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茶文化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应用

2022-01-06 17:1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让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教育现代化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成果,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代表的各种新型教育观念开始广为人知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广大教育从业者也开始在数学教育改革方面进行深耕,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就在简单介绍茶文化的基础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度研究。

关键词:茶文化;数学;教育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诸多文化结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它承载着中国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探索,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以茶为中心的各种事物上,它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内核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方向被人们所认可。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现阶段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将茶文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茶文化与数学教育

1.1茶文化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四千七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对茶这种特殊的植物进行利用和种植,经过漫长的岁月,茶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醇厚的回味,携带着意蕴丰厚的茶文化逐渐传遍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对茶的喜爱溢于言表,从周朝、唐朝、明清等封建王朝时期到民国时期再到如今,中国的茶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和融合中,越来越丰厚、越来越自成一派,在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以后,更是在争奇斗艳的文化大花园当中成为了亮眼的奇葩。实际上,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中国人将为人处世、探索世界的方法和思想融入到了小小的茶盏当中,在对茶叶进行清洗、炒制、欣赏、品尝的过程中,茶文化逐渐和中国人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辅相成,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特色文化。不难看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细腻淳厚,其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茶文化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征。茶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由来已久,早在城市文化和商品经济诞生之初,茶文化就已经与人们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相伴相生,成为雅致、清幽的代名词。过去人们将茶文化和诗词书画同等看待,品茗弹琴是文人雅士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茶文化今天已经开始融入到各个民族的礼教习俗当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最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茶文化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在过去的上千年间,中国几乎始终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文明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而这样的环境让茶文化的内涵和活力不断增长,其表现形式也从最初的饮茶品茶逐渐延伸扩展,并在今人的不断努力下迎来了新的创新和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开始和现代化文化建设、教育发展融为一体,在新闻媒体、教育从业者的努力推动下,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茶文化所具有的时代性,要求每一个中国人在新时期不断地探索它的新发展方向,保证茶文化能够得到弘扬继承和发展。第三,茶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国际性。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上千年的传播当中,逐渐和其他国家的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形成了独具异国特色的、截然不同的茶文化,从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到日本的煎茶道,再到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是脱胎于中国茶文化的产物,这种独特的、醇厚的饮品,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渠道和纽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今天,茶文化另辟蹊径、找到了一种精神文明上的世界大同方向,国际性愈发突出而明显。

1.2茶文化与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茶叶大国,时至今日仍然是茶叶产品的主要产地,和其他国家比较起来,中国人在茶文化上的深耕细作,显然已经取得了无可比肩的成果,而从茶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世界万物包容兼收的思维,也逐渐成为茶文化的核心,这让中国在茶文化发展领域占据了不容挑战的领导性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发扬和延伸茶文化蕴藏的内涵价值与衍生价值的必要性,在不断探寻茶文化发展历程的同时,以中国人独特的视角和对茶文化特有的理解,对茶文化在新时期的成果和内涵进行创造与探寻。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一些农林院校开始把茶文化和综合性学科结合起来,开设了茶文化的有关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普遍集中在茶叶本身以及茶道等方面,对于茶文化本身所蕴含的理念与精神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探究应用模式,这并不符合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需求。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应不断探索将茶文化和数学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的有效渠道,对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茶文化蕴藏的哲学思想以及精神内涵等进行深入了解,使茶文化的内在价值能够在数学教育改革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过去的茶文化与教育融合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了将茶文化和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方式,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在茶文化精神内核的引导下,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开阔的思维模式,养成了健康正确、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育从业者需要进一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在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融合茶文化的精神内核,对原有的数学教育模式进行调整,确保茶文化能够在新时期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1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茶文化博大精深,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在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始终长盛不衰,而数学教学改革也必须要秉持着这种与时俱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科学技术进行教学工作。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现代技术已经在教育行业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证了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以跟上时代步伐为出发点,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功能,为学生讲解难以理解的、比较抽象的各种数学概念,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知识要点,为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做出努力。

2.2深化茶文化和数学的融合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茶文化和数学同属于文化的成果,二者进行深度融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不二之选。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从茶文化切入,将茶文化和数学教学融为一体,通过茶文化内容的渗透等,打开数学教育的新渠道,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在茶文化背景下开展数学教学,让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更突出的文化价值,从而在保证学生们数学学习效果的基础上,保证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推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综合发展做出努力。另外,茶文化的许多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在进行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把茶文化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保证数学教学工作如期完成的基础上,将茶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相融之处传达给学生,丰富高等教育的人文特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未来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更重要的是,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茶文化内容,以茶文化相关的社会活动为重点,组织学生们进行数学应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同时也让茶文化和数学教育并驾齐驱,提升数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性。

2.3加强教师的文化素养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其中蕴含着大量人文意识和文化形态,想要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取得实质成果,就必须要尽快提升教师对茶文化的了解。另外,即使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教师仍然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主导者,茶文化是否能够和数学教学形成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茶文化的理解程度。不难看出,尽快提升数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使之对茶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是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高等院校应从招聘层面考察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除了明确教师是否具有顺利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之外,还需要考察教师的其他文化素养,为茶文化与数学教育改革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加强数学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要求数学教师从根本上了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对他们是否了解和认识茶文化进行考察,并在对考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调整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使之能够在后续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影响,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后,要不断提升数学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的沟通顺畅度,从而保证数学教师能够在融合数学教学和茶文化的过程中得到有力支持,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

2.4赋予数学教育人文属性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所承载的人文素养十分可观,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利用茶文化的独特之处,将其与数学教育结合起来。数学教师除了要对数学和茶文化在人文属性上的相通之处进行分析之外,还需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茶文化强调自然和顺应,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同样需要秉持着这种态度,尊重学生对文化理解与认知的系统规律,采取措施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茶文化的人文属性,并使之能够产生自我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和习惯,为学生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2.5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茶文化最早起源于人们品茗对饮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文人雅士互相探讨人生哲学、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不谋而合,在今后的数学教育工作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接受更加优秀的思路、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根本性提升。比如,在组织小组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针对某个数学问题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遇到自己无法突破的思维障碍时也能够从成员处得到点拨和灵感,久而久之学生将会产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并在表达自己看法等方面拥有更可观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言十分关键。再比如,在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资源的价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集中答疑的模式下,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为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6选用适宜教材

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目前有一部分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在教材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教材内容与新时期数学教育不相符、教材教学流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不符的情况比比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重新调整教材内容,保证课程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对知识构架进行调整,除了要包括基本定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重点知识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数学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结合及联系,保证教材的实用性特征。

2.7调整教学手段

结合数学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数学定理和定义等基础性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所以然”,解决传统教学手段导致的学习效果僵化等一系列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教师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讲,并对数学问题的解答思路和分析方法进行细致讲解,保证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解决学生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的问题。

2.8开设数学实验课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适应就业需求、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必然手段,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育中,应尽快开设数学实验课程,在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软件与数学模型,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筛选,对于具有实践性的数学知识点,应该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点的时候更有动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

2.9转变数学教学思想和观念

数学教学工作始终有不可忽视的难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下,教师往往扮演着灌输者的角色,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做题和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明显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思想,在充分了解学生专业的基础上,寻找数学知识和学生专业知识之间的关联,让数学这门学科的公共基础特性得到强化,为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合作,尤其是工科专业更是如此,在了解专业课当中涉及到的数学难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专业学习效果得到综合提升,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应尽快改变考核方式,打破传统考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过去的考核评价当中,教师主要通过作业、出勤、期中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加权平均的方式得出总分,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实际上并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只需要按时出勤基本都能通过考试,而数学应用能力得不到验证。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育中,需要尽快改革传统考核方式,通过更多的课堂测验等了解学生对本阶段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小组课程作业的方式,考察学生与人合作、应用数学之前的水平,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对数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通过对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评价,确保应用型人才评价的有效性。数学是一门具有公共基础性的学科,它和诸多专业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培养数学应用型人才已成必然,过去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再具有合理性。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内核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不谋而合,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小康.师范学院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8(09):95.

[2]王桂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某学院为例[J].商情,2019(11):236-237.

[3]聂鑫.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高等数学课程教改刍议[J].山西青年,2021(12):128-129.

[4]田宜驰.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外交流,2021(03):849.

[5]顾银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分类分层教学改革的探索[J].新智慧,2017(11):14-15,22.

[6]李钰,李江荣.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8(26):145-146.

[7]杨淑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等数学模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18(32):138-139.

作者:张婷婷 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