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工作报告内容页

档案事业发展调查报告

2019-07-03 16:40:12工作报告访问手机版

一、县档案事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档案工作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各机关单位的档案工作处于分散管理状态。1952年1月建立县政府档案室,配备兼职档案人员做县政府机关的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工作,管理政府机关的档案,继而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精神,按照档案工作统一地、分层负责的管理要求,指导县级国家机关的档案工作。1956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中国共产党县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办法》要求,中共县委决定在其秘书处下设立县委机关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干部一人,管理县委机关的档案,并对县委系统及群团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至此,全县党、政档案工作由县委、县人委两个系统分别管理的体制初步形成。

(二)建国初期

自1959年9月以后全县档案工作进入党、政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阶段,亦称统管阶段。1959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原县委、县人委机关档案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县档案馆,县档案馆既是党的机构,又是政府机构,由县委办公室主任直接领导,要求党政机关形成的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移交到县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县档案馆成立后,开始接收县直党政机关的档案,指导县直及公社机关的档案工作,建立、完善全县党、政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1964年4月成立县档案管理局,县档案管理局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履行全县档案行政管理与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其机构列入县委的机构序列,归口县委办公室管理。是时,全县档案工作分别管理的局面结束,由县委直接领导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体制已形成。

(三)改革时期

1999年3月,根据《档案法》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县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确定的《县档案局、县档案馆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以下简称《编制方案》)经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县政府批准县档案局与县档案馆合并,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履行全县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2001年12月,中共县委批准了《县档案局、县档案馆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决定县档案局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对外挂两块牌子,这时全县档案工作领导体制恢复到由县委领导、县委办公室管理的格局,其机构列入县委机构序列,县档案局仍作为县政府的执法工作部门行使全县档案事业统筹规划、统一制度、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的职能。

县档案事业在经历了起步创建、遭受挫折、恢复整顿过程之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2001年以来,在档案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研、开放、利用等方面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近年来,县档案馆大力整合全县档案资源,在不断丰富馆藏档案数量的同时,不断优化馆藏结构,积极进行馆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开展电子档案的接收工作,不断加速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对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使馆藏民生档案数量由过去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管藏总数达120860卷件。

二、面临的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县档案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是无庸置疑的。但与其他行业发展速度相比,却拉开了一截,仍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档案观念意识与档案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在整个各项事业中,档案事业这一块仍未达到应有位置和认识,这与档案观念意识落后无不相关。提起档案,在不少人的意识中,认为是机要保密、不可公开的,或者只是官方的事,与大多数人无关;其二、对档案的丰富内容简单化。认为档案就是人的档案,不了解档案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不了解档案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三、对档案的价值作用了解不深。档案的历史、凭证、信息价值在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广泛作用于社会生活未被人们普遍认识;其四、档案的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不明显,而掩盖了档案的作用,认为档案只投入,没产出,导致不重视档案工作。

(二)档案工作现行体制与档案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全县档案体制设置仍不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其一,各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机构,只在办公室内安排一名兼职人员,大多数没有职级,对工作前景没有信心,导致业务不专,责任心不强;其二,局(馆)人员编制少,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档案部门是没有什么工作可干的清闲单位,所以增加编制十分困难,无法应付日益繁重的档案工作任务。

(三)档案事业经费投入与档案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对档案事业经费的投入未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求。一是档案馆建设落后,不符合国家标准,而且面积窄小,功能单一。目前大批到期或超期档案无法进馆,征集、征购档案史料开展乏力,档案馆服务功能难以发挥;二是档案事业经费预算不合理。地方财政把档案馆档案维护等经费虽然列进去了,但标准较低;三是各基层单位档案经费一般没有列入开支计划,靠临时请示经费无法满足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破解档案事业发展难题的对策

针对档案工作以上的不相适应,各级政府及其档案部门必须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档案工作,努力破解档案事业发展难题,推动档案事业新一轮发展。

(一)统一思想,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们的印象中,档案工作是重要的,但对档案内涵及其作旧依然未被普遍认识,必须进一步加深了解。《档案法》对档案含义的表述是:档案是过去和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江泽民同志说过:“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李鹏同志也说过:“珍藏档案,存真求实,探索规律,鉴往知来。”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是因为档案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没有档案,历史就会空白;没有档案,各项工作难以进行。我们必须重视档案工作,认识档案价值,发挥档案部门在承担保存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开创全县特色档案事业新局面。

(二)树立开放理念,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开放性

档案来源于社会,必须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工作必须面向社会、贴近生活、服务公众。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规定:档案自形成之日起30年向社会开放利用。1996年修改后的《档案法》明确规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方面的档案可提前开放利用。进入21世纪,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现行文件阅览服务,把党委、政府及部门已公开的“法规性、政策性、公益性、服务性”文件通过档案馆“一站式”向公民开放利用。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各级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设置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国家档案局也规定:“有条件的档案馆要在电子文件中心平台上建立政府公开信息目录和全文机读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用需求。”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信息利用中心,要根据社会各方面需要,大力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努力创造和提供便利条件,继续拓宽档案馆利用、现行文件利用、政务信息查阅和档案网站等窗口,开辟档案阅览室,及时公布已开放的档案目录和档案内容,逐步实现档案全文电子查阅利用,让档案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公共开放的理念。

(三)强化执法,重新认识《档案法》的权威性

《档案法》颁布了20多年,相关档案法规也相继出台,但社会档案法制意识仍比较淡薄,对档案法律法规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一是加强档案法规宣传教育。要把《档案法》列入当地的普法教育常抓不懈,运用报刊、电台、网站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档案法》和《省档案条例》,使档案法规不断深入人心;二是强化档案执法监督职能。档案行政部门必须拿起《档案法》这把尚方宝剑,要敢于动真格,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管理档案事业。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档案局是所在地的执法主体和档案违法处罚机关,明确档案违法要负法律责任,相关人员要受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三是档案行政执法要制度化。一方面坚持年度执法和平时灵活执法、全面执法和单列执法相结合,逐步走上依法治档轨道;另一方面改变以业务检查替代档案执法、或者重业务检查轻执法检查的做法,执法检查要明确执法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能互相混淆,降低执法效果。

(四)加大投入,重新认识档案馆是法定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

档案馆是法定保管档案单位,是档案赖以“安身立命”之所,不可或缺。一是充分认识档案馆建设的重要性。档案馆是全县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务信息公开场所和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中心。档案馆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重要事业,是任何一个地区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设施。档案馆建设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档案的保管和有效利用,而且是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的标志。要为后人留下历史记忆,就必须有一个符合要求的档案馆承载和保管档案。二是落实档案保管维护费。要依法把档案保护经费按标准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三是突出档案馆保管利用功能。要丰富馆藏,多存精品,利用有效。一方面,对应进馆的档案必须依法依时移交进馆;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征集有本地特色、与馆藏有关的珍贵档案史料。只有馆藏丰富,门类齐全,载体多样,与公众密切相关,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才能发挥档案馆的服务社会功能,才能提高档案馆的文化品位。

(五)解放思想,重新认识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档案工作是全县的重要事业,主要由全体档案工作者来完成。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重新认识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一是档案工作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思想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朴素的顽强作风。”这是对档案工作者的高度评价。档案工作者要以此为鞭策,把从事档案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保存历史、传承文明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而倍加珍惜,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档案、尊重历史、尊重档案工作者的良好氛围,逐渐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二是档案工作是一门专业性的学科。档案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部贯穿古今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项系统综合工程。这就要求设立从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以保证档案工作的严密性和专业性。三是档案工作要融入县委政府工作中。档案工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各项工作活动的反映。档案工作者要描准工作大局,自觉融入县委政府各项工作。做到县委政府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那里,县委政府工作需要什么服务,档案部门就提供什么服务。当前开展的村级建档、社区建档、企业建档都是围绕县委政府工作来展开的,得到了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今后要继续围绕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和县委政府重大战略部署、重大工作活动做好服务,让县委政府感受到政府工作与档案工作是密不可分、不可缺少的。

综上所述,档案事业要大发展,思想必须大解放,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档案工作还存在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和寻求破解档案事业发展难题的措施与对策,增强档案工作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从更高的起点上把握档案事业发展方向,推动档案事业实现新突破、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