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食品外贸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2021-05-07 01:0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在中外文化互动频繁和交流深入的背景下,做好中华特色食品的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食品外贸是商务英语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中华美食和繁荣国内外贸经济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国际间的商务往来更加频繁,外贸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食品企业在外贸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食品贸易出口大国,我国必须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进行食品信息的沟通和调研工作,才能更好地了解海内外的食品需求和促进食品贸易的进行。在食品贸易的过程中,商务翻译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西食品文化的差异性

第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性是饮食理念的差异,中国人重视“口感”,西方人则重视身体需求。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食品看重口舌上的感觉,注重食物的味道口感,美食理念成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饮食理念。尽管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仍然将食物口味作为第一要素。西方的饮食文化讲究营养均衡和食物口味,从而满足身体需求。在西方饮食文化中,食物就应该是原本的味道。第二,中西饮食历史的不同。在饮食发展历史上,我国长期都是食物缺乏的状态,因此所选食材复杂;加上中国人大部分没有饮食禁忌,所以饮食取材各种各样,天上地下应有尽有。对于食物的烹饪有不同的要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饮食需求。西方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食物充足的基础上,所以有着鲜明的宗教色彩,在食材选用上更加倾向营养均衡。在西方饮食中,上了餐桌的食物是都需要吃完,无需进行详细的挑选,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西方的务实精神,不管是食物的命名还是烹饪都最大程度保持原有特色。第三,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中国的饮食习惯是将主食和菜品进行分开的,有着明显的界限。但是西餐里面没有主食和菜品的严格界限。在用餐顺序上,中餐没有固定的次序,一般都是哪个先烹饪好就先上哪个,最后一般都是主食。西餐上菜遵循一定的顺序,依次上桌,烹饪方式主要是以保持食物原味为主,从而激发食欲。第四,中西饮食原则的不同。中西之间的饮食原则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人的饮食一般是好吃能吃的都吃,食材和烹饪方面追求新奇;而西餐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在饮食方面存在很多禁忌,很少吃动物的血及内脏。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翻译目的论中,受众成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受众有着个人的文化体系,对译文有特定的期待和要求。翻译目的论起源于德国,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凯瑟琳娜·莱斯第一次将功能的概念引入到翻译领域,糅合了语篇类型、语言功能和翻译策略,发展了艺源文和译文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思想。莱斯认为完美的翻译应是综合性的交际翻译,实现概念、语言和形式的完全对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过程重要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第二,汉斯·弗米尔明确提出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的研究之中解放出来。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翻译是一项经过协商完成的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其中目的法居于首要地位,这也就是说翻译活动要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要实现译文的内部连贯性,对于读者来讲是可接受的;同时翻译还要兼顾译文和原文之间的连贯性。在弗米尔看来,翻译中“目的法则”占据着主导地位,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第三,借鉴行为理论和交际理论,贾斯塔·霍茨—曼塔里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对功能翻译理论进行进一步深化研究,阐释了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第四,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翻译派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首次用英语系统对翻译过程中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原文基础上的符合目的的翻译策略,对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完善。翻译目的论主要有三个运用原则:第一,目的原则。在目的论看来,所有的翻译都应该是在译入语的特定语境和文化中,按照受众期待的方式进行翻译。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活动有很多目的,主要划分为译者的目的(谋生)、译文的目的(传播)和特定翻译策略的目的(阐释)。目的论主要侧重的是译文的交际传播目的,研究译入语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读者所产生的交际功能;第二,连贯性原则。翻译过程中译文必须要有语内的连贯性,译文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在译入语的语言文化语境中具有意义。同时,原文与译文之间也应该存在语际连贯;第三,忠实性原则。译者必须向受众负责,同时译者应该尊重原文作者,翻译中译文和原文必须存在连贯一致,译文忠实于原文,也就是遵循“功能加忠诚”的原则。

食品贸易中的商务英语翻译特点

食品商务贸易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广告语,食品广告就是通过最简短的语言篇幅生动形象地把产品信息进行传递,从而让广大消费者加深对产品的记忆和促进购买欲望,实现一定的商业宣传目的。食品广告语音上的特点因为食品广告的特殊性,在语音上一般都具有悦乐动听、声调和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特点,从而刺激消费者的欲望。食品广告语言注重生活化气息,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箭牌口香糖,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箭牌口香糖的广告词中的“一箭如故”“一箭钟情”还原为“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的谐音,表达了一见倾心的感觉,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给观众深刻的影响,让人产生亲切的感觉,从而实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Thetasteisgreat.(雀巢咖啡)Great有“美味的,棒极的”的意思,同时taste又可以表达出咖啡品尝的动态,前后完整对应,整个广告词读起来十分顺口,具有音乐的节奏感,给人清新的感觉。食品广告用词上的特点食品广告语言通常通俗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在食品广告语言的选词上一般使用外延意义及概念不明确的描述性词语,通过感官动词增强消费者对食品的认可度和信任感,从而建立起消费者与食品之间的联想和刺激消费欲望。特别的味,给特别的您。(台湾名产顶好凤利酥)Itispunctuatedwithawonderfulheart.(theroyalcandycompany)Themilkfragrantfarmersassilkfeel.(Thedovechocolate)在第一条和第二条广告中,分别使用了“特别的”和“wonderful”两个形容词,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才可以是“特别的”和“wonderful”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大家的感受都不会一样。广告词中使用这种模糊性的广告词语,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联想,从而产生食品尝试的欲望。在第三条广告中,silk的妙用,让人在脑海中想象丝绸触摸的感觉,从而联想巧克力质地的细腻感,给人一种蠢蠢欲动的味觉感受。食品广告句式上的特点食品广告语言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容易上口传诵,快速吸引他人的眼球。在句式上,食品广告语言相对灵活,多用省略句,方便他人快读识别信息和掌握要点。领“鲜”一步。(红梅味素)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吗?(基茨牌金枪鱼罐头)这两条食品广告语言都短小精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条食品广告说明了食品的特色,给受众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增强了食品的品牌宣传。第二条广告使用了一个反问句,“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吗?”说明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同时也是基茨牌金枪鱼罐头必备的场合,从而激发消费者食品购买的欲望。食品广告语言修辞上的特点影响范围广的广告一般都会有精妙的语言,语言技巧的呈现一般都离不开修辞手法的使用。语言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需要艺术美,同时还需要体现产品的特点。食品广告语言的修辞使用,不仅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传递出食品独特的韵味。第一条巧克力广告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广告词中的“口”和“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只要拥有的人都想将巧克力放在口中进行品尝,而一个“溶”字则形象地说明了巧克力入口的感觉;第二条广告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对饼干的味道、口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对食品外贸中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关于食品广告翻译,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看法。在目的论指引下,食品外贸主要是为了促进商务贸易的进行,因此食品广告的翻译主要有以下的策略:直译与意译为了实现食品广告翻译的信息传递效果,通过直译的方法可以将原来的语言结构直接转换为译文中最为相似的结构,中英文本之间简洁明了,这种食品广告翻译最为常见。农夫山泉,有点甜。Alittlesweet,peasantspring.倡导有机生活。Advocateoforganiclife.以上农夫山泉和经典牛奶的广告,通过中文的翻译单位进行拆分,英文翻译短小精悍,读起来像汉语一样朗朗上口,并且选词符合译入语的语境文化,这是食品广告翻译的成功案例,实现了食品广告语言翻译在商务外贸中的目的。意译是相对于直译而言的,通常是对原来的形式进行转变呈现出语内含义。为了实现译文和原文同等的食品广告效果,译者通常会选择信息概括性的翻译,从而对广告语言内容进行重点传递,实现食品商贸营销的策略。西凤酒,清而不淡,浓而不艳。Xifengwine,mellowandsmooth.这条西凤酒的广告,汉语广告语言意境深远,可以给受众很好的联想空间。如果按照直译的方式,虽然译文可以保留原文的意思,但是冗长的广告语不符合广告简洁凝练的特点,同时汉语“清”“淡”“浓”和“艳”在西方文化体系中处于缺失的部分,找不到贴切的指代词汇,生硬的翻译只会让译文晦涩难懂。根据目的论的翻译原则,译者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的提炼,保留原文的核心,将其翻译为“mellowandsmooth”,更加生动传神。归化与异化归化关注译入语的接受度,对于源语中的特有文化形象通过译入语中相似或者相近的物象进行代替,达到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异化是关注源语,让受众感受到原文的特点,将源语中特有的文化形象或语言形式,直接在译入语中进行呈现。商务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影响和盈利,因此商贸活动的目的决定了食品翻译的策略。因此,在商务活动中的食品翻译过程中,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主,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以译入语为中心,也就是要采用归化的策略,最大程度突破原文在语言形式上的限制,从审美形式和文化习俗上最大程度去接近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销售的目的。如美国著名的饮料品牌“seven–up”翻译成汉语为“七喜”,符合中国人吉祥如意的民族心里特征,从而符合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审美需求,最终实现广告翻译服务盈利的目的。

结语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国际间经济和商贸活动的语言工具,在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合作和发展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与饮食习惯都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美食文化交流和食品贸易的往来中,就必须尽量避免文化误解、遵循翻译目的论、结合市场的需求和贸易广告的特点,在翻译中尽量体现食品原有的特色,展现饮食文化的内涵,从而为推动食品贸易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小莉.英语食品广告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及汉译方法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03):231-232.

[2]唐冰娥,蔡进宝.从功能对等理论和翻译目的论看食品广告语的汉译策略[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9):59-60.

[3]周骞.三维转换视角下的中国食品广告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03):68-71.

[4]熊秩彬,李晓红,孙瑞华.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食品广告的翻译[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4):103-106.

[5]孔繁冬,于大伟,王奕丽,高杨.汉英广告翻译中的语用等效探究——以绥化市绿色食品广告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09):28-29.

[6]袁森,马婧.信息化时代下目的论指导的英文食品广告翻译[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4):230-231.

作者:杨晖 单位: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