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初探

2021-01-12 22:3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我国正在经历着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大国的战略性转变,亟待进一步实现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快速跨越。高等医学教育应将本科医学人才培养与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探寻更符合临床需求的实践教学方式。我省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合理定位和科学评价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到临床医学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从构建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改革目标、具体措施等方面,探索新时代视域下河北省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以促进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新时代;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这是中华民族发生重要变革的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七大战略,明确了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宏伟目标。实现新时代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必须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一流专业(简称“四个一流”)的有力支撑[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建设教育强国,我国正在经历着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大国的战略性转变,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亟待进一步实现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快速跨越。

一、构建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随着教育形式的迅猛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应与时俱进,制定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探寻教学效果更好,更符合临床实际的实践教学方式。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表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坚决克服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3]。基于新时代视域,将本科医学人才培养与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

扎根中国教育,立足时代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学教育发展之路。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国育才、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4],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临床医学教育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实践教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国家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入手,推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成效。构建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必须树立牢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念,克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短视行为,杜绝招生数量、就业率、考研率等功利性倾向带来的影响。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突出培养具有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为主要原则和目标,探索建立应用型医学本科教育的评价标准,主动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求[5],引导高等医学教育争创世界一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全面发展。推进我省高等医学教育实行分类评价,倡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水平进行科学定位,改进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针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注重实践环节生师比、生均实习课程门数、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意义,加强学生实践管理与服务、医院及社区实践,强化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导作用。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改进结果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坚持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对人才培养具有增值意义的评价指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健全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提高临床医学实践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特点,针对实践阶段不同环节和不同类型的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实践教学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构建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

临床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对医学毕业生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指出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之一。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要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须具备达到的技能目标包含14个方面的实践能力标准[6],这就给临床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这个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育计划、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为提高医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我省高等医学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增加,实践教学设施逐步更新,硬件趋于一流,我省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即将翻开新篇章,展现新前景。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是能够有效培养出具备一定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较高综合素养的医学毕业生,而能否完成这个目标,实现全省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保障。我省6所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医学院校,大多经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从认证结果看,各校发展还不均衡,教学质量存在差别,不能做到医学教育的同质化,这种不均衡与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存在着矛盾。实践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合理定位和科学评价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到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制定我省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遵循医学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更加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办法多元化,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科学为根本目的,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能够彰显中国特色、与世界接轨的教育评价体系。

四、构建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与监测机制。虽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全球医学教育关注的焦点,但实践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定位和科学评价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河北省实践教学的监控及教育评价体系依然不健全甚至缺失,严重影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无法保障临床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临床基本技能,这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或缺失关系密切。我省高等医学教育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究,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有待完善;评价信息采集渠道有待拓宽;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都有待于更新;还有很多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中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实践教学效能的发挥,是临床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科学、客观、全面、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尤为重要。我省实践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定位和科学评价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实践教学的监控及教育评价体系依然不健全甚至缺失,严重影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无法保障临床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临床基本技能,这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或缺失关系密切。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制度不够完善,存在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支撑度不够、实践教学及评价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目前实践教学条件下,临床基地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压力陡增,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对实践教学工作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学管理精力投入不足,对教学过程把关不严格,致使教学管理欠规范,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深入了解和督察中医实习生的特殊状况及需求。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从源头上创新教学评价工作的指导方式,结合实际明确落实举措。为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我省医学院校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测评指标。(二)创新评价工具,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减少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切实严格控制以考试方式抽检评测学校和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评价机制,探索开展教学全过程的纵向评价与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已将执业医师考核标准纳入了学生技能考核中,通过OSCE进行实训考核,每个考站要求学生根据临床技能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并将实践考核成绩纳入学生总成绩,以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实践教学效果。除采用OSCE作为实践教学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外,我省医学院校还在积极推行实践教学评价模式改革,依托医学教育大数据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逐渐得到广泛运用。教师可在线上编辑制作学习资源、设定课程目标、设置阶段考核点,学生课前可以在线学习相关实践教学视频和课件,完成在线训练和在线测验。线下教学可以通过互动答疑、随堂测验将成绩实时上传。课后限时完成实验报告并获得成绩。这些形成性评价数据,能真实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查缺补漏,教师也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个体化指导,对于班级中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三)完善评价结果运用,综合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目前我省大多数医学院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规划。但实践教学评价的顺利实施需要校院领导、各级管理人员、一线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积极参与。繁忙的日常学习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等,使得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师生不愿积极开展相关教育评价,影响了教育评价作用的发挥。我省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实践教学评价是以学生评议为主,且学生评价与成绩查询、选修课选课挂钩,学生必须先对教学进行评价,才可以查询成绩或选课,这种强制课堂评议,导致学生没有积极主动进行评价的热情,往往不能真实反馈相关信息,不利于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如何积极发挥教学保障体系的作用,综合对实践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是我们面临和亟待改进的问题。避免实践教学评价重规划,轻实施,而要完成人才培养导向、教学结果鉴定、问题诊断、实施调控和举措改进等闭环模式的运行。(四)加强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我省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质量监控,校外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参差不齐。医学院校中专职从事质量监控工作的人员较少,督教、督学、督管体系不够完善,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临床医学专业所需教学医院和带教教师数量较多,教学医院的重视程度和管理能力,带教教师的业务能力、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因素都会对实践教学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针对这样的现状,我省医学高等院校应设立相应的部门和机构,加强教师教育评价能力建设,培养教育评价专门人才,能胜任对于临床医学各个教学环节的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等工作。(五)加强实践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保证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为保证实践教学评价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的同质化,我省医学院校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一方面逐步构建完善了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督导学院和各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在临床专业教学质量目标体系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督导评估、同行评价、学生评教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并把评价结果纳入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实践教学质量的改进。通过评优、职称等政策激励机制,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反馈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组织情况、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情况、学生实践学习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督促整改。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参与度考查,完善临床实践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临床实践。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加强临床专业学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增强学生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共同营造医学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六)重视思政教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高等教育所有课程都兼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思政”这种方式,我省高等医学院校应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在实践教学设计上把思想政治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放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有效载体,思想层面上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指引。围绕“课程思政”目标,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科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有效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布局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运用实际案例和临床操作,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岩.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N].光明日报,2017-12-19(1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2017-09-2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高司函〔2018〕12号)[EB/OL].[2018-03-6].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

作者:梁爽 朱望东 张红艳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