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农商银行资本管理问题与解决路径

2021-03-19 21:0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其业务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切实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资本消耗和监管标准也随之提升。本文对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业务增长、资本消耗、市场竞争、利润收窄、资本补充等环环相扣的问题以及农商银行当前粗放的资本管理模式与资本补充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农商银行在后期的资本补充策略、融资渠道、业务转型、增加营收与强化资本管理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商银行; 资本管理; 资本补充; 融资渠道; 二级资本债

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都在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工作。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新组建的农商银行成功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资本金扩充,在全面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为未来三至五年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近几年来,农商银行通过深耕“三农”和小微企业,资产规模确实得到了迅速扩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宏观经济的下行,农商银行普遍面临着资本消耗过快、资本充足率下降、资本补充困难、监管考核严等一系列问题,资本管理粗放问题逐渐显现,进而制约着业务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加强资本管理与解决资本缺乏问题,发挥资本在业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商银行当前资本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监管要求趋严,资本补充压力陡增。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原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2.5个百分点,对非系统性重要银行以10.5%作为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对农商银行形成了持续性的资本补充压力。(二)资产规模与不良贷款双升,资本消耗加快。改制后,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资产规模的不断增长,农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增幅远远超过资本净额的增幅,资本消耗速度不断加快。同时,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作为农商银行主流客户的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效益骤降,信用风险激增,不良贷款不断增加,核销不良贷款的力度也跟着加大,造成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拨备减少,资本充足率逐步逼近监管红线,资本约束问题慢慢制约着农商银行业务的发展。(三)盈利结构单一,内源性资本积累不足。改制后的农商银行依然严重依赖传统的存贷款利差收入,依靠规模追求效益,暂时难以摆脱资本消耗性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即使改制成立了五年左右的农商银行,中间业务除了理财、贵金属等代理类业务,其他表外业务或高附加值的投资业务少之又少,业务品种单一,大多数农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度不足2%。同时,利率市场化的实行加剧了同业竞争,利差空间不断收窄,严重削弱了农商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利润增长点,盈利能力逐渐弱化,内源性资本的积累缺乏利润支撑。农商银行即使努力追求业务创新,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竞争力,增加营收,但由于自身原因,监管核准不达标,难以顺利推出新产品。(四)资本结构不合理,股东构成不理想。一是在农商银行资本构成中,一级资本占比较大,二级资本占比极小。一级资本主要为股东入股的实收资本和少量的利润留存,始终存在一定的分红压力。二级资本主要为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金,结构更加单一,成功发行或有资质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的农商银行较少,资本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二是从股东构成来看,虽然引进了不少民营企业作为主要股东,但战略投资者少,股东素质参差不齐,对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方面作用甚微。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自身经营效益不容乐观,难以履行持续补充资本的承诺。三是在利润分配方面,股东更期待高额的现金分红,更加注重短期投资回报,对农商银行长远稳健发展缺乏相应的认同和支持,严重影响着农商银行内源性资本的积累,与农商银行发展理念不吻合。(五)资本补充工具门槛高,资本补充渠道有限。现阶段,农商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除了向公众募集股本金和内源性的留存收益外,无其他更多成熟的渠道。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型资本补充工具,在政策带动下各商业银行热衷于发行二级资本债,但农商银行由于自身资产规模、知名度、市场认可度以及外部评级等各方面因素不够理想,存在融资规模受限、募集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当农商银行股东超过200人时,二级资本债的发行需要经过银保监机构和证监机构的双重审批,审批链条长、不确定性因素多,影响着融资周期和效率。2020年上半年,在全国4000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中,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的银行只有11家,其中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银行。在青海29家农商银行中,历年已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的只有2家,数量屈指可数。在通过挂牌或上市进行融资方面,农商银行同样由于自身实力或监管门槛等原因,目前难以实现。(六)市场竞争加剧,经营成本陡增。一是利率市场化切实加剧了银行间的同业竞争,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为开拓更多收入来源,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开始纷纷下沉服务中心,瞄准和渗透农信机构已深耕细作了几十年的农村金融市场,通过其更加完备的综合服务实施和更具有诱导性的条件来吸引客户,逐步占领农商银行赖以生存的农村金融市场,导致农商银行对老客户的维护和服务成本急剧上升。二是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直接冲击着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蚂蚁金服和以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科技手段,创造更加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方式,通过强大平台打造自己的金融生态链。微信和支付宝已俨然发展成为全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靠以亿为单位的日活跃用户,不断渗透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面占领支付领域,不断分流银行存款、极速积累客户基础,挤压着银行业的生存空间,扎根“三农”的农商银行也不例外。为了紧跟发展脚步,农商银行要推出同类产品和服务,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七)资本管理理念不足,未能从源头节省资本。农商银行资本管理多为事后监测,通过监管报送类统计报表去发现和监测,缺乏在业务开展的事前、事中约束机制。新资本管理办法中的权重分配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指明了方向,但在实践中,业务人员对哪些资产消耗的资本少、哪些资产消耗的资本多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充分借鉴新资本管理办法去合理配置资产结构,重视轻资本业务的发展。资本的管理理念仅仅停留在总行个别部门和董事会研究层面,未能引导业务人员对资产背后的资本支撑形成认知,形成从源头上实现资本的节省和资产结构的优化,以此实现资本和业务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农商银行资本管理问题解决路径

(一)开源节流,加强内源性资本积累。一是优化业务结构,增加非利息收入来源。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小微贷款、零售业务和消费金融等轻资本消耗的业务,节省资本,增加营收,减少对存贷利差的绝对依赖。二是合理分配股利,注重利润留存。每年根据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情况及业务发展规划,制定出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保一定的利润留存量,根据资本状况适度控制现金分红,必要时采取“只配股”或“现金+配股”的方式进行股利分配,加强利润留存,强化内部积累。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股东的沟通,作为利益共同体,双方要达成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致理念。三是加强资产管理,防范资本侵蚀。全面加强贷款三查制度,切实提升信贷资产管理水平,确保资产质量的良好发展,多措并举压降风险资产规模,防止不良资产不断占用和消耗资本金。四是保持充足拨备,确保稳健经营。根据审慎经营的策略,按照“适当分红、多计提”的原则,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保持相对充足的拨备水平,不断夯实风险抵补能力,确保农商银行稳健发展。(二)拓宽融资渠道,择机进行外源性资本补充。在资本的内源性积累不足或难以覆盖资本需求的情况下,积极实施外源性资本的补充,提高整体资本实力。一是适时补充一级资本。根据需要,适当向优质的社会法人、社会自然人和内部职工发行普通股或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和股东构成。积极引入有专业背景和资本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同时还要注重“引智”和“引制”,引进对方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成熟的产品和技术,起到提升经营管理和治理机制的作用。二是择机发行二级资本债。大多数农商银行目前的二级资本仅限于超额拨备,作为当前热门的新型资本补充工具,二级资本债可快速补充二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监管指标,增强抗风险能力,支撑业务发展,是解决短期性资本不足问题的不二之选。农商银行应综合考量自身需求、监管门槛、市场行情、融资成本和融资效率等,注重提升自身经营水平,达到监管标准,择机发行二级资本债。三是提升自身实力,登陆资本市场。近年来,农商银行通过IPO在中小板上市或挂牌新三板进行融资的成功案例逐渐增多。截至2019年末,中国上市银行数量已达51家,其中6家大型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6家城商行和10家农商行。此外,截至2020年6月末,至少有16家商业银行仍在排队上市中,其中有11家为农商银行。资本市场具有融资快、成本低、成长性高的特点,能有力补充核心资本,扩大市场影响力、打响品牌知名度、提升内部治理效率、增强竞争力,最终提升市场评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对于符合条件的农商银行而言,挂牌上市是提升资本实力,进一步打造现代商业银行路上的目标和必由之路。(三)调整业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一是转变经营思路。彻底转变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合理确定资产规模增长目标,控制增长速度,要以打造小而强的“特色银行”或“精品银行”为目标,保持与资本实力相适应的资产规模,避免形成“贷款增长—风险增长—补充资本—负担增长—继续投放贷款”的局面。二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手续费收入。据统计,2019年全国上市银行中,大型商业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比重达到22.67%,而同期已上市农商银行同类收入占比仅为3.95%,存在巨大差距。在国际上,大多数大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在4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中间业务已发展成为主流业务。面对当前经济金融新形势,农商银行需要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在稳步推进信贷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业务品种结合自身客户基础、资源禀赋和服务能力出发,逐渐由基础性的代收代付和支付结算类业务向收单、理财、保险、代理咨询等高附加值业务发展,既能节省资本,又能拓展收益。三是大力发展微贷业务,助推经营转型。新资本管理办法降低了微贷业务的风险权重,发展微贷业务,既能减少资本消耗,又能获得人民银行定向降准、支农再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同时,微贷业务又符合农商银行“做小做散做当地”的战略定位,做好了既能分散经营风险,拓展客户群体,树立亲民的品牌形象,为其他业务的交叉销售奠定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又能履行好“回归本源、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职责,一箭双雕。四是加快资源整合,尽快向零售和消费金融领域探索发展。“得零售者得天下”已逐渐成为银行界的共识,在招商银行为首的股份制银行的探索和带领下,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打造自己的零售业务,并已取得明显成效。农商银行作为天然的零售银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客户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和“旅游、购物、娱乐、住宿、医疗、社保”等消费场景打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结合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农产品等热门领域大展拳脚,形成符合自身经营模式的零售业务。(四)加强科技赋能,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移动平台的飞速发展,农商银行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小法人机构,信息科技只能依赖省联社,金融科技的发展和迭代速度无法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比肩和抗衡。因此,农商银行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与他行进行错位竞争。根据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重新审视当地客户构成与客户特性,积极开发符合当地客户需求的新业务和新产品,充分借助互联网、移动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加大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等“口袋里的银行”的功能研发和宣传,打造“线上”一条龙服务平台,使客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农商银行便捷的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黏性,积累客户流量,创造新的盈利模式和利润增长点,将业务增长由过去的资产规模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和服务驱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生活更是验证了银行线上服务的重要性,倒逼农商银行加强线上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五)做好资本管理规划,健全资本管理机制。一是根据农商银行未来三至五年的业务发展规划,结合自身战略定位、监管要求、风险偏好及资本可获得性等要素,有效测算出资本需求,制定合理的中长期资本补充规划,确保资本规划与经营状况、风险变化趋势及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二是在资本补充原则上,始终以内源性资本补充为主,外源性资本补充为辅。因此,长久之计仍然在于提升盈利能力和利润的持续增长。三是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业务条线各级人员对资本的认知。加强资本的事前监测与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运用于后续资本预算、授信决策、结构调整、风险管理、利润分配和战略规划等各类经营场景中,形成资本、风险和利润的均衡发展和良性循环。四是充分借鉴新资本管理办法,建立用于计量和管理风险和资本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收集各类基础数据,将资本计量模型、资本监测各项指标嵌入系统中,由系统自动进行监测和预警,强化资本管控,实现资本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五是培育和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对宏现经济、金融市场、资本工具、监管政策、经营状况等各方面的研究分析,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资本市场新动向和内部资本需求,动态调整资本规划,深化资本管理,寻找更加高效、科学、合理的资本管理方略,努力打造资本节约、效益良好、风险可控、治理规范、发展稳健的高质量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作者:完玛本 单位:青海同仁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