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训练质量

2021-10-25 21:5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阶段中进行科学的体育训练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归纳法等方法研究提升中学体育训练的方式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体育训练中训练目标较为单一,大多单纯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足。多样化的训练手段能够调动中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体育训练质量的提升。体育教师在训练中应不断学习新的训练形式,避免常年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使体育成为综合育人的手段。

关键词:中学体育;德育;渗透

建国伊始,我国各项工作滞后,百废待兴,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国家将中小学生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落实中还是更重视文化课的教学,这种现象导致对于学校工作中的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的忽略,影响教育的综合发展,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文化素质之外,其它综合能力发展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相对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细心研究也不难发现仍然有很多学校对于体育的重视仍然停留在口号上面,在真正教学中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对体育的重视仍不足,甚至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不重视体育训练,体育课成为了学生的休息课,学生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成了从紧张的学习中缓解下,有些体育教师上体育课也开始了“放羊”,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不端正。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自身的学习,通过学习多样化的训练手段,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体育训练的主动性。以体育训练、中学、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中学体育训练实践,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训练的现状,探索在提升中学体育训练质量的的方式和策略,提升中学体育训练的有效性。

1、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训练的现状

传统的体育训练中,教师在体育训练中进行动作技术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运动技能的讲解和示范,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动作技术的训练,完善动作技术,提升动作的质量。这种训练形式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很多体育教师在训练中一直沿用这种教学形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变化,这种训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教学发展的需求,亟需转变。传统的训练形式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训练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训练的状态,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影响训练效果;二是训练内容较为单一,训练过程中教学内容的传授仅限于运动技能,学生通过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时间进行运动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最终掌握运动技术并在比赛中运用;三是体育训练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足,体育作为一门综合育人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体育的内涵挖掘不足,训练中应该以体育为媒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沟通交流等能力,实现体育综合育人的终极目的。

2、中学体育训练在教学中的价值

中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大,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这个阶段中进行体育训练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承担着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能够为学生后期更好的发展做好基础。体育课堂有别于其它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的场所不同,体育课主要是在室外进行授课,而其它文化课主要是在室内进行;二是体育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体育课是通过个人或者小组间动手、动脑来完成,而其他课程主要是通过动脑来实现;三是体育课的竞争性和观赏性更明显,在体育课堂中加入比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学体育课堂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体育课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中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爱情怀;二是中学体育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三是中学体育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四是中学体育训练有利于学生从室内文化课学习中得到放松,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提升中学体育训练质量的方式

3.1、注重发挥教师在体育训练中的引领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在训练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说教。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体育教师在训练中穿着运动装,给学生以阳光、大方的感觉;其次,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训练之外,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声音洪亮,不唯唯诺诺,坚决不能说脏话;最后,在体育训练中和生活中教师要随时注重利用可以利用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重要性的认识。

3.2、提升中学体育训练准备部分的方式

准备部分是体育训练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训练的成败。传统体育训练的准备部分主要是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跑步、拉伸的方式进行热身,这种形式的准备部分主要是对学生身体进行热身,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准备部分的开始阶段,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体操教学中的肩肘倒立的教学中,可以在基本部分中加入我国运动员在奥运比赛中获奖的视频,在视频播放之后让学生讲讲自己在看完视频之后的感受,在学生讲述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运动技术,争取为国争光,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肩肘倒立的兴趣,在教学中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运动,提升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升体育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内容讲述之后进入学生的热身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慢跑热身,在慢跑的过程中除了1、2、3、4口号之外,还可以增加类似“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等口号,这种口号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凝心聚力的精神和气质,为接下来技术动作的学习做好准备。

3.3、提升中学体育训练基本部分的方式

基本部分是体育训练中训练内容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运动成绩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进行基本部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如何在这个阶段中合理运用语言、视频、示范动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进而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综合素质。不同的运动项目规则各异,各个项目对学生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项目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转变。例如,在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重点在于两个学生或多名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配合,学生间相互信任,当队友之间传球过高或者过低的时候,接球的队员通过语言及时提醒队友如何传球,再高一点还是再低一点或者是传球位置刚刚好,这样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增加信任,相互配合和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规则意识是个体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规则意识无处不在,大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小到买东西需要排队,这些行为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现实中总是有一些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不遵守规则,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规则意识缺乏。中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较快,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后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体育作为综合育人的重要手段,训练中体育教师应该以体育比赛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比赛遵守比赛规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比赛中能够提升规则意识,懂得在规则的限定内完成比赛任务,进而渗透到生活中。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将篮球规则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违例,什么是犯规,使学生明白违反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当学生理解一定的规则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队内篮球比赛,在比赛规则的限定内进行比赛,比赛结束后教师分析比赛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规则的渗透,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

3.4、提升中学体育训练结束部分的方式

结束部分是体育训练的最后环节,也是决定训练是否完整的重要因素。传统体育训练的结束部分主要是通过放松操使学生从激烈的运动中迅速恢复,使学生从身体和心理上放松下来,为接下来的上课做好准备。这种结束方式的内容设置过于单调,学生长期在这种形式下结束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在这个阶段往往不是很认真,影响放松效果。另外,结束部分仅仅体现于放松,没有体现体育的综合育人的一面。中学体育训练中的结束部分应增加音乐和总结反思两个内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中单纯通过运动器械进行训练,这种形式的训练较为单调,严重影响训练效果,在结束部分中增加音乐能够使学生不仅从身体上得到休息,从心理上也得到放松,同时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放松,学生兴趣高,课堂氛围好。结束部分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对本次训练做出点评,评价这次训练的收获,对训练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同学表示感谢,使学生学会感恩。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丰富结束环节的内容。

3.5、提升体育训练后教学质量的方式

体育训练不仅是在训练过程中,在训练课后也都有体现,由于训练课之外的时间相对更多,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课外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要比上课好。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因此在课外进行活动的不可预料性相对更大,教师在训练之外也应参与到学生的体育运动中,如,定期组织班级比赛,在比赛规则的制定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比赛场上的队员为班级荣誉而战,场下的队员为本班的队员呐喊助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从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困难和失败的态度有进步和提升,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更要充分挖掘课外活动,使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无处不在。

4、结束语

学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体育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在体育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团结合作的能力、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永不言弃等精神。

参考文献:

[1]何为.简论中学体育课程中德育管理[J].青少年体育,2018(8).

[2]黄润阳.中学体育德育渗透的行动研究[J].教学考试,2017(27).

[3]曾骏锋.德育渗透功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存阅刊,2017(1).

[4]朱文华.试论德育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8(9).

[5]王秀.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家教世界,2014(2).

[6]黄恩红.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5(12).

[7]袁云良.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J].学周刊,2018(3).

[8]马卫宾.立德树人语境下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文本解读和实践调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徐建娜 单位:枣庄市峄 城 区 吴林街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