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2021-01-27 02:1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延伸并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领域,能够切实拓宽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帮助高校提升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程度,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为高校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探究两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及意义,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要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以此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1]。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新时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次召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会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体系逐渐完善,思想政治系列教师的水平和素质也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课堂教学模式僵化、活动开展效果不佳的现象[2]。首先是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强调思政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却相对缺乏,致使思政教学氛围沉闷、枯燥刻板。其次,学生的主观意识问题。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下,社会多元思潮和西方负面言论对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造成了深刻影响,极大冲击了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和先进性。(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首先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操作性、探索性较强的教育类别,但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高校却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将理论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实践教育在双创教育中的价值,难以帮助学生有效应用双创教育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其次是双创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双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理念及能力的人才培养过程[3],因此在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的前提下,还要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过程融入教育体系。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大部分院校却忽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过程,导致双创教育的体系不够完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一)教育对象相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对象相同,都面向全体学生。所有高校学生在学校里都要上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课程,除此之外还有相关理念提升的培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跟专业课不同,只是涉及部分教师或者学生;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和教师的全力合作,面向全体学生,并且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教育对象的相同,双创教师和思政教师便能够建构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模式及教学体系,形成互通有无、上下联动的教学态势,使教育过程呈现出动态化、实效化及立体化的发展特征。(二)教育内容互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性强,能够从思想方面强化学生的认识,帮助双创教育更好地弥补高校在创业精神、创新意识上的不足,丰富双创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而双创教育的实践价值,能够帮助思政工作破除重视理论传授,轻视社会实践的教育理念,使思政教育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内涵。并从行动上强化学生的能力,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教育作用互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和价值观,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和方法论可以在创新创业的过程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体现,并且不断引导自身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使其能够认真对待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挫折。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高校学生在创业活动中,容易受到社会多元思潮及西方负面言论的影响,进而形成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严重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和效果。而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双创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念、思想及方法,解决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思想问题、社会问题及现实问题,帮助学生通过内化、理解及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主流意识形态理念的方式,明确创新创业的本质,确定自身发展的目标。(二)破解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切实解决两者面临的现实问题。譬如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双创教育在创新理念、教学形式上的不足。而双创教育可以解决思政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不够深入的问题,使学生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提高抵御西方不良言论、不良思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而这种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内容互补上,还体现在教育形式、教育目标、教育作用及教育过程中,能够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坚持的基础和依据。

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明确思政队伍的建设标准,将思政素养、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及专业素质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和抓手,确定教师评价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优秀教师。其次,要将思政教师与双创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通过明确教育标准、教育目标及教育方向的方式,统筹双创教育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使理论教育以立德树人的方式,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二)丰富教育理念内涵。首先,双创教师和思政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创业需求、发展诉求及时代要求的角度出发,重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使所有教学要素都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展开。其次,双创教师和思政教师应树立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本诉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三)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在教育模式的建构与优化上,高校教师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内容与教育作用上的互补和互促,以“融合发展的意义”作为教学模式的构建抓手,提升两者的融合程度。首先是教学理论和教学目标。在理论依据上应以“立德树人”“建构主义”“支架理论”为抓手;在教学目标上,应以学生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存在的思想问题为抓手,整合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目标体系。其次是教学思路。教师应将思政教育纳入双创教育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创业实践的形式融入思政教育内容,通过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的创业理念、创新意识。最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规律及知识。(四)优化理论内容知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需要建构主义和立德树人等教育理论的支持。其中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融入双创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传承思政知识、思政理念及思政方法的现实标准,可以将双创教育的显性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而建构主义是学生积累知识、梳理知识的抓手,能够与支架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在双创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业知识、创业规律,并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成果。(五)提升实践活动效能。双创教育的实践活动应考虑思政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社会发展与运作的本质,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利用实践教育的方式,强化和优化学生的思政素养、道德水平。而在实践活动中,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将切合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创业活动,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提高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创业意识。

五、结语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从师资队伍、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理论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整合校内校外多种资源,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营造相融合的文化氛围,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价值观正确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志渊.“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以“国际经济学”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30(1):96-100.

[2]黄夏.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路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1-2+13.

[3]孟红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2):142-143+126.

作者:苏苗苗 单位:河北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