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师德师风历史演进及建设路径

2021-08-04 12:2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探讨中国师德师风的历史演进、现状及建设路径,为加强师德师风个人修养、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师德师风;历史演进;现状;建设路径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师风是指教师的风尚和气度。师德师风是一种将教师为人、品德、修养、育人统一起来的综合性表述[2]。儒家重要经典《礼记》中所说的“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都说明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我国师德师风发展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但当前仍然存在诸多弊端。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和研究,探索师德师风建设和发展的路径,为师德师风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中国师德师风历史演进

1.1中国古代师德师风溯源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于是产生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教师[3]。教师的起源目前已无法准确考证。《尚书·舜典》中有“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的典故,讲的是舜帝提拔契担任“司徒”一职,负责对百姓进行“敬敷五教”(即五种道德规范教育)。《列女传》解释说是因为“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其中“聪明”是指天赋和见识,“仁”是指爱心和品格,而契兼而有之,因此后世永远铭记他。“聪明而仁”是我国比较早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老师,孔子提出了大量有关师德师风的原则。在对待学生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诲人不倦”;在对待过错时,孔子强调“闻过则喜”和“过则勿惮改”;对待学习,孔子倡导“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且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特别强调言传身教的作用,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著名观点。孔子的师德师风对当时学子而言可谓如沐春风,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后世尊称孔子为“万世师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2中国近代师德师风传承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先生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援引古代大贤孟子“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的观点,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4],旗帜鲜明地指出大学的实力不在于教学设施(硬件条件),而在于拥有一批学识和道德都堪为模范的大师(软件条件)。梅贻琦先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达17年之久,期间清华大学学术氛围自由,师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西南联大期间,为保证师生营养他辗转筹措经费,却要靠夫人卖糕点贴补家用;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招生,他坚持“一不靠权,二不靠钱,凭成绩说话”的原则,连云南王龙云的儿子也无后门可走,因为他自己的女儿也必须靠自己努力。梅贻琦先生成为一代师德楷模,被尊称为“永远的清华校长”。陶行知先生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典范,他关于师德师风的诸多观点至今仍被广泛学习和应用。关于教授的基本素养,他认为一流教授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有真知灼见;二是要肯说真话,最驳假话,不说诳话。他说“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他强调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并指出“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和时间”的“六大解放”,手脑并用,劳力劳心,才能走上创造之路。他严格按照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5]。

1.3中国当代师德师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6],并鼓励教师“要敢于教,还要善于教”,认为“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要求广大教师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7];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他希望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8]。总书记也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建设和师德师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14年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并提出了一个好老师必须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4个基本条件[9];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在谈到思政课教师素养时指出,思政课教师必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他还引用《礼记》中“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等古训,强调教师群体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10]。

2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理想信念动摇,师德师风认识不足

当前,在经济不断全球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猛烈冲击。部分教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也发生动摇,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趋势,在课堂上经常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培养造成负面影响。某医学院对100位青年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5%表示“不确定”或“不知道”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否会过时,28%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对青年教师而言没有必要,而关于个人信仰方面仅23%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11]。理想信念的动摇,随之而来的是师德师风的缺位。有调查显示,32%的学生认为个别教师会在课堂上讲与课程无关的内容,有学生指出教师会出现上课接听电话的情况[12]。

2.2重科研轻教学,师德师风意识淡薄

早在1200年前,韩愈就在《师说》一文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鲜明地指出教师的最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困惑。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教师管理体系中,教师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部分,由于国内高校之间竞争主要表现为科研的较量,高校对教师水平进行评价时科研成果占了相当比重,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则退居二线。因此,部分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投入科学研究中,对于教学工作投入就自然大幅减少。部分教师上课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缺乏深入沟通和交流,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及最终学习效果关注严重不足[13]。据某高校调查数据显示,当对师德师风状况不满意的表现进行排序时,62.70%的学生首选“教学敷衍”,可见学生对部分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有多么不满[12]。

2.3高校把关不严,师德师风红线失守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2018年1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但实践中高校教师招聘“五唯”倾向仍然严重。据相关调查显示,43%的新入职高校教师未接受专业的师德培训,23%的教师认为其所在院校对其道德层面建设并不关心[14]。2018年11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强调高校教师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3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任何单一方面的力量都难以成功。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及个人层面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3.1国家层面:推动师德师风顶层设计

在新时代,为全面推进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建议国家层面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首先,要积极做好师德师风顶层设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不断明确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为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指引和方向。其次,要善于应用榜样示范法。主动运用各种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广泛宣传全国最美教师等优秀教师群体,让他们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持续开展全国巡回宣讲,让全国高校教师群体都能近距离接触大师、学习大师、效仿大师[15]。另外,要确保规则有效落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督职责,督促高校主要领导必须全面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责任,向广大师生提供师德失范行为的举报途径,严格保护好受害者的基本权益,严格查处师德失范责任人员责任[16]。同时,必须强化法治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当前,部分教师之所以出现意识形态动摇、违规套取经费、违法性侵学生等师德失范行为,根本原因是当事者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敬畏之心。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坚决采取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措施,必要时可诉诸刑事处罚。

3.2学校层面:落实师德师风管理责任

学校与教师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学校是师德师风的管理者,教师则是师德师风的被管理者,学校要落实师德师风管理的领导责任。(1)学校需要把好教师入职关,摒弃传统的“五唯”倾向,在教师招聘时引入师德师风和相关法律知识考查,确保找到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要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学习培训,确保要全员覆盖不留死角,培训内容建议包含历代名人师德师风故事、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最新指示精神等。(2)要改革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合理设置科研和教学在考评的比重,加大学生在教师年度评价中的分值,倒逼教师回归课堂[17]。(3)要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责任人坚决予以处理,对于师德失范者加重处理,对于已经违反法律的协助司法机关予以法律制裁,守护学校公正。(4)要制订符合本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方案,加强校本师德师风典型的塑造,用身边的人和事打动人心,带动一批教师快速成长。在这方面,昆明医科大学已经做出了有益尝试,先后制定了《昆明医科大学教师行为规范》《昆明医科大学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等校本规范,并挖掘了诸如蓝瑚教授、李秉权夫妇等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先进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师生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3.3教师层面:加强师德师风个人修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是著名的内外因辩证原理[18]。内外因辩证原理告诉我们,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除了国家和学校提供顶层设计和履行管理责任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教师自身加强个人修养。只有高校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将内因与外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提升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修养成效。具体而言,高校教师可以通过3个词提升师德师风。第一个词是“学习”,学习历代先贤经典故事,学习习主席教育思想和师德师风论述,学习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高校教师道德规范;第二个词是“实践”,把学到的师德师风思想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扎根到学生中去,让学生评价帮助自己进步,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第三个词是“反思”,在学习时“以人为镜正衣冠”,与优秀教师对标反思差距,在教学实践中时爱岗敬业,并注意做好总结反思不足。如此,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的反复循环,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新时代“四有教师”。

4结语

当前,国家对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公众对高校师德师风的关注热度前所未有,各高等院校也正逐步开展师德师风校本化建设。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广大高校教师群体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持续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合格的人才。

作者:岳梅 袁惠 彭娟 张叶江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