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2020-12-04 10:3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人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人格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条件,音乐教育不仅是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还能帮助人们感受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了解社会,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等全方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和谐社会;作用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什么是和谐社会?不管是社会人群之间的平等和平,还是社会各个阶层之间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人都是和谐建设的根本,是基础。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六项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人类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使全体成员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和信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一个社会。所有的人都尽力而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和谐相处。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个可以体验美的灵魂,使学生在唱歌和欣赏音乐作品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例如当学生欣赏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刘天华的作品时,他们面前会出现一幅自然的图画,在深山和山谷中充满了鸟儿的歌声和活力。当他们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声乐作品时,他们会以柔和、和平与热情的心情感受美丽的草原风光。通过欣赏代表自然的不同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体验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境界,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正含义,并树立对自然环境的良好态度。通过这种美好的体验,他们将在未来认识、改造和使用自然时保护自然,他们将永远不会“杀鸡换鸡蛋”“将鱼与水同吃”“喝鹤来解渴”,并且将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是生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正确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是他们人生旅途和成长的关键。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的特殊价值在于,是个人参与人类生活的最高形式和个人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可以增强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检查。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世界观;比如一些音乐作品中,可以学习审美经验,使学生真真确确地培养潜移默化、良好的素质,让学生慢慢养成诚实、仁爱、和谐共处和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只有在艺术中,人们才能理解一种节奏,使所有人都能交流自己的情感,使人们可以融入一个整体。”音乐教育中的所有音乐活动都是人们的社交媒体缓解冲突和平衡关系,实现和谐共处,谋求共同发展。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日益迫切需要音乐以交流和交流的形式满足了人们的欲望和情感需求,它的凝聚力功能是促进人际和谐关系的有利手段。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受教育者群体意识的认同倾向。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具有情感体验、交流和共鸣的特征,可以使不同的人通过音乐作品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建立联系或认同。因此,音乐有可能超越时空和种族,从而使不同的个体彼此靠近,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群体意识。

四、人与自身的和谐

实际上,当今的音乐教育面临着一个令人着迷的任务,找出如何在理性训练和无拘无束的情绪之间取得和谐的平衡。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在理性训练和情感放纵之间达到和谐的平衡,从而使学生尽可能地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呢?赫胥黎给我们的答案是,学生不仅必须接受科学教育,还必须接受艺术教育。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掌握节奏,以平衡统一的形式,积累情感和理想,影响感知,想象力,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自身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和谐的状态。每种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充分发挥了整体作用,以免破坏整体的有机统一性。如此全面的训练只是建立完美人格的基础训练。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五、人的心理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重视促进人类心理和谐”,“要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和平和积极的社会心态”。本文强调,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秩序或国家的和谐与稳定,还包括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与和谐。人类的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心理和谐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心理和谐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心理和谐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形成。心理上的和谐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勃勃生机,并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这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反映在人们的心理上,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因此,有必要积极推进心理和谐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理性面对各种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我们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努力促进人类的心理和谐。音乐教育在促进心理和谐方面,尤其是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个人的情感,使个人的不良情绪和情绪宣泄和升华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上;其次,在音乐教育中,一些学生可以培养音乐专业,以增强自信心,达到“长,好,省钱”的目的;第三,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优雅,充实,精神寄托。

现在的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是初中的“双贫困学生”,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有学习障碍。他们中的一些人厌倦了学习,具有强烈的反叛心理。根据调查,许多学生仅停留在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英语知识几乎为零,甚至写一段中文都有错误。一些学生说,只要让我不学习,就让我做什么都行。当大多数父母将孩子送入学校时,他们也明确表示希望他们的孩子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且不会发生意外。在最初的学校中,许多人被视为“Mart教者”,没有受到老师的青睐,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自尊,自爱和自我护理心理受到严重挫伤,失范道德行为更为普遍。这种群体中的大多数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音乐教育要实现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和谐相处,实现心理学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更加和谐。同时,这种和谐的观念将在未来作为幼儿教师传给他们的学生,“与自然,社会和他们自己和谐”的种子将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播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诗意地生活在地球上”之间的永久和谐。

参考文献

[1]钱萍.探讨群众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J].群文天地,2012(8).

[2]蔡翠华.鞍山市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4).

[3]王斐.社区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形式[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0).

[4]刘珊珊.音乐教育的基本方法与理论研究——评《音乐教学与文化修养》[J].林产工业,2019(12).

[5]梁粤梅.浅谈在高职院校中普及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艺术评鉴,2019(23).

[6]音乐,是孩子一辈子最好的修养![J].乐器,2017(2).

[7]吕凤仙.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石[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3).

[8]张铁成.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特色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9]马秀明.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评《音乐与健康》[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

[10]钟珊,葛洲子.中国音乐“特色话语”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音乐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2019(12).

作者:张诗琪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