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阿司匹林教学设计研究

2021-01-05 23:0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药理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知识点繁杂难记为特点,学生普遍觉得学习难度较大。文章以阿司匹林为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精心的教学设计,利用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化的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得到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可为药理学其他教学内容或者其他相关学科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药理学”;阿司匹林;教学设计

在卫生类职业院校,“药理学”在很多专业开设,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预防医学、检验等。药理学是一门双桥梁学科,既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医学和药学之间的桥梁。药理学学习的难度不仅在于药品种类多,药理作用(机制)复杂抽象,还在于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众多基础医学课程紧密相关,还会联系到学生尚未学习的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课程[1-2]。所以,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学习难度很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药理学知识,需要教师将每一节课进行精心设计,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阿司匹林是经典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都是教学大纲中必须掌握的内容。本次教学设计以阿司匹林为例,对教学多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希望能对药理学的课题教学提供良好的借鉴。

1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是对授课对象、课程定位、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教学资源等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内容才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关于阿司匹林的教学分析如表1所示。

2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按照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来设计,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或教学方法。阿司匹林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3教学实施过程

3.1课前准备。为配合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课前老师在超星学习通上发布了学习任务:让学生查阅关于阿司匹林发现史的资料,另外复习与阿司匹林相关的知识,比如体温调节、疼痛信号传导、炎症过程、血栓形成过程。3.2课中讲解。3.2.1导入新课。以阿司匹林发现史导入新课,例如:阿司匹林是谁发现的?是怎么被发现的?早在公元前400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建议,在妇女分娩时用柳树叶来止痛。1823年从水杨苷中提取水杨酸。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就用水杨酸和醋酐合成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大家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阿司匹林正式由德国拜尔公司生产并投入临床。由于阿司匹林发现史这部分内容课前已经布置给学生,所以可以采用学习通“摇一摇”功能,随机选择一位同学汇报,这种既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又是对课前学习任务的检测。讲解药物的发现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除了阿司匹林的发现,药理学课本中还有很多药物的发现很有意思,比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3.2.23D动画演示法。用3D动画形象生动地演示阿司匹林在体内的过程,增强学生对体内过程的直观认识。3.2.3案例教学法。患者女62岁,有轻度冠心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一日因发烧伴周身疼痛及食欲不振,两膝、踝关节红肿,行走困难,收入院,经诊断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将阿司匹林用法改为1g/次,一日4次,并合用强的松,用药后不久,患者感到胃部疼痛,自行服用了一片布洛芬止痛,用药后胃痛未减轻,反而加重。问题设计:(1)医生为患者开具阿司匹林的处方是否合理?(2)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和之后改为4g/d的原因是什么?(3)该患者出现胃痛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处理?通过3个问题依次对应讲解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在此过程中采用图表对比法讲解阿司匹林与中枢镇痛药吗啡在镇痛方面的异同点(见表2),采用歌诀记忆法“为您杨名夷”来加深学生对于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记忆,其中“为”即胃肠道反应,“您”即凝血障碍,“杨”即水杨酸反应,“名”即过敏反应,“夷”即瑞夷综合征。3.2.4思维导图法进行总结。课堂总结是对课堂教学的画龙点睛,好的课堂总结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容易地掌握和巩固本节课讲授知识。思维导图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总结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增进理解力、记忆力和逻辑推导能力。目前思维导图已被很多老师认可和广泛使用。有关阿司匹林的思维导图总结如图2所示。3.3课后拓展。(1)利用教研室自主开发的微信公众号“轻轻松松学药理”发布阿司匹林的科普文章以及科研进展,阿司匹林是个经典老药,除了有解热镇痛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其在抗癌、治疗老年痴呆、不孕不育等方面正在被研究[3-6]。通过微信公众号,扩宽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阿司匹林这个百年老药的认识。(2)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或零售药店,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给大众宣传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用药知识,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和服务意识。(3)结合本章内容,指导药学专业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立项,项目名称是南京地区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用药调查,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教学总结

4.1利用现有资源搭建“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线上借助“药理学”在线课程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学习、交流、测试和评价,线下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4.2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药房,增强学生药学服务能力。课后利用空余时间老师带领学生深入社区或零售药店进行志愿服务,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岗位责任和服务意识。综上所述,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精心的教学设计,利用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化的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阿司匹林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并有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这样的教学设计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可为药理学其他教学内容或者其他相关学科教学提供借鉴。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作为一名药理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海蓉,蒲春霞.药理学——阿司匹林课堂教学设计[J].现代医药卫生,2013(16):231-232.

[2]罗丽君,贾朝均.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9(5):776-778.

[3]汪芳.纵览阿司匹林发展历史[J].中国全科医学,2016(26):3129-3135.

[4]岳凡凡,王凯,岳德琴,等.阿司匹林的应用进展[J].当代化工,2015(7):1612-1613.

[5]隋明凤.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1):141-142.

[6]刘寒旸,宋军,周艳,等.咖啡因与低剂量阿司匹林协同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机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6(6):337-343.

作者:秦爱萍 王蕾 王锦淳 周杰 冯丁丁 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