理念,才能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卓越小学教师。

(二)高职院校建立培养农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课程资源与实践模式

农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只在课堂上教师传授,还有课下学生自主学习。对此,高职院校首先应建立起足够广、新、多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供学生随时随地查找学习,能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在线学生进行网上互动,满足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其中,课程资源内容包括教学理念培训、教学方法培训以及传统的学科课程理论与课程知识。其次,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学校学情的教育实践模式。如从乡村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以往教育实习实践中遇到的难以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找出适合于乡村小学学生学情的解决办法。把这些研究结论作为本校特色教育资源,以供学生在后续的实习实践中提前熟知一些乡村小学教学面临的困难并不断完善,来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5]。

(三)创新改革高职院校师范教育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因为学校层次与办学资金问题,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学习的过程存在一定问题。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学习内容有的比较陈旧,教材理论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环境。从教学模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利用好学校硬件以及软件条件,学习内容仅限于课本,教师没有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也没有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只以分数为标准的阶段,难以对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评价。针对目前高职教育环境,应对高职院校师范教育模式进行相应创新改革,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师需求。第一,高职院校应利用学校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乡村基层教育的改革中,不断加深与乡村小学合作力度,形成高校与地方政府、乡村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新机制,有针对性地创新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师教育内容。第二,高职院校与县级政府积极深入合作,创造实习就业条件,引导高职师范生到农村小学实习、学习,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提供就业机会。第三,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教育部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监控机构参与到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长期观察研究小学教师教育的时效性、专业发展的高质量性以及乡村卓越教师核心素养的科学性[6]。

结语

基于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视域,立足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角度,对乡村卓越小学教师内涵进行解读,针对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现状,提出“立足本土”“全科全能”“技能娴熟”的核心素养理念,探求提升乡村卓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办法,为我国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甲地 单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