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大区域游戏建构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021-06-09 23:1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而传统教学中仅向幼儿灌输简单知识的教学策略显然不利于幼儿个性化发展以及各项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策略,注重户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帮助幼儿健康发展。本文从注重环境的选择、合作与竞争并存等几个方面浅要论述在大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大区域游戏;大数据;幸福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在我国现行的幼儿教育之中,幼儿园开展的户外区域游戏大部分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因此在活动和内容和游戏规则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纲要指出,幼儿园开展户外游戏是必然的,所以如何开展标准化的、有秩序的户外大区域游戏就成为了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园区需要大力开展大循环活动,在区域的活动之中进行建构和改进,从而探索出一条既能够符合幼儿兴趣,又可以提供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能够积极探索、健康成长。幼儿教育作为幼儿人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传统幼儿教学策略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幼儿知识水平的提升,而忽略了引导幼儿全面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而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进行教育时,应该以游戏为主,同时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大区域游戏的开展,从根本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大区域游戏构建概念的界定

大区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一种自主性的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能够进行主题性的教育,在大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强制或不强制地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这能够帮助幼儿进行合作交往和探索发现,在生活之中进行规则的学习。同样的,户外大循环活动,指的是在户外进行的游戏活动,它和大区域游戏是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在户外循环大区域大活动中,幼儿教育以人际交往、体能训练、角色扮演等作为教育的内容,希望能够在一些比较开放、高度模拟的区域——车区、梯区、建构区、沙水区,让幼儿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之中,能够顺应情景,借助各种教育性质的活动器械,学会难易程度不同的动作,进而综合性的锻炼学生秩序、动作、协调等能力。通过户外循环大大区域游戏,幼儿们能够勇敢的强化规则意识,在合作之中建立起独立的品质,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人际的规则意识,解读人类社会的样板。

2大区域游戏活动构建的主要内容

(1)如何构造幼儿规则意识。要想构建出科学的户外大循环活动,就需要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教育上进行研究,一般幼儿的年龄集中在3-6岁,在此阶段,幼儿的身体发展比较柔弱,在走、跑、跳、钻、爬、投掷、攀登等方面虽然行动逐渐灵活,但是肌肉力量等都需要加强锻炼,因此有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有年龄段的进行户外大循环活动的进行,帮助幼儿们进行不同强度和难度的活动,以适应骨龄的生长。例如,幼教师在进行户外大循环活动时,需要结合肢体的运动、人际的交往以及其他节奏的把控,为了锻炼学生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幼教师可以进行平衡木活动,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需要在平衡木下方铺设海绵减震垫。平衡木活动可以从低到高,难度逐渐提高,首先是从单个慢走开始,让幼儿们自己进行尝试,慢慢围绕平衡木组合进行运动,保证独立运动的时,自身的平衡感;然后再从快走到跑进行过渡,让幼儿们以一种刺激的心理状态逐渐增减难度,做到难度与密度的和谐结合。(2)针对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改进。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及时的跟进,一般在幼儿园中,教师从开学到毕业都是负责一个班级的,所以在长时间的幼儿教学中,幼教师需要针对户外大循环活动进行调查和记录,以归纳幼儿对哪些区域和活动形式更加感兴趣,并为幼教的改进提供一手的资料,了解哪些大区域游戏能提高幼儿身心发展,敦促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帮助幼儿建立起规则意识。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有的幼儿喜欢玩散沙,有的幼儿不喜欢,但是为了和自己比较喜欢的同伴在一起,也跑去玩散沙,其他的孩子看到后就也聚集过去,逐渐形成了在散沙区域之内,有很多幼儿都参与进来,但是在其他的区域之中就很少有幼儿的身影,这就是大区域游戏中常见的“过分密集”。为了应对这种活动情况,教师需要和院方进行反馈,在散沙的活动区域划分上,尽量多开拓一些区域,同时为了帮助幼儿真正理解到散沙的乐趣,需要规定活动取得最高限制人数,让学生们学会一定的规范意识,同时幼教需要积极开展个性化的散沙教程,引导幼儿模仿创作。(3)如何进行更有效的幼儿教学策略。户外大循环活动的教学改进伴随着幼教活动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分歧和争执,有的孩子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中处于“小霸王”角色,因此对于分享难以产生正确的理解,在户外大循环活动之中,有可能会产生独占游戏设施的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敦促幼儿在活动之中理解人际的交往,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从同伴的协商中,制定理解游戏的规则,学会“约法三章”。例如,在大区域的活动中,每个园区都会配备有一定的滑梯项目,这种运动形式获得了广泛的喜爱,所以在户外的活动之中,有的孩子会因为喜欢产生强烈的独占意识,自己玩起来过分投入,不允许别人和自己进行分享,为此,会引发其他孩子的强烈不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幼教师可以按照队伍进行排列,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进行滑梯运动,引导学生想要继续参与,就得学会遵从规则,建立起一定的人数规则意识。

3大区域游戏建构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给孩子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导幼儿融入环境。在进行户外游戏时,场地的选择对于激发幼儿兴趣,提升幼儿参与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同的游戏环境、不同的设置都会引发幼儿进行不同的游戏主题与情景,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游戏环境的选择,加强对幼儿的引导。例如,幼儿园常常将游戏环境分为草地、操场、花园、沙地、迷宫、游乐园等几个区域,草地、操场等区域相对而言较为开放,幼儿在这些区域上进行的游戏形式也较为丰富,能够充分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而迷宫、游乐园等区域相对而言较为封闭,适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需求来选择游戏区域。当然,除了对游戏环境的选择,教师也应该注意对游戏环境中标志、图解等的指导,引导幼儿合理利用游戏环境。例如,在进行迷宫游戏时,往往有部分幼儿不能按照指导进行探索,反而在里面进行嬉戏打闹,破坏游戏秩序,教师便可以制作一些标语和图示,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有秩序地进行游戏与探索,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自觉自律的良好习惯。而游戏材料的选择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与思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教师应该保证游戏材料的多样性,引导幼儿充分发散思维,主动探索各种材料的用途。(2)做游戏的支持者,对幼儿多观察。幼儿阶段年龄较小,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常常不能做到自觉自律,不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因此,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应该重视对幼儿的引导,善于观察,保证幼儿的安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成长。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观察的方式,毕竟持续性观察到每一个角落是不现实的,教师可以选择“自由式观察”,即根据经验和幼儿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观察重点区域的幼儿,也可选择“伞状式观察”,即教师先观察某一段区域,然后以这个区域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观察的效率。当然,当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介入游戏的方法,不能因方法不当而挫伤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幼儿在玩积木时,有个别幼儿喜欢将积木丢着玩,结果把积木弄丢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注意态度,不能一味批评,而是应该注重引导,使幼儿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改正。(3)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提升幼儿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大部分幼儿在进行大区域游戏时,常常对于模仿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如部分幼儿热衷于“过家家”,扮演成人从而得到乐趣,而有部分幼儿喜欢模仿故事或者动画片中的情节。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幼儿的需求,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游戏,提升幼儿自主能力、创造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教导幼儿的生活经验,即帮助幼儿甄别哪些事情不能模仿,哪些事情适合模仿。例如,两个幼儿在拿着橡皮,上面写着数字充当骰子,然后比大小,通过了解发现,幼儿曾在电视中看到有这样的情节,便进行模仿。可以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能模仿。而有的幼儿模仿大人,想要利用积木做成一个小凳子,教师便可以对其加以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从而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幼儿获得极大地满足感,提升参与课堂的积极性。(4)积极的评价,积极的引导。幼儿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往往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便会使幼儿念念不忘,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印象。例如,某位同学,十分腼腆,上课也不愿积极回答问题,直到有一次老师让他回答问题,在他回答过后进行了表扬,从此,这位幼儿的态度明显改变,在课堂上也逐渐变得积极起来。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区域游戏时应该重视对幼儿的评价工作,帮助幼儿完善自身,健康成长。例如,在幼儿完成堆沙子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由描述自身感受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很像一座城堡,如果能将这个地方加高一点就更好了”等,这样能够在不伤及幼儿自信心的情况下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相关能力。(5)竞争中合作,合作中共赢。当今社会,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人才不但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应该拥有合格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来完成跨领域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开展户外游戏时应该注意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与竞争意识的培养,提升相关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竞争性较强的游戏,利用幼儿的好胜心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如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收拾东西的比赛,看谁能够将自己负责的东西收拾好,这样不当能够提升幼儿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当然也可以开展注重合作的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首先,教师应该优化分组,保证小组内幼儿能力的均衡性,如幼儿A积极活泼,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而幼儿B较为稳重,较为听话,这样能够让幼儿在合作过程中明白每一位成员在小组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更重要的情况,而在游戏时也能够保证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6)正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互相结合。教学实践表明,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游戏时往往不能克制,也会随之出现沉迷于游戏而影响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学习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延伸到学习中去,并且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学习内容融入到户外游戏中,如在春天,教师可以开展“找春天”的活动,引导幼儿结合课堂上所学习的春天的特点进行探索,如柳树发芽,小草长了出来等等,这样不但能够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学中重视大区域游戏的开展,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幼儿相关能力,发展幼儿个性,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游戏环境的选择与创建,重视幼儿的切身体验,同时积极进行引导与鼓励,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与成长。当然,由于幼儿年龄较小,难于管理,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奕宜.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30):155-156.

[2]安慧霞.幼儿美术借形创造游戏活动的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2):59-61.

[3]孙华青.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材料投放层次化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35):167-168.

[4]邓瑞筠.自主游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08):60-61.

[5]罗晓曦.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介入的方法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11):32-33.

[6]黄敏娟.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合理投放的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05):73-75.

[7]谢春莲.浅谈创意游戏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有效实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95,123.

[8]王淼.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手工能力[J].南方农机,2018,49(17):163.

作者:安玉超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齐龙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