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1-07-20 21:2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为切实改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社会实际诉求为基础,通过重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导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研究》一书,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计方案,以期为当前全面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参考。由胡习之、朱丽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研究》一书,主要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为研究对象,以上篇、下篇的叙事架构,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实验班(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研究、深度阅读与中学文学教学等多个角度详细论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课程教学体系,提出了生成词库理论与现代汉语借用量词的语义实现——现代汉语借用量词教学、当代语境下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机测背景下的高师普通话教学与培训研究等多项观点,对当前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全新研究视野。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该书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内容丰富,通过对语言教学,追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共融的特征进行论述,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拓展课程教学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基础课程教学研究、高师中文师范生专业素养教育因性而别的探索等内容,极大完善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研究内容。受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际需要和产业发展体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遭遇时代新困境,影响了本专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全面创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化解学生面临的各项问题,消除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负面认识。应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未来从业方向和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建设良好的知识学习平台,持续优化专业群建设机制,实现学生知识、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理想目标。

二、框架完整,重点突出

该书研究框架完整,研究重点突出,通过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等两个维度详细论述,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方法、文化心理分析背景下的中国现代作家写作等内容,为当前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引。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在当前重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重视与做到:一方面,引导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弄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及未来从业方向,提高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熟悉度与认同度,帮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就业方向研究,提升学生的职业成长认识。通过联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匹配的岗位、邀请往届校友现场解读等方式,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造直观、形象的岗位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案例丰富,实用性强

该书研究案例丰富,整体实用性强,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从教师教育类、卓越实验班和“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角度进行叙述,提出了差异性明显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在课程教学方面,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师古文素养与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课程教学、非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学教学、“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和高等师范文学类通识选修课课程现状调查等内容进行论述,提出了高校课堂教学评优的关注点等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培养要求具有更强的专业导向性,在推进该专业有效教学进程中,要始终注意专业性与实用性的一体融合。通过组织学生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探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新出口与通道,加深学生个人的专业知识学习,展现个人才能。良好的职业能力,不仅全面增强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帮助学生明确个人职业成长目标,为学生实现个人职业梦想提供有效支持。该书系统阐释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的理论内容及模式建议,有利于当前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时,由于忽略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重点、就业方向的全面、宏观认知,很难保障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际质量。因此,通过为高校汉语言专业学生生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育职业能力搭建良好平台,助力学生实现个人职业梦想。

作者:张睿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