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研究

2021-12-27 11:2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传播我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的重要工具及方式,是对外交流的手段,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职业院校开设的人文科学,涵盖面广,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含着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一些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文学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应用,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虽然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却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是对毕业生的基本的要求,精湛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精神也是用人单位选择的标准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于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在此背景下,分析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理念与实践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性教学理念;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课程里涉及面广的人文学科,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科目,贯穿于学生一生的知识技能。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教学特色,创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科融会贯通能力。[1]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在展现人文精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汉语言文学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但能促进学生快速深刻地学习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当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汉语言文学在教学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继承我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应当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中蕴藏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面临着来自网络文化的挑战,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与时俱进,将实践活动与学习理论有效结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难题。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有着很强的学科特点,具有语言内在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互联网下的时代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语言演化规律,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进程。受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很多高职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就是语文、是说话,说话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不需要学习,并且语文对自己的未来就业起不到任何作用,与其花时间学习语文不如多学专业技术,为自己未来就业打好基础。在这种学习理念下,有些学生长期旷课、缺课,认为与其上课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做兼职,赚一些零用钱;更有甚者,有着学生认为不如利用这个时间放松娱乐。总而言之,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方面都出现了不感兴趣、应付差事等消极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在汉语言专业方面的学习和学业的顺利完成,甚至影响到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发展。2.考核评价机制单一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大多都已建立起汉语言文学课程考试程序与题库,课程结束后会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相应的考试,以考查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式一般都有固定的题型、大致相同的内容、指定的教材、框定的范围、基本的阅卷程序等,会造成学生为追求分数、取得学分,课堂上忙于记笔记、考试前急于借笔记、考场上奋力誊笔记的现象。很多教师表示,在批改学生汉语言文学试卷的过程中发现,会发现几百份汉语言文学的考试答卷,雷同之处比比皆是。可见,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教学已经成为模块化的教学形式,缺乏新意。高职院校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考核机制使学生逐渐沦为笔记复印机,不仅检测不出教学的实际效果,更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积极地思考,也不会培养出具有文化底蕴的专业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如在学生入学前或者正式开始教学之前,通过开展知识讲座、交流会、邀请优秀毕业生、印发知识手册等方式向学生全面介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焕发出勃勃生机。2.创新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课程教学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是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要利用学生想要接触社会和互联网上新鲜思想的这一特点,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切入点。高职院校并不是封闭的空间,不可能与社会上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思潮相隔离。因此,收集整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结合时代发展潮流,解读和阐释新社会文化现象,让汉语言文学教学最终成为有时代性、有特色的、鲜活的学习平台。从时代语境变化的角度全面审视汉语言文学课程内容,将现实生活因素、现代观念等引入教学课程,确保汉语言文学常教常新。3.结合学生专业展开教学汉语言文学具有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特点,很多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设计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发展出带有教师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会试图整合学科内容,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规律,力求做到突出重点、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以防在教学中出现重复交叉,却又遗漏知识点的现象,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古文和现代文体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方式,将语文教学置身于多元化情境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实践应用能力。[2]高职院校也应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熏染,掌握语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确保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能够摆脱专业束缚[3-4];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如广告文案、新闻传播等专业,汉语言文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就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为教学目的;对机械、计算机等专业的高职学生,教师可以增加说明文类的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机械的使用方式。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与从业技能,以实用性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应用型教学理念的有效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4.提供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依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最终目的。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顺应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理念,也应当有效融入实践创新与应用观念,兼顾企业的人才需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平台,这不但是学生的学习实践,也是教师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都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完善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要正确认识并有效挖掘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才能进一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5.提高审美能力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体现出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汉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首先,汉语言文学作为涵盖了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一种综合性文学形式,是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审美教育是指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教师运用相关的艺术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对美的体验,与具体理论相结合,并开展教学,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美化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5]其次,高职院校开设汉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在学生进入社会后,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与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学理念发展滞后、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单一,未能优化教学结构;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感到语言学习的枯燥乏味。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大都是以古代文学为主,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会产生较大的距离感,很多学生还会产生学习的排斥感,缺乏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教师要针对古文类的汉语言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以热播的历史类影视剧为话题,与学生讨论其中的语言、建筑、服饰等传递出来的古典文化,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将学生引导到汉语言的教学中来。最后,审美教育是贯穿于学生一生的素质文化,是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汉语言文学不但是一种专业知识,还是学生感悟生活的重要工具,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水平。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大都会将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学知识融入其中,通过阅读与学习文学作品,在学生的内心当中构建起一个唯美的文学意境,并传递给学生一种无尽的艺术享受。学生在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之后,能够逐渐形成自我的见解和审美水平,并将这种对文化的认知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周围的人,形成良性的文化氛围。教师要合理运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将不同的对生活的美好认知,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深入解构与诠释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的唯美意境。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运用与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都发生改变;与之相对应的是,教育事业与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职业技术院校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领域,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环节。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水平,关系着我国民族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创新教学模式,根据院校的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学生层次,制定教学规划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措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只有院校规划与教师具体教学相结合,才能够培育出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就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雨青.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中华传奇,2019(1):25.

[2]唐雅琴.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12):21.

[3]张启容,徐明波.浅析史料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3(3):15.

[4]董巍.浅析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理念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9(1):31.

[5]陈淑芳.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

作者:王鑫野 王鑫 单位: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