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职学前教育声乐课探析

2020-01-04 15:4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培养对象是从事幼儿师范工作的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以及幼儿身心的发展状况,课程设置要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幼教音乐活动服务。在课程设计时,必须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课与音乐教育的声乐课区别开来,找准定位,培养的是具有综合性音乐素质的幼儿教师而不是中小学教师,更不是音乐表演人才和歌唱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

综合性声乐课;准确定位;科学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对学前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高技能、应用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声乐课属于技能核心课程,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声乐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技能知识,提高声乐表演能力;掌握声乐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要求学生既能唱也要学会教学。

1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1.1学前教育学生现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之前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活动。学生们以为声乐课就是唱歌课,只要学会了几首歌曲便完成了课程的学习。他们入学前基本没有声乐知识,但是,要掌握声乐的正确发声技巧和歌唱技巧,难度大,时间长,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发声器官,这一系列问题给声乐教学带来了困难。1.2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限制。音乐教育声乐课的教学形式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设立的。区别于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形式更多的是大班授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学生人数太多,老师不能准确的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更不能按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由于地点的限制,音乐活动课程无法得到更好的施展。高职院校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来校之前是各高校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使用在专业音乐学院学习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前教育学生时存在观念脱节现象。高职院校的声乐课教学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困难的过程,要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首先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要求,了解学生的声音状况和学习情况,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2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设计

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音乐教育,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开始,让学生多听歌曲,由兴趣入手,再给学生讲解声乐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从体会出发,建立起正确的声乐学习观念。

3转变观念,准确定位

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素质、高技能、拥有综合应用型知识的人才,是以后从事幼儿园教学的专业师资。要求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将学前教育的教学与专业音乐教育教学区别开来,找准定位,才能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

4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声乐课既然是综合性的音乐教学课,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第一,在教学手段上采取大班授课和小组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在理论课的学习上可以采取大班授课,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声乐训练时的身体状况;实践学习时可以由大班教学变成小组授课形式,便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便于学生更好的体会自己的声音状况。第二,声乐课应该紧密结合视唱练耳课、音乐欣赏课、律动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弹唱等专业课程,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综合的音乐过程。

5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

歌唱的能力包括歌唱时的站姿、呼吸、共鸣和情感表达。歌唱时的站姿要求学生在歌唱中自然大方,双脚分开,身体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保持身体的平稳。正确的呼吸是歌唱训练的关键,只有把握好歌唱的动力—呼吸,才能歌唱。歌唱的呼吸区别于人体正常的呼吸,要求歌唱者必须有意识、用能力去控制它,随着歌曲的发展训练出更加灵活的运用能力。在呼吸训练中,要求学生采取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结合音高的练习,常采用“打嘟”(呼气的过程中碰响嘴唇的运动)的形式。歌唱的共鸣随着音高的递进包括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要求歌唱者通过各腔体的配合来达到声音的自然共鸣。歌唱的共鸣并不是身体某个部位的共鸣,而是共同协作的结果。歌曲的情感表达是歌曲的主要目的,需要歌唱者通过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以及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来传递情感。通过歌唱时各种能力的共同协作,才能让歌唱者声情并茂的演绎歌曲,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的效果。

6了解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所从事的是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才能开展相应的课程。学前儿童已经能够再现或者部分再现一些歌曲的片段,但是,对于歌唱的理解还十分有限。因此,在选择歌词时应选择具有童趣且易于记忆和理解的歌词;歌词的内容要富于美、富于爱、富于想象、富于教益;歌曲的形式与内容应适应用动作来表现。由于学前儿童的发声器官还处在发育状态,在曲调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音域狭窄的歌曲,根据学前儿童的声音发展状况常在小字一组的c音到小字二组的c音之间选择。节奏方面可以选用与呼吸、心跳、走路、跑步相适应的简单均匀节奏。学前儿童的呼吸能力有限,他们一般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呼吸来控制声带,在歌曲的结构方面应多选择短小、工整的结构,词曲关系应较单纯。学前儿童在歌唱训练中,能够慢慢地形成一部分歌曲的表达,这一点需要幼师的正确引导,让学前儿童养成正确的表达观念和习惯。

7学会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

歌唱课应该遵循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学前儿童的歌唱课多以活动课为主,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能力,加入律动、舞蹈、器乐表演,使儿童从活动中体会到协调的快乐。多媒体的充分利用,也能增强学前儿童的兴趣,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8结语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课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学生、工作对象的深入,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严峻要求。第一,要求教师找准工作定位,把握方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传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工作对象进行内容安排和整体布局。第二,要求学生在自身适应声乐技巧和歌曲表达的同时清楚明了工作对象的不同发展情况,制定适应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文婷婷.学前教育声乐曲集[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16.

[3]汤雪耕.怎样练习歌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4]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作者:李梅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