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农村信贷两权抵押贷款探讨

2021-06-18 00:5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黑龙江省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以来,有效解决了农业农村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产权交易制度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供应不足,抵押物处置相对滞后,融资担保体系落后及农户认识不足。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调研与剖析,总结出改进的方法有:根据市场的需要继续践行普惠金融、发展“三农”;重视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着力打造金融产品和特色产业开发;积极建设信用平台,补充数据资源,多方联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完善信用体系、政策法规及配套设施建设。

关键词:农村信贷;两权抵押;金融

为决胜新时代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战役,立足基层经济发展,稳扎稳打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着眼于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关注金融抵押贷款和两权贷款问题的落实情况。继续坚实推进金融扶贫收官工作,支持金融改革的全面发展。关注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农村经济活性低,经济补给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重要性凸显。两权抵押为信贷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在丰富金融品牌和完善金融体系的同时补齐农业农村货币信贷的短板。振兴乡村经济发展。

一、发展的现状

“两权”是指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机制的引入使得农民的土地资产和住宅资本化成为可能,是化解农民信贷约束问题的一个重要路径。“两权抵押”贷款为切实解决了农业农村资金需求,在发展基础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资金池。补足了融资贷款,和金融贷款的缺口。依兰县近三年来,辖区发放扶贫贷款2430笔,金额1亿元。累计涉农贷款余额34亿元。小额信贷资金结存0.8亿元。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和自留地、宅基地。形成资金的有效循环,缓解农村人口迁移问题。在金融领域,为商业银行服务惠农产品,提供了方向。提高市场经济的资金流量。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在农村土地产权方面,政策的出台,规范了农村产权抵押问题,有效保护农户的产权,也进一步提升农户对金融法治和自由财产的认识高度。但在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突破的难点。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融资担保体系滞后

我国融资担保发展缓慢,以政府为引导,金融机构为主体面向市场,制度执行上受信用条件和配套设施的限制。在产权评估,和产权流转置换的环节需要更多地专业平台。信贷投资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更倾向于信用较好,财务指数优良的企业,对于农业农村融资担保没有达到同等标准。融资担保过分依赖于评估结果,评估平台信誉度有待提高。对于留置资产和产品评估不够客观。以农业保险为例,现行的农业信贷主要依靠金融机构执行政府政策为主导,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政府机构提供的农业保险虽然保费较低,但是保险额度也较少,存在一定的风险。灵活性相对较差。相比之下,金融机构以土地收益的5%作为保费标准,保险额度较高,但是保险手续较为繁琐、交易成本较高。不同的融资担保制度和担保体系发展不足,体现了融资担保体系的滞后。

(二)信贷体制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有待推广

2015年以来,存款保险相应制度落地生根,在提高储户资金安全性的同时,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也提高。弥补了风险补偿机制的保障性。提高预防金融风险的水平。但在发展程度上还有一定的空间。信用担保机制配套设施和金融补偿机制的落地还差“一公里”,金融机构认识程度不够,使一些信用补偿和风险补偿机制难以得到普遍推广。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没有对存款保险测算,没有很好的涵养资金池,使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三)产权交易配套不完善,制约金融服务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权交易频繁,保障机制繁荣,金融信息共享升级。新时代金融经济发展正在转型升级。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深入加快金融发展的步伐。在发展的同时,更需要配套设施的硬件支撑。在农村金融环境中,信息平台建设逐步推广,农村产权的各类证照数据、信用信息等资源无法实现综合共享。在行业间信息链接和数据流通网络未成形。小额信贷公司,融资服务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还需要逐步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评估及流转领域改革进展缓慢,导致农民贷款缺乏抵押物或担保。农业保险业务,农地抵押经营还需要进一步推进。专项金融产品还无法补充资金市场的缺口。确权颁证工作滞后,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尚未完成,抵押物价值评估难等因素限制了产权交易制度有效开展。

(四)抵押物处置成效差,部分金融机构持观望态度

“两权抵押”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金融机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农户的权利意识进一步增强。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但抵押物流转和处置效率水平不够。具体来看,试点地区全部金融机构130家,开办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60家,不足50%,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抵押物处置困难,风险缓释功能难以发挥作用。如发生违约合同或到期无法清偿贷款的情况下。最终强行处置抵押财产,产权等实际资产随着折旧年限,账面价值递减。农户法律意识淡薄,使抵押物处置流转难度加大,抵押物处置机制是试点地区面临的一大难题。致使金融机构在推行“两权抵押”时承担较大风险。资金供给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推进。

三、解决的方法和提议

(一)保障“三农”、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

通过金融信贷政策,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扶贫、精准扶贫、进一步落实好民营企业、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帮助困难企业、小微企业脱贫攻坚。落实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给予金融扶贫单位税费减免,鼓励农商银行,小额信贷公司、保险业、信托投资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发挥企业职能,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补齐金融发展短板,降低普惠经融制约因素。振兴农村金融经济。“两权抵押”贷款模式开展以来,有效解决了农民农企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补足了农业信贷抵押处置法律制度留白、提高金融机构贷款风险问题及不良贷款抵押物处置困难。

(二)积极建设县域信用信息数据库

利用大数据高效优势,综合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公安部门的人口信息系统、公检法的案件执行系统、商业银行客户数据系统,建立内容综合、形式灵活的县域管理信息数据库,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分析提供基础信用数据服务,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可控性。积极建设贷款户数据备案,与税务建立联合数据分享,将地方企业基础盈利能力,资本运作分析数据设立专项信贷数据储备模块。重视信用信息审核,贷款户资质,资金使用,对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负责。实现跨行分享金融数据,树立品牌效应。联动金融市场及多家主体共建城市信用数据库。

(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明晰产权,清晰规范农户房屋住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限定。立足肃清土地权和住宅权的界定。明确土地经营权法律证书,健全以“两权”抵押贷款数据库。鼓励引导第三方评估机构,将农村“两权”抵押全面推广。建立统一规范的价格参照标准,核准土地价值评估机构资质,抵押物评估市场化操作。加快建设农村金融抵押服务体系,发挥闲置资金和“两权”的资产流动性。补给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需求,充分发挥土地权益和房屋住宅在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开发的作用。推广农业保险,提升农贷覆盖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升抵押贷款效率与水平。

(四)研发市场化金融产品

随着市场化推广,客户需求复杂多样,金融产品需要不断地扩展和延伸。根据市场需求方向和资金需求量,认真分析金融产品需求种类,分类处理。重视调研分析,开发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品牌产品,丰富金融品牌种类,提升金融行业服务水平。提升金融工作者的普及金融产品宣传消费者维权意识。发掘本地区潜在客户,嵌入式的链接客户社会关系网,横向平铺金融产品,以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为依托,拓宽金融产品覆盖率。

(五)发挥金融支持地方特色农业

根据《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的文件指引,黑龙江省结合本地区金融发展情况,出台《黑龙江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两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切实解决了农业农村产权和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难,涉农产业融资难等问题。引流部分闲置资金参与到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来,盘活留置资金。关注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资金缺口,使地方特色农产品、产成品推向市场,切实解决资金补给,提高信用依存度。

(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保障信贷业务顺利开展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多方联动。辖区在公安系统,银行征信系统和商业银行多方合作共同优化征信系统配置体系。有效提升金融消费者对信用信息的认识度,净化金融信息网络。维护金融稳定。金融机构间的配合需强化,注重信用信息的采集工作,包括公安系统的户籍信息,银行的信贷记录,定期更新和处理。形成信用建设共建共享的局面。银行个人信用查询机推广以来,提高信用查询业务效率,也节省了人力资源。金融服务便民水平得到提升,银行业务处理智能化有了新高度。在贷款抵押业务上,为落实贷前调查工作,提供便利,个人信息数据更加完备。

(七)完善法律体系,维护金融环境

2015年黑龙江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始开展,由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牵头,制定了《黑龙江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两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有15个县市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任务、3个县市承担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任务。在政策的指引下,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提高农业农村贷款抵押效率,不断探索抵押物处置机制,发挥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融资补给金融市场功能。

(八)创新融资模式,开展立体式服务

“两权”抵押贷款以“农户+产权交易中心+信贷”的模式推向市场,构建立体式金融服务。推广融资交易平台,和产权评估机构,将农户的“两权”市场化。具体落实上,首先审核农户抵押物资质,清查农户及抵押物基本信息。然后链接产权交易和评估平台对该笔交易评估其价值。最后提高对抵押物风险预警,对资产评估,融资交易,法律处置和流转进行备案处理。通过一站式服务将农村土地产权和住宅抵押资质、抵押、处置和流转纳入融资平台系统,通过在交易平台建立融资服务模式,形成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一站式”服务。

(九)提高风险预警能力降低信贷资金风险

提高预防信贷风险,建立长效风险预警机制。警惕抵押物处置与流转中资产减值问题。建立分散风险,排查风险隐患,结合保险分散风险。建立“两权”抵押缓释机制和补偿机制。留抵信贷资金和资产减值损失。有效提高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农户—产权交易中心—信贷”贷款模式的市场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拓展农业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郭玉斌.土地抵押贷款激发农村“新活力”[J].河南农业,2020(16):5.

[2]于嘉,杨冰,李娟.黑龙江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实践与研究[J].商业经济,2020(01):26-27+62.

[3]封明川.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供求均衡理论的视角[J].四川农业科技,2016(11):69-71.

作者:马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