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中医院管理制度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2021-08-04 20:38:48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如何协同中医药与管理制度的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医院提升管理实力具有现实意义。尽管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现代中医药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医药市场管理欠严谨、规范,产业行业标准欠完善,综合医院中医药所占份额普遍偏低,同时,传统中医药的现代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带来的问题也不断暴露,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医院应积极反思现代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重视医院管理的制度改革以促进中医药与管理制度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现代中医药;发展;中医院;管理制度;协同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迅猛发展,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也普遍提高,富含养生文化底蕴的中医药得到了更多人民群众的关注。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日趋旺盛,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蓬勃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中医院的诊疗水平明显提高,以“治未病”为理念的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传统中医药发展也由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与机遇[1-3]。然而现阶段中医药发展不成熟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相矛盾,本文将对如何协同规划现代中医药发展与中医院管理制度创新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协同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

协同创新是指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模式[4]。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家中医药发展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出台[5],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现实冲击[6],人民健康意识显著提高,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在中医药,现代中医发展现状的弊端也由此暴露在大众视野。以协同创新机制为核心,对中医药管理制度展开深入的探讨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门。

1.1现代中医药发展现状

1.1.1中医药市场管理欠严谨、规范中医自古以来强调“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治未病思想,与现代人民追求健康、养生的观念相符,也与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7-8]。正所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市场”,尽管中医养生服务体系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市场规模目前已超1万亿元[9],可见发展前景之广阔。然而,由于中医保健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规范,此类保健机构水平往往良莠不齐,甚至有部分商家利用中医药对自身进行虚假、浮夸的宣传,导致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上当受骗[10-11]。加之保健机构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技师水平有限,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考核,并未获得专业技能证书[12],新闻报道中屡见保健机构从业人员操作失误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害,以上种种不仅给中医药抹黑,影响了中医药的社会信誉度,加重了民众对中医药的误解与不信任感,还营造了一种有碍于中医药发展的社会氛围,严重干扰中医药行业的市场发展秩序[13]。1.1.2中医药产业行业标准待完善行业标准是由主管机构批准,行业内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理论依据[14],西医所谓循证医学,是以遵循客观证据为本质所在,讲究的是治病标准化。中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四诊合参,辨证论治,重在调和人体的阴阳矛盾,扶正祛邪,恢复机体一身正气以对抗邪气,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望、闻、问、切”是中医独特的诊疗手段,每个中医师有自己的悟性参杂其中,难以完全标准化。中药复方的组成看似简单,寥寥数味药而已,实则讲究君臣佐使,复方中每味药或为主攻、或为助攻、或制约药物毒性、或调和药性、或引药归经,每味药均在其位、谋其政,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直达病所[15]。而同一味药由于其所配伍的君臣佐使的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更有药量的微小差异亦可出现截然不同的治疗结果,以上种种缘由使得中医药产业行业标准的建立更为棘手。1.1.3综合医院中医药所占份额普遍偏低有关文献统计2016年相关数据可知,2016年全国中医类诊疗人数仅占全国诊疗总量的15.8%,中医类总出院人数也仅占各类机构总出院人数的13.0%,2016年综合医院门诊药品收入中的中药收入仅为21.6%,而中医综合医院的中药收入占比也只是刚过半数,占62.4%。种种主客观原因使得民众就医时仍趋向于优先选择西医,结合综合医院诊疗服务数量、中药使用占比等数据来看,受西医药的强力影响,中医药市场并不占优势[5]。尽管中医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中医药却缺乏正规的、权威的、专业的、接地气的科普,使得很多民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浅薄,甚至可能错误。在“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影响下,让不良商家有机可乘,打着中医药神奇疗效的旗号变相推销产品,消费民众对中医药的好感,有损中医药在民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与社会声誉。

1.2中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医院管理制度的理解欠缺中医院的管理工作是以实现医疗及其他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而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医院的要求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还注重医疗质量、就医环境、服务态度等方面的主观感受,社会各界人士均为监督者,无形之中要求医院管理除了注重医疗质量之外,还需关注患者满意度、舒适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单是制度建设过程,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员、医务工作管理,更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体现[16],是一项具有科学性,符合客观规律的工作。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能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进行,还能提高医疗效益、社会效益等[17]。1.2.2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执行欠灵活2009年12月我国卫生部发布《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拟定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体,明确中医病名及其证候类型的中医临床路径[18]。中医有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独特的诊疗思维,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设立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路径有利于规范中医药服务行为。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是经过深思熟虑所形成的,不仅凝聚了众多临床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治疗的特色与优势,还体现了医院领导“中医药强院”的管理目标。但在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医师不经严谨的辨证思考便套用临床路径,或者住院期间病情发生变化,却不懂变通,仍死板地执行临床路径。临床医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路径并非一成不变,个别疾病发展迅速,这便要求医务工作者在执行临床路径时应灵活变通,若囿于教条与规矩,无法充分认识到临床路径实际运用中的灵活性,不经过思考便直接套用在患者身上,不仅难以突显临床疗效、严重浪费医疗资源,还对科室、医院的口碑造成了负面影响。1.2.3忽视医院品牌效应的推广中医院的品牌效应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医院管理层忽视医院品牌效应的推广,未能深刻意识到品牌效应对提升医院形象、增加就诊量、提高医院经济效应的重要性,导致树立医院品牌效应的工作并未得到重视[19]。既往传统媒体时代的医院自身宣传主要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患者之间口口相传等方式,不论宣传形式还是内容都略显单一,且缺乏专业的宣传人员团队与设备,对受众定位、宣传视角等判断有偏差,未能形成强有力、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如今网络、自媒体的普及,使得民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简单便捷,进入民众视野的信息也变得鱼龙混杂,若医院医疗纠纷的问题被别有用心地放大、曝光在网络上,网络舆论迅速发酵,将会对医院的形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信息发达对于医院品牌效应的推广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中医药与中医院管理制度协同创新发展建议

在国家强有力政策支持下,中医药产业发展迅猛[20],然而目前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管理制度协同创新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医院等多方参与,中医药产业链中各方之间的相互合作程度越高,说明该协同创新模式的作用越明显。

2.1政府中医药发展规划

针对目前非医疗的保健机构大量涌现、行业标准模糊等现象,政府有关部门应与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院群策群力,尽力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的法律法规,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从而督促保健机构提升从业水平。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对各方的吸引力就越大,政府部门既是中医药产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监管者,是协调各方利益的主导力量。有关部门通过市场调研有助于收集整合居民的中医药健康需求,通过发布系列活动推动企业、高校、医院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工作中,将其发展内核由传统的“产学研结合”向“政产学研用”协同制度创新转变。为了鼓励中医药企业及高校人才参与到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中,政府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奖励制度,如提供一定的优惠待遇,加大引进力度,让高校人才的科研成果及时地提供给中医药企业生产,不仅能极大地促进当地中医药生产力的壮大,还切实地为居民的健康服务提供条件与保障。2.2中医药企业发展规划中医药产业链所涉及的领域宽阔,从药材种植、加工、运输,到中医药的保健、健康管理、旅游等,中医药产品的变现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企业,企业占据了政产学研用模式的主体地位。政府通过企业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承载大部分的就业机会,企业还为高校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在政府一系列利好的政策刺激下,中医药产业规模明显增加,产业链体系框架逐渐完善,中医药企业应抓住这前所未有的机遇,结合中医药新产品开发的客观需求,积极整合企业资源,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型的企业品牌[20]。

2.3中医药高等院校发展规划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中医教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基础,教育质量的好坏与中医药人才培养效果息息相关,高校中医人才目前的培养重点在于理论认识、认知方式、素质教育等。以政府发展政策为前提,结合当地市场、企业的人才需求缺口,有针对性地联合高校对人才进行培养,以政产学研用模式为内核在专业设置、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合理的构建,共同为研发创新服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由政府组织牵头,在高校间、省内外甚至国际相关领域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最大程度化的共享,完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同研发创新项目,实现高质量的学科间深度合作[21]。另外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亦值得推广,企业通过委托高校培养与企业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人才,高校通过企业开展实践性、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应用能力,可使企业与高校在培养创新型、技术型人才方面实现共赢。

2.4中医院发展规划

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推进下,中医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医院管理部门应认识到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若不摒弃违背发展规律的旧制度,将会使得中医药的发展裹足不前。2.4.1全院坚定改革思想医院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决策过程,要想做出符合中医药自然规律的制度创新,必须深入了解中医院的中医药发展现状,深入到各个科室实地调研、考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其中包括临床医务工作人员、患者、家属、其他医院专家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中医药,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新的管理制度试行阶段,医院领导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收集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形成最终版的管理制度。新事物的出现,逐步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阻力,新的管理制度一旦形成,在推广过程中必须要坚定思想,严格执行,才能体现制度的优越性。2.4.2将中医药使用率纳入绩效考核医院各项管理制度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难免遇上制度与现实工作脱节的问题,借鉴医院管理成功案例,利用真实世界数据进行挖掘,不断修改制度,有利于完善现代管理制度。例如中医院要实现现代中医药发展,当务之急便是提高中医药的使用率。中医药使用率的提高意味着有更多的患者及家属能接触到中医药,不仅能让患者及家属直接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还能为中医药服务带来一种效益良好的宣传。各中医院可以将往年的中医药服务量作为参考,设立符合医院实际发展情况的考核目标,将中医药治疗技术的使用量纳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2.4.3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重视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凭借“简、便、验、廉”的优点,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中医院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良莠不齐,在院患者享受到的服务参差错落,满意度可能大打折扣,由此可见中医师的执业水平直接影响到疗效,影响到医院的口碑。现代中医院要想实现发展,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亦需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重视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可通过线上、线下授课,名师带徒,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等专题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水平。人才梯队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后,还需通过可靠的工具和手段进行评估和改进,才能将人才梯队的建设逐步完善并契合医院的发展方向。2.4.4灵活运用中医临床路径为了保证广大患者真正受益于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路径,医院应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临床路径的管理流程,督促保质保量完成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并从中医特色评分、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若发现临床路径在某个节点不适用,应及时在科内晨会提出意见,由专人登记,定期更新、完善临床路径,使之更契合临床。每个月由专人记录临床执行情况、是否存在变异退出、变异原因的分析与处理,总结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不断完善和优化临床路径,使之与临床实际高度契合,保障疗效。2.4.5打造医院品牌效应中医院品牌效应的形成离不开网络平台,避免闭门造车,利用新兴媒体平台及当地关注度较高的媒体宣传医院核心价值观、新技术引进、中医优势学科、中医特色项目、员工先进事件、中医养生文化、良好医患关系等,有利于提升医院形象[22]。另外,中医院不仅肩负救死扶伤的职责,还应对非医疗保健行业起到一个监督、标杆作用。中医院应该肩负起科普正确中医药知识的责任,只有民众掌握了正规的中医药知识,才能防止被虚假、浮夸的宣传信息蒙骗。同时中医院应携手政府推出更多健康、利民的义诊活动,使正确的中医药文化在人民群众思想中扎根。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推广活动,将医院的文化价值渗透民众,树立医院特色品牌效应,使得民众对医院各方面的发展更加了解,还能获得民众对医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3结语

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关乎民生、国本的大事,我国中医药发展在迎来大好机遇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中医药发展面临着市场管理欠严谨、规范,中医药行业标准空缺,综合医院中医药所占份额普遍偏低等。而中医院在发展中医药的过程亦存在对医院管理制度的理解不足、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执行欠灵活、忽视医院品牌效应的推广等问题,只有督促政府加强市场监管、重视中医院管理的制度改革,才能让现代中医药的发展经久不衰,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李舜音 陈立生 单位:潮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