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学院型医院教师师德教育建设探讨

2020-12-06 08:5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学院型医院在承担着临床科目教学及后期临床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医学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师德教育路径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医学高等教育师资力量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道德素养。结合学院型医院具体特点,探讨适合其发展方向的教师师德教育建设路径,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院型医院教师师德水平,并进一步服务医学高等教育。

关键词:学院型医院;师德教育;路径

师德是指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包含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中华民族注重的美德之一,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1学院型医院建立教师师德教育建设路径的必要性

1.1学院型医院特征及核心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院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为区别以临床诊疗为主导的临床型医院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科研型医院,更进一步提出了学院型医院的概念[2]。学院型医院强调医疗、科研和教学三位一体,协同均衡发展,更注重与医学高等院校的联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3]。作为医学高等附属医院,学院型医院身兼医院和学校2项功能,强调教学发展,具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和环境,是高等医学教育功能的延伸和体现,培养高端医学人才是其的重要任务,其骨干医务工作者也身兼医生和教师2种任务[4]。学院型医院的核心价值是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型医院的建设必须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基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依托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优势,规划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纳入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支撑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学监督,使学院型医院真正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摇篮。1.2加强师德教育在学院型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性。学院型医院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场所,师德建设是学院型医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人才培养中教师具有决定作用,教师在具备渊博知识的基础上,更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对人才培养规格产生直接的、正面的影响。学院型医院的教师,是医学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区别于一般的教师,其身兼教学、科研和临床多项任务,除临床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与学生直接接触时间明显多于高校教师。但由于学院型医院的教师多数时间在医院,所处环境与高等院校的教学氛围存在差异,所以多数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职能身份认同感相对较低,师德意识薄弱;而且,学院型医院多教学考评重视度不足,更缺乏相应的师德建设规范,仅依靠教师自觉性与奉献精神显然是不够的;其次,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也导致部分教师名利思想和价值观出现偏移,过多追求个人利益,教师的师德素养逐渐弱化[5]。如何有效提升师德教育,是当前学院型医院行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至关条件。

2构建学院型医院教师师德教育建设路径

2.1完善准入制度健全岗前培训。教师准入制度是成为教师的基本条件,规范了入职人员的学历、学位、专业方向及职称等业务能力,更规范了他们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思想道德素质标准,这也是教师的必备条件。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教师准入过程中对于过多倚重于业务能力的考察,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准入标准,不利于教师的师德教育建设。故而,在学院型医院教师准入环节中,务必突出思想道德素质的准入规范,严格考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受过思想道德方面表彰的人员,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岗前培训更是对新进教师的强化培训方式,在其正式成为教师职前,加强师德师风的培养,对于其学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并重的发展意识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学院型医院应在岗前培训过程中使用专门教材,聘请专家讲授,融入政治方向、职业道德、品质修养等师德师风内容,帮助新进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育人观念,强化理想培养,巩固师德师风建设,为其将来的从教之路奠定基础;再者,探寻灵活多样的师德师风培训方式,用专题报告和座谈讨论等形式代替现有刻板的培训模式,潜移默化的增强新进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升兴趣;此外,建立师德师风培养个人档案,使教师参加的师德师风相关培养成为教师聘用和评先的考核依据,增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心和自主性。2.2推进持续教育落实激励机制。师德教育建设不能单一依靠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这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学院型医院是临床教师进行师德实践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临床教师高尚师德的沃土,医院应当基于师德建设的内涵,对已经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持续推进师德教育,使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的日常培养中,严格持续教育和培养管理,持续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使教师把师德教育自觉地、主动地转化为师德素质;而且,还可以立足宣传树立优秀师德典型模范,发挥模范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对教师的师德教育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医院型医院可以师范教育为基础,组织经验交流、模范报告、展板展示等方式,充分利用身边典型与教师们进行探讨和分享,使培训运行于细微之处。生动形象地感染教师们;此外,还可以将师德师风培养教育工作与临床工作、文体活动相结合,使师德的树立融入教师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形成师德培养的良好氛围。要让每一位教师自己都能真正体会到师德的魅力和荣耀,自觉地实践师德师风修养,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培养或文件,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产生主动意识,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师德教育建设中。这样才能不断地开拓创新。针对学院型医院师德教育建设而言,没有利益的奖惩,职业道德准则的长久遵守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使用工作、物质和精神和等多管齐下的强化激励功能是师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保障手段。挖掘和宣扬身边师德高尚模范,评选并加以奖励,营造师德教育建设的生态环境,对于引领师德教育建设具有直接效果;再者,将教师师德教育培养情况与教师的职称评审、聘任、年终先进评定等直接挂钩,同等条件下,师德师风评定优秀者,可予以优先推荐;此外,还可以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细化分值,纳入绩效考核方案,在绩效工资发放中实施奖励,对师德教育建设表现突出者有所体现。2.3建立评估体系完善监督管理。师德教育建设是需要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既依靠于教师的自觉性、主动性,也需要众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学院型医院师德教育建设必须依托适合的评估和监督体系。建立评估体系,完善监督管理使师德教育建设的重要管理方案,也是完整师德教育建设体系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师德教育建设体系的监督、评估、反馈,为师德教育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更关系到建设体系的成败。鉴于学院型医院中教学工作并不作为主要本职工作,教师的师德教育评估和监督机制相对欠缺,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岗位教师师德教育考核评估体系基础上,依照学院型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实际差异性做出侧重,建立多维多元,全方位立体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督导评价相结合的临床教师师德教育评价监督体系。评价监督体系不仅要具备可操作性,做到公平、合理地评价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应当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有可持续改进和提高的活动性指标。首先,建立教师师德教育档案,涵盖教师政治方向、立场观点、道德品质、诚信价值、敬业奉献及人际关系等。只要从事教学,该档案必将作为重要依据;其次,将医德与师德评价相结合,将民主评议形式引入师德教育评价中,自我评定、同行评定与组织评定三位一体,评定考核结果将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职称聘任和进修学习等挂钩,增加师德教育评价监督体系的含金量;实施适时评价,由热爱教学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学专家组成师德教育督导团,通过观摩教师课堂授课和临床带教,及时发现并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态度和师德师风等问题,全面评议其师德师风教育建设情况;基于换位思考,建立网络评教系统,不定期发放师德师风相关问卷调查或召开相关座谈会,通过学生评价,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监督和评价;此外,要建立监督和整改环节,严格查处违反师德的行为,对于教学态度不端正、思政方向缺失和师德修养欠缺的教师给予批评和整改,严重者可暂缓授课,纳入进一步培训考核。

3结语

学院型医院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其同时肩负着医疗与教学的双重职责,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等关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国对师德建设高度重视的形势下,学院型医院更应该适时更新观念,创新体系,加强师德医风建设,强化教师师德教育管理,实现师德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珊珊.高校教师师德问题反思与建设工作浅谈[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2):137-138.

[2]韩德民.大型公立医院应向“学院型医院”转型[N].健康报,2010-02-08(5).

[3]杨志安,沈燕英,黄爱萍,等.构建学院型医院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9,13(3):25-27.

[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改革建设发展中“学院型医院”的机遇与挑战[EB/OL].(2013-10-11)

[5]杨万义.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7):76-76.

作者:琚保军 霍勤 牛琳琳 李俊涛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