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2022-01-26 20:45:02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近年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因而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大部分地方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还是遵循传统美术教学方式,以美术知识为主要的教学任务,而对美术课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价值忽略了。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必须要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关键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效实现美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小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能够对人文知识有相应的了解,以及能充分感受到人文情怀,从而是人文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目前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学中都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实行了忽视的态度。在对小学美术进行教学过程中,只是将美术课作为单纯的“教学课”,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将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美术本身所具有“美”实行忽略,在实行美术课教学时,对开放性和应有的人文教育价值采取忽略性的对待。因此,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得到提升,需要对美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改变。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人文魅力

从目前一部分小学美术教学来看,小学美术教学不能有效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美术教学,不能将小学美术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使得整体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让小学生失去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有效反映现实生活,并且可以说是生活的升华总结,进而促进社会生活的进步发展,同时,生活也是艺术的创作源泉,艺术与生活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无法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引导小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人文魅力,让学生了解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艺术、感受艺术、创作艺术,让小学生对美术知识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美术课程的价值作用,让小学生有效通过美术学习来培养起人文素养。

1.1生活通过绘画和写生展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是人们生活中情感抒发的一种表现方式。小学生是非常特殊的群体,告别了幼儿的懵懂无知,开启了新的思考。小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爱,对于小学生而言,情感体验主要来自于生活。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突破传统教学中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限于教室,而是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术存在的魅力,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然后应用转动手中的画笔,勾画出心中的情感,从而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观察和体应,并将其融入到绘画中,通过手中的画笔,以及色彩的应用,将自身的情感充分的表达,从体验生活过程中,增强人文情怀。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到操场,引导小学生将在操场中观察到的事物描绘出来;也可以给学生安排绘画任务,让家长在周末带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博物馆等地方,或者引导小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特点,包括颜色、形状等,并让学生将见到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树立起一定的艺术意识。

1.2通过对作品欣赏去领悟和品味生活

让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解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生学会正确解读作品,正确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感悟力,正确认识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美术作品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是内心情感表现有效方式。从对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通过作品能够看到人生,看到情感的抒发。小学美术教育,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学会欣赏。如在对油画《父亲》欣赏时,学生第一眼看到油画时,在无意识中会将其与自己父亲进行对比。感受到父亲的“爱”,联想到父亲的艰辛和不易,内心深处那份人情怀会自然而然被激发,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1.3通过工艺制作的方式体验与创造生活

每一件工艺作品都需要倾注大量的精力,才有可能得到完善可能。在此过程中,制作者会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融入到其中,从而使其能够实现人文、情感、观念的融合。小学美术工艺制作课的开展,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切身体会去领悟艺术魅力,以及将生活中的气息融入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体会到辛勤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然后鼓励学生将自身所得到的领悟融合到工艺制作中,对制作作品是用心感受,而非技巧。虽然在进行工艺制作过程中,技巧熟练度非常重要,但是往往能够打动人心的是内心饱满情感的表达,这样在无形中对小学生进行了人文熏陶。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适当调整自身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工艺制作教学时间,引导学生使用橡皮泥泥塑方式、剪纸方式、塑料工具搭建方式、布料裁剪方式等学习学术知识,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生活与艺术的体验感,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文化中的人文情怀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包含了不同的人文情怀,而这些不同的人文情怀可以对人的人文素养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化中的人文情怀,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国特色文化的魅力,让小学生培养起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素养。

2.1对文化之间的联系合理化运用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将小学美术教学与语文、自然、数学等有关科目进行很好的衔接,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如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应用优美的文字对作品进行论述,以及情感上的表达,如像《向日葵》对该艺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会应用到语文中的词句来对作品进行表达,“梵高通过应用心灵作画的方式,以及将自身情感燃烧在其中”,梵高是应用生命的律动在进行作画等。此外,在对中国的山水画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引用诗词的方式将其进行表达。通过语文与美术的完美结合的方式,来将美术教学进行很好的完成,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2.2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氛围环境,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视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有效结合,积极鼓励学生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的常创建模式,让学生能够对各种生态实行体验,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无形中的影响,触动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校园文化和美术无处不在的融合,如校园的整体结构,校园文化有关文化活动的建设,都蕴含了人文底蕴。鉴于此,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如通过书法、绘画、工艺作品等有关的宣传,对校园文化进行展示,以及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步,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归属感,以及集体感得到全面性的培养。

2.3通过对民间文化合理利用设计美术教学活动

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了我国的特色优秀文化,学生可以利用民间文化了解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当地特色风俗文化等,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能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进而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的全面实行,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教学方式作出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是要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培养学生要具有传承的思想理念,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好一定准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民族资源、民间艺术资源、文化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应用,将其合理的贯穿到教学中,开展各种各样的美术教学活动。学生对自己的地方民间文化与其它地方想比较而言,更加熟悉,因为在平时有更多接触机会,美术教学活动开展时,需要将这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要对当地的资源积极的开发和合理化的应用,然后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情景中体验美术,深切的感受到民间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3审美情趣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3.1学生审美之心的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在生活中都对“真善美”的追求非常的热衷,同时也是育人的本质。对学生的审美之心进行培养,是非常的有必要,因为其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前提条件。美术教师必须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美”的新表现形式产生知觉。将美术客观、抽象等事物,合理的转化为主观、具体的事物,能够被学生真切感知的事物。如每个人对“色彩的美”的感知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画家通常是在经过训练以后,对色彩丰富的变化形式有一定的感知。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色彩融合有理性化的认知,通过对颜料的应用,让学生动手去感知色彩的变化形式,进而引导学生对色彩的形式美和内涵美有正确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优秀作品与劣质作品进行有效区分。

3.2学生审美情感的激发

通过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能够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在“美”的不断熏陶和感染之下,人文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有关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感性认知,使学生的内心深处得到美的取法,将美好事物的热衷,随之升华到人文素养中。如在对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虾》进行鉴赏过程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触发心灵上的感悟,从而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3引导学生健康审美

小学生还处于心智不全的阶段,在明辨是非中的能力非常的弱,对真善美区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小学生的审美偏离了大众认可的审美方向,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不同的审美教育,会导致学生对人文素养有不同的理解,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全面性的合理控制工作,尤其是在美术教学内容方面,向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必须是积极健康,这样才能通过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中感受到审美所带来的愉悦,进而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3.4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

小学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实行合理化的应用,以及通过自身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将抽象、无形的感知和情感等转换为有形的事物,进而创建出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如,新教材《我的设计的服装》教学中,让学生对心目中最佳的服装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最终也实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培养。此外,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人文情怀与素养。

3.5创建美的教学环境,营造美术艺术氛围

课堂是学生主要学习场地,所以教室的布置非常重要,良好的教室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反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突出“美”。并且这种“美”必须要做到清新脱俗,以及体现个性美,使学生走进教室仿佛走进艺术殿堂一般,可以在教室墙面上张贴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教室的窗台上,或者是墙上放置精美的艺术手工品,如泥塑、面具等,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学生突破自身局限的思维方式,引发想象力,大胆表现。还可以在教室贴上中外大师的不同的绘画风格,如西方大师毕加索、莫奈等,中国徐悲鸿、张大千等,使学生能够处于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同时将其进行一定形式上的转化,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此外,还可以在教室例放置一个展示柜,将班级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摆放到里面,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3.6多样化的课堂组织结构,教学活动的巧妙设计

人文素养教育中的教学思想核心是人性化,主要是以学习者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将选择权留给了学习者。所以美术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实行多样化,以及要做到有效规避程序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满足新课程改革发展需求,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好玩是天性,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实行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首先,游戏教学方式。游戏是天性得到放松的最佳方式。游戏教学具有愉悦性、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对游戏教学合理化的设计,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得到活跃,还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放松状态下,将自身的情感,通过美术进行相应的抒发。如上文所说的《我的服装》,在进行此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相应服装节目的表演,然后通过大家的一致投票,选出最佳的服装。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以使气氛得到活跃。其次,合作式教学。良好的合作是人文素养的最佳出现方式。如同人类文明进程而言,是大家众志成城的结果,而并非是凭借某个体的力量便可以得到完成。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展开适当的合作,使个体之间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学会反躬自省,然后做到砥砺前行。可以在工艺制作的过程中,将学生划分成小组,或者让学生自愿选择组成小组,让学生自己进行分工合作,从而让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起一定的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起一定的人文素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实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目前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可以小学美术教学更加具有生命活力,同时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得到丰富,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了解当地的特色优秀文化,让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美术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让学生清楚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有效推动小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而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

作者:于彦斌 单位: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