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探究

2020-01-26 03:3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和分配行为两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论证了市场经济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观点。

【关键词】市场经济;分配不公;分配方式;分配行为

一、引言德国统计学家洛仓兹提出以“基尼系数”来测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这个指数在0.25-0.3之间为合理公平,小于0.25过于平均,大于0.3则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o.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1977年为0.3左右,1988年为0.385,1994年为0.434,1995年为0.445,1998年为0.456,2001年为0.459,2005年为0.47,2006年为0.496,2007年为0.48,2008年为0.51。数据表明,我国收入差距宏观指数基本在不断扩大,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收入分配不公日渐成为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且扩大的收入差距已对社会和谐构成影响。

纠其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是拉大我国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出发,分别从分配方式和分配行为两个角度论证市场经济会导致分配不公的观点。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与分配不公在按要素分配的原则下,个人收入的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个人所能提供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以及这些要素的价格。将市场机制引入分配方式中,目的是推动实现最终的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但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难以完全保障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导致要素的价格差异较大,例如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由于供给的短缺,要素价格较高,这与低价的劳动力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各种非竞争性的因素干扰,例如在生产过程中,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边际产出大于一般劳动的边际产出,这使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收益大大高于一般劳动的收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各经济主体获得的收人出现较大的差异,导致社会成员间分配不公,出现了“越有钱的就越有财产,越有财产的又越有钱”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7年11月公布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中显示,1990年至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的比例却从21.9%增加到29.6%。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在工业领域也是如此。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

同时,市场化带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原因在于城市等相对经济基础更好的地区,凭借较高的生产要素收益率的优势,获得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入,而生产要素流入后又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而落后的农村地区却相反,要素流入量少,经济增长缓慢。这样就造成了城乡的收入分配不公。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3786元,实际增长12.2%。

上述分析表明: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分配方式首先必须与要素的投入方式相一致,实行谁投入谁受益,否则就会丧失经济效率,然而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的市场分配行为与分配不公市场经济倡导企业或个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但由于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分配行为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从而导致分配结果的不公,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行政性垄断的存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部分行业的进入壁垒过高,为实现行业的规模效益,逐渐形成了行政性垄断行业,使得市场价格受到政府行为和行业行为的负面影响,这部分行业通过垄断经营获取超额利润。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企业利润留在企业,除去用于再投资以外,部分转化为行业内经营者和职工工资、福利,造成目前行业收入差距高达几倍甚至十几倍。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电力、电信、石油、金融、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的职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人总额估算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2008年,我国证券、银行和保险业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172123元、62254元和41190元,是当年全国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9229元的5.89倍、2.13倍和1.41倍。以上分析表明,由于行政垄断的存在,垄断行业一般员工的工资收入比非垄断行业高3倍以上,由此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

2.不同地区间市场分割的存在。一方面,由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一个地区由于资源配置优势以低成本生产出的产品到另外一个地区销售时会受到地方企业的排挤,因此企业实现市场网络化建设受阻,再加上目前我国交通运输成本较高,使得企业的产品跨区域销售后就没有价格优势。这些各方面的因素将影响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收入分配。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是开放的,要素是自由流动的,但是由于户籍制度、行政隶属关系、人事档案制度等等,加上地方保护,使得要素还不能自由的流动,开放和竞争都还不是充分的,这样就产生了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不同地区间都存在着市场分割,都会产生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经济师论文发表与代写服务

3.市场进入和退出不规范。市场的进入门槛是指达到竞争对手成本水平的企业规模条件的支付。市场的自发性就是要使达到市场进入门槛的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进入市场,效率低下的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支付沉没成本后退出市场,体现“优胜劣汰”的市场生存法则。但事实上,由于市场的滞后性、相关领域改革的滞后和市场监管不力,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高效资源和优势企业虽然达到了市场的进入门槛,但却未能进入市场;一些低效资源和劣势企业虽然难以继续生存,但由于退出通道不畅,出现了“活不了,死不起”的企业。而企业的存亡与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有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我国的收入分配情况。1990-2007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从15.32%降至10.78%。

以上分析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进入和退出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与收入分配公平密切相关。因此,市场进入和退出的不规范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