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教育探讨

2021-01-08 23:2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自此,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应将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本文就新农村进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及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教育

一、进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育。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减少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形成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自然观念和消费观念,构建节约型社会,使农民过上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二)有利于农村青山绿水的建设。对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能提升农民的生态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整体上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的文明乡风,最后实现农村绿水青山的繁荣景象。(三)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其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因此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内在要求,能够帮助农民提升生态道德水平,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有效结合,由此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因此加强新农村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农民的生态意识普遍淡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的流向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出务工,这部分人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主,他们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机会比较少;另一部分在家务农,忙于春耕秋收,除管理好农作物之外,闲暇的时间比较少,他们注重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对于提高精神境界的动机不强,即使在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时候,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最后导致农民的生态道德水平相对低下,生态意识淡薄。(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途径单一。农民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定一个空闲的时间将村民集中在一起,由村里开大会传达生态相关政策;另一种方式是由政府指定工作人员以宣传车的形式在乡道上进行移动宣传。因此在特定的空间内,农民接受的生态道德知识有限,教育途径也比较单一。(三)从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人员较少。近年基层事业单位招聘中,招聘专业的生态道德教育者和生态学专业的人员较少,那么分配到乡镇从事生态道德教育的人力资源缺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比较困难。(四)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物质基础薄弱。根据政府每年的预算可以看出,政府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加大,但资金主要倾向于交通、水利及能源等方面,而用于农村生态环境的资金较少,主要用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和水流域治理等方面,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物质基础薄弱。

三、解决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应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而生态道德教育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意义深远。想解决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问题,需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问题。(一)加大对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力度。1.进行生态知识教育,培养生态意识。首先,严禁带火种进山林,加强农民的森林防火意识;禁止滥垦乱伐,保护已有的森林资源;同时提倡保护退耕还林的区域,培养保护森林的意识。其次,普及科学使用农药与化肥,着重强调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和生态系统,并且对人的身体危害更大。最后宣传环保知识,从身边小事入手,纠正农民乱丢乱扔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层层深入,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2.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教育,主要围绕污水治理、饮水保护、日常垃圾生活和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利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同时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3.重视生态文明榜样教育,树立看齐意识。在村、镇及县评比保护生态环境出色的个人或者集体,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在每个村根据每家每户的卫生情况评定卫生等级,颁发奖牌悬挂于门口,树立榜样形象,增强农民的看齐意识,从而整体提高农村的生态道德素质。(二)创新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1.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生态道德知识。当前宣传生态道德知识的方式主要靠村委会面对面传授知识,并没有合理利用现代资源,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征,跟随潮流,拓宽宣传渠道。在大数据时代,手机是传播生态道德知识的最佳途径,比如微信、QQ、抖音及快手等颇受大众青睐的社交软件,这些社交平台可以帮助我们传递知识,而这种方式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帮助我们宣传生态道德知识。2.建立乡村书屋普及生态道德知识。根据调查,大多村庄只有村委建立一个小的阅读室,生态道德方面的书籍较少,不能满足农民的阅读量。为了方便村民了解生态道德知识,应增加更多的阅读室及生态相关的书籍,这样才能拓宽农民生态道德知识的视野,提升农民生态道德素养。3.开展特色旅游节强化生态道德认知。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每个地区的地域特色不一样,在宣传生态道德知识时,可以利用地域特色,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旅游节,汇集四方的游客,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对生态道德知识进行强化,从而提升农民的生态道德水平。(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队伍建设。1.重视对基层领导干部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基层领导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认识高度与深度,对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决定了对生态道德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整体提高基层干部的生态道德水平。作为基层干部,应该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生态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行动,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实践,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农民对生态道德的认知。2.加强农村生态科技工作者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农村生态科技工作者主要是农业科技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的研发、服务及种植等工作,他们直接接触农民,给予农民生产、种植及销售等方面的帮助,在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农业科技工作者起着中介的作用,对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也最直接,因此提升生态科技者的生态道德素养意义重大。3.支持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新农村传播生态道德文化。由于农村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者比较少,而我国每年大学生志愿者的人数递增,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高,性格热情活泼好动,乐于沟通与交流,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出身农村,贴近农民生活,更了解农民的思想及行为习惯,因此派遣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新农村传播生态道德知识是重要途径之一。(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发展经济,夯实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1.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发展新型服务业。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后,各级政府纷纷开始贯彻落实,根据政策大力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构建电商平台、种植大棚蔬菜、种植经济林、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及办养殖等各个项目,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夯实了生态道德的基础。2.打造特色品牌,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各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不同,应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利用网络新媒体,拓宽市场,打开销售渠道,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生态、健康、绿色的农产品生产产业模式,构建种植、生产、加工及销售一体的产品链条,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3.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支持与人力投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土木材料,因此滥垦乱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导致先污染、后治理的举措,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政府应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并派遣专业人士对治理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对治理结果进行检查,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这样才能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张娟,郑春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01):157-161.

[4]鞠昌华,张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J].环境保护,2019(2):23-27.

作者:刘洪珍 张国忠 单位: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