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专业化思考

2020-12-05 17:2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一、编辑定位的演变历程

一百多年前,伴随着中国学术期刊的诞生,与之相关人员分别具有了编辑、作者、读者的不同身份。在之后的五十多年里,编辑、作者、读者三者所扮演的角色虽有不同,但由于“编研一体”的传统,编辑常由学者兼任,学者可以在编辑、作者、读者三个角色间可以自由切换,因此其差异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1]。1980年代中期,国内学术期刊开始实行审批制度,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创办正式期刊“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健全的编辑部、有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专职主编及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其中,“专职主编”和“专职编辑”的规定成为所有期刊编辑必须职业化的法律依据[1]。该规定将编辑与学者分离开来,职业化后的编辑不得不开始思考该如何处理与学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身份定位问题,进而产生了“编辑中介说”“编辑再创造说”等理论研究[2,3]。然而,上述理论无法让编辑脱离对作者、读者的依附和依赖,也不能实现职业化给编辑带来的直观好处———公认的与学者对等的独立地位,因此又有人提出了“编辑主体说”。“编辑主体说”将独立审稿权、以及对学术媒介和学术传播的控制权作为确立编辑主体地位的基点。但与此同时,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对编辑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要实现“编辑主体意识”,编辑必须把自己修炼成全能型学者和优秀编辑合体人;要成为全能型学者,编辑必须走“学者化”道路[4]。“编辑学者化”一经提出,立刻引发热议,国内期刊界纷纷列举国外顶尖学术期刊编辑的各种学术成就和专家头衔,并以此作为榜样,鼓励自家编辑积极向学者型编辑转型,如进行在职研究生、博士生等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各种科研项目研究等;也有不少期刊选择直接招聘学者担任编辑工作。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无论是培养学者型编辑的道路,还是招聘学者型编辑的想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少问题。

二、编辑“学者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职业编辑向学者型编辑转型存在的困难。以《高电压技术》为例,该编辑部目前共有编辑6人,其中硕士5人,本科1人,均毕业于电气专业。响应“编辑学者化”的号召,有2名编辑正在进行电气专业在职博士生教育学习,有1名编辑正在进行新闻专业在职硕士生教育学习。单从编辑专业和学历来看,该编辑部已具备了一定的向学者型编辑转型的基础,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并不顺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科壁垒问题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报道方向多为综合性、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而一个一级学科下面一般有着多个二级学科,一个二级学科可以继续细分为多个研究方向;正常情况下,一个学生通过4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总共10年的全日制学习,也只能较为准确、熟练地掌握某个方向的知识,远不能称为专家;而对于已毕业多年、未能一直坚守科研一线的科技期刊编辑,成为某一方向的专家远不止“十年磨一剑”那么简单。即便一个编辑能成为某个方向的专家,那他又如何能准确评价来自其他研究方向的论文呢?但由于目前对科技期刊的考核评价多以影响因子、被引总数等指标作为统一标准,为了提高各项数据,期刊就必须追逐科研热点,实时动态调整期刊的组稿方向和栏目设置,但一个编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却不可能实时调整,“唯指标”的评价体系加剧了科技期刊的同质化竞争,也让编辑无法沉下心来,将“学者化”坚持到底。(2)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同于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研究大多在特定的实验场所进行,需要特定的研究工具,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因此,若要实现编辑学者化,编辑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到高校、实验室、项目现场,实际参与各项科研工作中,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才能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编辑也不能主次颠倒,必须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各项本职工作,并同时兼顾家庭事务。《辞海》将“编辑”定义为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的人。根据该定义,可以将编辑工作分为两类:负责组织、审读、编选稿件等工作的学术编辑和负责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的技术编辑[5]。这两类编辑的工作内容性质存在差异,所需的能力也截然不同,因此国外顶尖科技期刊对编辑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工,而其所说的编辑多指学术编辑。而很多中国科技期刊出于体制限制和人手不足等原因,仍停留在传统小作坊生产模式,不管是学术编辑工作还是技术编辑工作,又或者是其他行政管理、技术服务、数据统计等工作,全部都分摊给各个编辑。在本职工作量已较为饱满的情况下,编辑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泡在”实验室里学习专业知识,而仅仅靠阅读专业文献得来的理论知识显然不足以支撑编辑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最终也只能回归“杂家”或“编辑匠”的身份。(3)主观能动性不强依附于现有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大多数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编辑主要从事以文字润色、加工为主的技术编辑工作,工作性质较为稳定且安逸,已形成一定的舒适区,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学习、长期积累的过程,若编辑本身对科研工作缺乏兴趣,就缺少向学者型编辑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再加之“体制内”“终身制”“大锅饭”的薪酬分配制度,“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宁可不做,不能做错”的懒政思维,使得编辑“学者化”缺少外在激励,编辑、亦或是编辑部管理人员都更愿意安于现状,对于进行创新和转型的主观能动性不强。2.直接招聘学者型编辑遇到的问题。鉴于将“技术型”老编辑培养成“学者型”编辑存在上述的学科壁垒、时间和精力不足、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也有编辑部尝试直接招聘学者型编辑,将专业水平、科研经历、博士学历等列入应聘要求,但在招聘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首先,由于国家政策对出版行业不够重视以及社会大众对期刊工作的固有印象,期刊编辑往往被贴上了“文字加工”“服务人员”“为他人做嫁衣”等标签,导致编辑的社会地位不高,行业整体薪酬和发展潜力有限;另一方面,以前的科技期刊编辑多呆在办公室与文字打交道,工作时间和地点较为固定。因此科技期刊招聘时,总会吸引大量不想去科研一线、追求稳定的应聘者;而对于那些科技期刊极度渴望的学术型人才,他们则往往更青睐于具有挑战性、成长空间大、薪酬更高的科研部门。简而言之,期刊部门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与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的需求不匹配,因此很难直接招到学者型编辑。再者,自从1980年代开始编辑职业化道路以来,学者与编辑间的人才交流和身份转换变得愈发困难,若一些教职人员和科研人员想“半路出家”,转任科技期刊编辑,就必须放弃原有职称,转评编辑系列职称,否则,即使他们接受了相关编辑业务的专门培训,并拥有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也不能获得相应的编辑资格,以至于不能名正言顺地担任编辑工作;而一旦转为编辑,要想返回原岗位将十分困难。这样的编辑职业化制度使得原本有意愿到期刊编辑部工作的学科专家望而却步[1]。

三、编辑“专业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科技期刊的受众(包括作者和读者)是学者,要获得学者的真心认可,必须置身于学术界之中,以学者的身份与其进行平等交流,因此虽然编辑“学者化”存在诸多困难,但其仍是所有科技期刊学术编辑的宿命。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科技期刊工作人员都需要“学者化”,除了学术编辑以外,技术编辑、美术编辑等其他非学术编辑在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内外顶尖科技期刊越来越重视对数字技术、新媒体运营等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期刊不应一味要求所有编辑都成为学者型编辑,而应鼓励编辑根据自身性格和专长,为自己量身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每个编辑都成长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型”编辑;之后也可以根据编辑部现有人员结构和未来发展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人员招聘。然而,无论是编辑“学者化”还是“专业化”,除了需要编辑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科技期刊、学术出版行业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1.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分工。期刊的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分工是实现编辑“专业化”的前提。国际主流期刊大多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状态下进行期刊的编辑、出版、运营工作。纵观国际期刊出版经营格局,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国际出版巨头在创建之初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随后通过频繁的、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并购和结盟,成功地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经营路线。他们出版的科技期刊少则几十种,多则几百种或上千种。除学术编辑工作外,不少期刊还专门聘请了负责文字校对和润色工作的文字编辑,负责封面、图形、表格的设计和绘制的美术编辑等;此外,其下设的出版、销售、订购、广告、宣传等专业化部门也都在统一管理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当每个人只对一类业务负责时,就更容易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整个出版集团也就更能凝聚和造就出一流的“专业型”人才,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良性循环。2.建立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我国于20世纪初引入SCI期刊统计指标和量化数据而逐步形成的现行科技评价方式,以其简单直观、易用统一等特点受到普遍认可,并在国内科技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使用,确实为助推科技进步、树立中国影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以及科技期刊的多元化发展,“唯指标”的期刊评价机制已越来越暴露出其单一、片面与局限的问题。期刊影响因子,即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年引证该刊前2年论文的总次数与前2年该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6],是一种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来间接地评价科技期刊的方法,该指标的高低可以反映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员数量及关注热度,但并不能直接反映某本期刊或某个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基础研究类、科技应用类、科普类期刊都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使命[7],即便是同一学科,其下设不同二级学科的受众范围、学科特点也都各不相同,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既然不能用医学的标准来评价电气学科,那也同样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所有科技期刊。若各类科技期刊都能根据学科特点各司其职的话,那么各期刊编辑、特别是学术编辑,也就可以一直保持初心,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不用因影响因子、总被引数等第三方评价指标和单位考核要求,被迫去追逐科研热点。因此急需建立一套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完善第三方评价机构(如中信所)评价指标,例如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以增量百分比代替绝对值;将评价时间尺度放长一些,不急于对研究成果下结论等等。(2)让学者更多地参与到科技期刊评审中,让科技期刊回归学术共同体。科技期刊的本职是为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其从业人员是编辑,其服务对象是学者,只有同行编辑能评价其编校质量,也只有同领域学者能评价其学术质量,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数据指标只能作为评价参考,而不应成为期刊发展的指挥棒。3.提高编辑的地位和待遇。笔者认为提高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办法有以下2种:一是让编辑从事自己感兴趣、较为擅长的工作,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让编辑主动成为“专业型”编辑,此为内在驱动力;二是提高编辑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在编辑能力培养、薪酬福利、职称职务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认可,为期刊引进更多优秀的专业办刊人员,此为外在激励。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的顶尖期刊《Light》为例,为了打造专业编辑队伍,引入了一位中国科学院二级教授来担任常务副主编,其工作非常努力,一直在一线打拼;编辑部的年轻编辑全部是博士,符合要求的都已提到了副研的高级职称,所有这些都可归结为领导给与了期刊足够的重视,给与了编辑部员工较好的待遇,从而才能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

作者:程子丰 单位:《高电压技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