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内科护理的临床价值

2021-07-20 23:2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常规组满意度68.57%比较,观察组91.43%明显更高(P<0.05);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内科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

内科病症种类繁多,存在急危重症患者,为医院重要科室。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生活压力增高,内科患者逐渐增多,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内科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对其进行详细了解,尽量缓解其不良心理,以利于预后[1]。研究显示,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2]。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根据患者自身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3]。因此,本研究将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并探究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2019年8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常规组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2.16±4.23岁;男20例,女15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1±0.67年;肾脏疾病5例,呼吸道疾病10例,心血管疾病12例,其他疾病8例。观察组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1.78±4.15岁;男18例,女17例;病程1~7年,平均病程3.21±0.71年;肾脏疾病4例,呼吸道疾病12例,心血管疾病10例,其他疾病9例。两组年龄、病程、性别及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均为内科疾病且在内科接受治疗;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患者意识清楚,交流方便。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或有精神异常史患者;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本次研究内容患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护理人员积极接待患者,病室内保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注意定期通风消毒,危重患者应严格实行护理要求,规范护理操作,加强基础护理,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做好健康宣教,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2]。①健康教育: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内科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加之患者对疾病情况了解不足会导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易引发不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需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等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护理情况、治疗措施等,以知识讲座、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宣教,或以视频、图片等形式讲解治疗步骤,可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其认知程度及治疗依从性。②心理暗示:患者经常在治疗过程中将疾病严重程度夸大,存在抑郁、不安、恐惧及焦虑等情况,需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支持及鼓励,以提升其治疗信心。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以便及时了解其情绪变化,通过给予一定的心理暗示指导,使其提升治疗信心,积极接受治疗。心理暗示也可通过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缓解其不良情绪,放松身心。还可为患者提供喜欢的书籍使其从中放松自我,寻找快乐。③合理沟通:护理人员需在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与患者加强沟通,要注意在沟通过程中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语言温柔,面对患者时应有耐心及爱心,使其感受到舒适及关怀。应注意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以便了解其内心需求,及时为其答疑解惑。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获取患者信任,使其保持愉快的心理,放松身心,感受到温暖与关心,并积极接受治疗。也可通过握手及眼神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为患者及时解疑。需要以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与患者沟通,要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变化并采取措施稳定其情绪。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苦闷,充分尊重患者,使其感受到呵护与关心,能够放松身心并配合治疗。④个体化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精神情况,详细分析其心理状态,及时了解发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以及时消除不利因素。要明确了解引起不良情绪的隐秘性因素,给予适当的预见性护理,重视患者内心诉求及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解决措施。若患者情绪较为稳定,应以引导为主,加强健康教育,详细了解自身病情,并积极治疗。对于内心敏感与脆弱的患者,需将治疗方案及疾病知识耐心讲解,并告知患者疾病危害,治疗方法要详细讲解。若患者盲目乐观,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危害,对用药情况、运动及饮食等密切监督,以利于其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形成。若患者存在抑郁、悲观情绪,需给予温情护理,以轻柔、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并获取其信任。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进行自我调节,告知家属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治疗信心。若患者存在恐惧、焦虑情绪,需与患者积极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更加充分地了解疾病发生情况,详细讲解治疗措施,稳定其情绪。若患者渴望家属陪护,为其讲解家属不在身边的原因,并告知家属适当陪伴患者,提供亲情支持。若家属不方便陪伴,可通过视频、电话形式与其交流,安慰、鼓励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关心。若患者担心医疗费高,需及时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药物治疗清单,并解释收费情况。1.3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于护理干预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②不良情绪,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情况,两项评分均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50分以下为正常,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61~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50~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后,与常规组满意度68.57%比较,观察组的91.43%明显更高(P<0.05)。2.2不良情绪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内科疾病复杂多样,护理人员需具备较强的操作及护理水平,以便将护理工作更好完成。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及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患者护理质量,且与患者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内科护理工作时需加强护理干预,针对重复性较强、细节性较多的工作,应给予针对性处理,否则会提升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多数内科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不够了解,加之疼痛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进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郭晓萍[4]研究显示,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内科患者护理效果,作用显著。故本研究将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中,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满意度68.57%比较,观察组91.43%明显更高;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提示,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能是因为个体化心理护理通过在详细了解患者文化程度、病情及性格等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护患之间加强沟通能够拉近其距离,进一步了解患者需求,提升其治疗信心,进而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还可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提高其护理满意度[2,5]。综上所述,个体化心理护理用于内科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春玲.内科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53-254.

[2]余艳蓉,卢冠铭,张鹃妃,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生存质量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1):197+199.

[3]刘景霞.内科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9):16-17.

[4]郭晓萍.肿瘤内科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9,13(4):285+288.

[5]孙彩影,孙桂芝,陈嘉,等.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1):182-185.

作者:杨雪莲 王玉珍 徐兰英 单位:兰大二院西固医院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