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工作报告内容页

扩大城乡就业问题调查与思考

2019-08-17 10:10:08工作报告访问手机版

一、目前我区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扩大城乡就业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比市下达控制目标低0.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42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792人,劳动力转移输出28.98万人,分别比建区时增加了75%、15.5%和43.4%。

(一)全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一是返乡农民工就业趋于平稳。随着全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增多,人们自主创业意识不断提高,近几年全区约有8000余名在外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就业和创业,至今年9月底,共计3200余人成功实现自主创业。二是就业困难群体得到援助。累计开发就业岗位3800余个用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00余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三是启动了“三帮一扶”就业援助工作,全区27户“零就业”家庭通过援助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

(二)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一是就业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在落实上级就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制定实施了符合实际的积极就业政策,促进了各类群体就业。建区以来,累计享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达6万余人。二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目前,全区21个乡镇已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劳动保障信息初步实现区、乡(镇)互通。三是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建立。建区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用工招聘现场会20余场,累计进场求职者5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介绍成功就业2.3万余人。

(三)就业重点行动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重点工程就业服务计划。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为重点工程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加大对重点工程提供的就业岗位统筹使用力度,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二是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就业服务计划。对承接产业转移加工贸易企业按规定实行岗位、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吸纳城乡劳动者就业。三是开展专项就业服务活动。20××年,先后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就业援助月”活动,把招聘会办到乡镇,办到农民家门口。在春风行动活动中,成功推荐就业1200余人;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中,推荐就业400余人。四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在人力资源市场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宣传就业、创业有关政策,方便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和政策咨询。

二、我区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不断加大,造成高素质劳动力供不应求和低素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并存。

(二)职业技能培训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社会培训资源分散,技术含量高、培训时间长、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培训项目较少,群众参训积极性不高,不少求职者仍然无技能、无专长,缺乏就业竞争能力。

(三)部分困难群体的就业依然困难。这部分人大都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单一或根本无一技之长,再就业难度较大,即使已经实现再就业,都不能保障其就业的稳定性,整体呈现出灵活就业比例较大、就业环境差、就业状况不够稳定。

(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滞后。随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已向农村和基层延伸,但是信息技术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就业服务系统、社会保险系统等都只局限于区县一级,而各乡镇、社区虽然配置的专用办公设备,却还无法完全实现电子化办公。

三、对扩大就业的几点建议

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不可能在短期内满足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做好我区就业工作,要始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一)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经济拉动就业的作用。一是实施更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和产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领导责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在规划政府投资和引导社会投资时,参照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确定重点投资领域优先顺序,建立投资项目与就业岗位增长统计和考核体系。二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用抓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化水平。以玉丰镇金龟村的佳泰牧业为例,为农户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公司+农户”、“市场+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群众就近就业。

(二)鼓励全民创业。一是优化创业服务。积极为劳动者创业提供支持,对有创业愿望、有资金、有技术,并掌握一定信息的人,放宽创业市场准入,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给予创业资金扶持;发挥“三基一带一园区”的功能,打造创业平台;加快发展各类创业中介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人才、会计、法律等全方位、全过程优质服务。二是建立创业项目库。针对部分毕业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盲目、对国家政策和产业项目不了解等问题,建立创业项目库,定期发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具有本地特色的项目,重点鼓励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型、生态旅游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等创业项目。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在进一步完善个人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办事程序的同时,借助陕西省融资模式,实施产权质押贷款、发行集合票据等措施,鼓励管理规范、发展潜力强的中小企业抱团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助推区中小企业平稳发展。

(三)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是加强培训就业政策、培训规划的相互衔接。培训政策、培训规划的制定,应以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为目的,使培训规模、培训结构与质量同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二是培训方式和内容要灵活实用。适应劳动者多层次就业需要,完善就业前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再就业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制度。三是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整合全区培训资源,推行职业培训政府采购制度,统筹安排培训资金,健全由管理部门、培训机构、财政部门三方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四是推行就业准入制度。鼓励受训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在国家规定的技术岗位和特殊职业工种实行就业准入。以职业资格为主要依据,进行市场的双向技能鉴定与推荐就业,并与上岗后的工资待遇挂钩。

(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一是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落实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解决工作经费和待遇。二是抓好人力资源市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人力资源“无形市场”,将失业者个人情况、求职意愿和各企业招聘条件等,录入电脑并联网,随时为求职人员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劳动力市场信息沟通,降低企业和劳动者获取市场信息成本。

(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完善“五险合一”征缴模式,建立健全统筹城乡、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体系,为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劳动监察。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稳定劳动合同签订率,对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三是全面提升劳动争议仲裁效能。逐步在行业系统内和企业内部建立起劳资关系的三方(政府、企业、劳动者)协调机制,企业的工作环境、劳动定额、劳动保障等重大问题交由三方协商,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