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钢铁出口贸易发展情况探讨

2021-06-07 20:5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升级,钢材市场供求矛盾不断凸显,对于我国钢铁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钢铁出口大国,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是应对危机的必由之路。从政府和企业角度,针对钢铁行业的现状分析,重新审视钢铁产业供给侧改革,采取做好应对措施,以构建统一的生产链条。本文以此为视角,阐述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将现阶段钢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优化我国钢铁出口贸易发展路径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钢铁贸易;出口;贸易摩擦

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衡量工业化国家的基础标准,而且体现了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在现有国内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钢铁贸易出口订单数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的钢铁行业势必要逆流而上,解决出口和产业结构、规模生产以及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现有的经济环境与形势,采取多元化举措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钢铁贸易的竞争力,避免造成严重的资源消耗,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

一、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升级的必然性

随着国家对钢铁产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作为传统经济的基础根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继续保持着其固有的产业关联性。在工业现代化的驱动下,为了改变产品结构落后的局面,大多钢铁企业都在积极落实宏观去产能政策,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限制钢铁企业的盲目扩张。针对僵尸企业、落后产能出台实施相关政策,营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有效解决了钢铁市场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资源环境约束

我国钢铁行业开发利用比较困难,综合能源消耗大。从资源约束的角度分析,钢铁产能过剩,存在产能利用率不高问题。此外铁矿石分布区域不集中,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尤其要改变能源结构的单一性,对钢铁行业进行深度约束,按照生产过程监督的导向为主,严格把控钢铁行业的污染排放量。

(三)中美钢铁产品贸易摩擦分析

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日益壮大,对于欧美钢铁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欧美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产业,出台了一系列反倾销、反补贴的措施,加之我国自身产能过剩,造成我国钢铁产品贸易受到了诸多的影响。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些企业为了应对危机和困难,纷纷采取了多元自主改革的举措。

二、现阶段钢铁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

(一)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短期范围内,我国钢铁仍处于出口难度加大的趋势,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取有利地位,钢铁工业与时俱进地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然而一些钢铁企业仍未摆脱耗能高、污染重的危机,很多环保技术过分依赖于外国,造成企业环保成本持续增加,成为钢铁产品出口不利因素之一。在国际贸易摩擦的挑战下,贸易保护主义纷纷出头,中国钢铁的出口量锐减,价格进一步下跌,由此引发失业人数增多。

(二)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钢铁行业迅速崛起,随之而来呈现出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多数钢企对于原料进口依存度过高,钢铁行业产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过剩。此外高附加值品种开发相对迟缓,钢铁行业把握发展机遇意识不足,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干扰下,钢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三)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受钢铁出口贸易摩擦不断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双重影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效益边际走弱,成本优势变小。与此同时,中国钢铁的“三高”问题尤为突出,技术、管理有待提升,贸易市场相对狭小,清洁生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三、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的崛起之路

(一)打破原有生产经营模式

受欧美反倾销、反补贴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在短期内必然会降低对欧美市场的出口。钢铁出口贸易格局被打破,国内钢铁产品出口规模急剧下降。面对新的冲击和挑战,这恰恰亦是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有利契机。一些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改变了原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精简人员、节约开支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同时在产业研发方面下功夫,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专攻新产品的自主开发,引入更加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技术,生产更高质量的钢铁产品,进一步开拓他国市场。此外部分企业将会选择赴美国或全球其他国家进行投资设厂,可以有效转移风险成本。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钢铁出口行业正在转变经营模式,朝着新的市场迈进。

(二)推动钢铁产品的结构优化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一些规模比较小的钢铁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很多企业不得已放弃市场份额。而大型钢铁企业危机应对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扩大规模以及提高钢铁产品质量的方式站稳脚跟,不断对钢铁产品进行结构优化,为将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布局。众所周知,钢铁出口既是我国展示钢铁实力的契机,亦是国家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柱产业。钢铁行业出口贸易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安危和生存,同时也是衡量国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钢铁产品出口需要摆脱以往的思维和定式,在专注于产品技术含量的基础上,不断激发产品的附加值以及质量,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从长远布局的视角开拓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

(三)提高核心竞争力

钢铁企业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在钢铁行业崛起的进程中,不具备竞争实力的企业遭到淘汰不可避免,这亦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贸易摩擦的冲击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给国内钢铁企业造成了阶段性的损伤。但就长远的视角分析,也督促了钢铁企业积极正视自身的不足,唯有努力提升自身技术才会不被淘汰。此外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钢铁出口贸易还需要稳定国内市场,构建良好的多国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将市场向多元化趋向转移,逐步实现规模经济,确保中国优质钢铁产品走向世界的前列。

四、我国钢铁出口贸易优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对外开放策略

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辐射,调整对外开放策略,健全钢铁工业体系的产业链,加速钢铁国际产能合作,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钢铁产业人才,持续优化我国的产业布局,不断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加强与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合作,充分利用我国产业的自有优势进行投资、出口,带动钢铁装备的输出。在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过程中,要树立长远的目光,发挥规模经济的协同效应,积极进军海外市场。通过保税区设立合资企业的方式,确保专业化分工行业内横向的重组。此外,适当采取并借助并购的方式,增强短流程炼钢领域的实力。以巩固市场地位为核心,依托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实现海外需求与成本优势的协调同步。以较低的并购成本扩张自身的市场规模,充分释放产品的价格优势、出口份额以及钢铁竞争力。

(二)坚持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

钢铁企业要明确我国钢铁行业所处的环境,坚持绿色发展为己任,按照资源环境成本的属性划分,利用经济杠杆控制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现如今资源优势的驱动下,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为了增加钢铁生产成本收益函数,钢铁行业要不遗余力地探索节能减排技术,加快环境领域配套设施落实,不断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增加企业减排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节能减排设备。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按照现如今行业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制定统一全面科学的交易模式,进一步降低环境外部化成本,强化政府导向机制的引领,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做好碳基金、碳期权的归属划分,凸显交易市场的灵活性和公平性,构建可控的、可量化的消耗规制。

(三)把控低附加值产品出口

在钢铁出口贸易创新发展过程中,减少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增加高端产品的消费结构,探索和分析符合我国国情的出口模式,增强产品结构升级和优化,强化经济效益,减轻资源消耗。继续抬高钢材出口门槛,学习国外工业强国的成果,在设备以及技术创新环节下功夫。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的需求,从价税方面来调控。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不断健全钢铁产品出口税收体系政策,推动产能结构和工艺路线协调发展。控制废钢资源的出口,瞄准高端市场空间。在资源的价格管理水平进行拓展,完善阶梯式的价格水平,激发钢铁企业的自信心,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确保钢铁出口的创新发展。

(四)打一场“去产能”的持久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社会钢铁需求量势必要稳中有降。在行业调整背景下,坚持杜绝低端化现象,不断提升钢材产品结构和层次,减少政府的干预力度,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与集中度,增强社会投资力度。平衡能效、质量、水效的关联,建立产能检测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产能检测体系的优化促进信息的公开性引导,带来有效的决策依据。与此同时制定一定的技术下限,引导成立专项基金,设置以旧换新的适当比例。行业协会要承担积极的责任和使命,做好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鼓励和支持重大贡献的企业,避免歧视民营钢铁企业,释放自身的协调优势,推动去产能过程处于良性的轨道机制当中。总之,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的钢铁企业应该保持理性和清晰的认知,明确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深入了解贸易政策和文化,抓住“一带一路”新的历史机遇,多元化布局筹措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贸易救济的相关数据,居安思危地加大质量、价格的监察力度,以税收政策进行约束,严格把控节能减排问题,理性正确地面对贸易摩擦,以期实现我国钢铁出口的多赢化格局。

参考文献:

[1]韦建斌,张进.产能过剩下的中国钢铁出口现状与趋势分析[J].金融经济,2016(24):127-128.

[2]王庆炜.我国钢铁出口贸易现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5):98-99.

[3]韦建斌,张进.产能过剩下的中国钢铁出口现状与趋势分析[J].金融经济,2016(24):127-128.

[4]邓祥征,丹利,叶谦,等.碳排放和减碳的社会经济代价研究进展与方法探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20(04):405-413.

[5]邢寒冰,金花.河北钢铁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4):32-34.

[6]赵明亮,杨惠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钢铁业过剩产能化解:贸易基础、投资机会与实现机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74(07):84-92.

作者:卜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