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传统道德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1-20 11:0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而立德树人的文化底蕴则是中国传统道德。做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托中国传统道德,培养中学生公忠、正义、仁爱、中和的集体观;培养中学生诚信、宽恕、谦敬、礼让的交往观;培养中学生自强、持节、知耻、明智的奋进观;培养中学生节制、廉洁、勤俭、孝慈的持家观。这些对强化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托中国传统道德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文化精髓,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化效果。加强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中国传统道德的教化作用,积极引导中学生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感悟人生,进而提升道德素养。

一、加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公忠、正义、仁爱、中和的集体观

公忠被中国人视为个人修身和报国的最高行为准则,个人是否公忠直接关系到国家社稷。中国古代就有“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忘国”[1]的要求。儒家的忧以天下、公而忘私、忠在恤民,墨家的举公义,法家的无私,道家的以百姓心为心,明清时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2-3等道德观点,都反映出了为民、为国、为天下的道德精髓。对中学生进行公忠观教育,培养中学生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情怀,增强中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以国家、人民为中心,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时代使命结合起来,在奋进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公忠观教育,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的促进和激励作用,更好实现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养成。正义主要体现在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等中国传统道德之中。荀子提倡先义后利,《论语》强调以义为本,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这些都是对正义在国家、民族利益层次上的阐释。对中学生进行正义观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国家观和民族观,在“义”“利”面前能够做到先义而后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抗洪抢险中,所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已经为中学生做出榜样。对中学生进行正义观教育,不断提升中学生的国家义利观和人民义利观,是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举措和要求。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德,儒家强调仁民、爱物,墨家主张兼爱,韩愈则提出了博爱之谓仁的观点。这些观点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对中学生进行仁爱观教育,可以积极引导中学生树立为民、爱民的思想,在亲民爱民中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在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通过仁爱观教育,培养中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仁爱中传承中华美德,在艰苦奋斗中推进社会和谐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发展。对中学生进行仁爱观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和谐发展观,增强他们的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中和要求处事要坚守正道,力避过与偏激,强调团结与和谐。它要求人们要遵循适度、合礼、中正,以及和为贵的行事原则。对中学生进行中和观教育,积极引导中学生在处事过程中坚持适当不偏激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坚持做到合乎礼仪、中正不偏、和而不同,坚守正道,以正确合理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便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做对社会有用之人。同时,对中学生进行中和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家庭和睦及社会和谐发展。

二、加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诚信、宽恕、谦敬、礼让的交往观

诚信作为关于立人、修业、立政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诚实守信。传统道德中的“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2]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朱熹指出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便是立诚,同时也提出了立诚修业的观点。这些都强调诚信对于个人修业及人格养成的重要意义。诚信是中学生的立身和成事之本,对中学生实施诚信观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争做诚信之人,共同推进我国诚信社会的健康发展。如果中学生出现诚信缺失问题,一定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影响,更不利于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宽恕是人际交往中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豁达、律己,要与人为善,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进而做到“粹而能容杂”[2]。对中学生进行宽恕观教育,是提升中学生律己宽人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豁达胸怀及与人为善的品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宽恕观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学会“以直报怨”,避免错误处事,做到和谐交往,包容他人的不足,以提高人际交往效果。谦敬是个人自身修养和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诚意、尊人、宽人、自省,不自大自居,做到“择善而从”。“满招损,谦受益”[3],强调了谦敬对于为人处事的益处。培养中学生谦敬的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对中学生进行谦敬观教育,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自身修养水平,并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中学生只有懂得谦敬,才能更好地接纳万物,让自己不自见、不自是、能下人,以增强其为人处事能力。礼让作为广为人知的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中要懂得恭敬和谦让,遵循“和为贵”的原则,以保证交往顺畅和谐。“不学礼,无以立”“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1]31-55等思想观点,都体现了礼让的重要性。礼让是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应该具备的道德观之一,中学生要想拥有和谐顺畅的人际关系,必须懂得恭敬、谦让,否则会“无以立”,不能把事情做好。礼让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为贵”“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1]50-54,都强调了礼让是一个人未来发展必备的道德准则。对中学生进行礼让观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礼让教育不断提升中学生的礼让素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自强、持节、知耻、明智的奋进观

自强突出了改革和创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自强不息、穷则思变,勇于图强、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等思想观点,都是对自强做出的阐释。自强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生应该遵循的道德观。对中学生进行自强观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提高中学生的改革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在艰苦奋斗中不断进取,敢于做国家发展建设的开拓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学生赓续力量,发挥聪明才智,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勇气,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力量。持节强调的是为人处事要遵仁德、从大义、重大节,做到穷达见廉、成仁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遗生行义”“泯躯而济国”[1]59-62等思想观点,都在说明持节的重要意义。持节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对中学生进行持节观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人民观,形成从大义、重大节和“善天下”的情怀,能够像文天祥、苏武那样在家国危难之时坚守人格尊严和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知耻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善恶和荣辱标准,它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言慎行、知荣辱、守仁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廉耻,立人之大节”“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1]59-68等思想观点,这些都在说明知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作用。对中学生进行廉耻观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廉洁和知耻观念,从而守好自己的人格底线和道德底线,在知廉耻中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做国家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同时,对中学生进行知耻观教育,还有利于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健康发展。明智作为基本规范,它要求人们在处事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量力而为,要懂得见微达变和居安思危,进而能够利人利国。“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1]65-68、见微知著,都强调了明智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明智观教育是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有力举措。通过对中学生进行明智观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见微达变和见微知著的意识,能够做到知道尊道、量力而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通过对中学生进行明智观教育,有利于增强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遵循规律、认识和掌握规律及科学利用规律的能力,促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节制、廉洁、勤俭、孝慈的持家观

节制作为行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要遵从礼仪,守正自制,取之有节,行之有度。“以义导欲”“以道制欲”“淡泊以明志”“清廉以正风”“事不节则无功”“为学之道,制欲为先”[1]74-78,都强调了节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对中学生进行节制观教育,培养中学生守正祛邪、行为有度的风格和淡泊明志、正风清廉的品德,帮助中学生养成节制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中学生反腐倡廉的意识,清清白白做人做事。在我国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今天,提高中学生的节制意识,增强中学生的节制能力,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及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廉洁作为中国古今社会为政、为官的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要以循礼行法、见利思义为行为准则。“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败”[1]74-78,这些都强调了廉洁对个体品行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影响。对中学生进行廉洁观教育,不仅可以引导中学生逐步养成廉洁的高尚品格,还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形成廉洁习惯和作风,做到见利思义、不贪财货、立身清白,反对一切不良的社会行为,并敢于同不同形式的腐败行径作斗争,不断推进我国社会风清气正地健康发展。勤俭是古今社会传播最久的一种品德。中国古代就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克勤为邦,克俭为家”“惟勤养德”[1]82-85的思想,还有“足国之道,节用裕民”“俭,德之共也”“每事以节俭为意,则积久累日,国用自饶”[1]82-85等践行主张。这些都在强调勤俭的重要性。勤俭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对中学生进行勤俭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勤俭观教育,可以正确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勤俭习惯和品格,养成克勤克俭的优良作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成由勤俭,败由奢。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勤俭观教育,可以增强中学生倡勤俭、反奢侈的意识,积极推进全社会形成勤俭持家、勤俭治国的良好社会风尚。孝慈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规范,儒家则把孝慈作为仁义的根本。主要观点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2]195。这些都阐释了孝慈的道德要求。对中学生进行孝慈观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孝道意识,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同时,让中学生懂得孝慈对家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引导中学生行孝道,做孝者,继承前人之志,继续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事业,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的民族振兴之路。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道德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论精髓。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不能丢掉。特别是公忠、正义、仁爱、中和的集体观,诚信、宽恕、谦敬、礼让的交往观,自强、持节、知耻、明智的奋进观,节制、廉洁、勤俭、孝慈的持家观,对强化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55-68.

[3]王世舜.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98.

[4]周振甫.周易译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82.

作者:张超然 刘智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