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双因素理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2022-01-19 12:2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一、双因素理论概述

双因素理论也称为激励保健理论,由美国学者家赫兹伯格所提出。赫兹伯格把引起员工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比如工作环境、组织政策、人际关系、薪酬等,这些因素和工作本身无关,更多体现为对行为主体的约束关系,也称为外在因素。赫兹伯格指出,改善外在要素只能消除不满,但不能让人产生满意和激励。只有能让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内在积极动机的要素才是激励因素,比如工作兴趣、发展机会、成就感、认可和工作责任等与工作本身性质相关的要素,它们体现的是行为主体对工作本身产生的内在正向反应,所以叫激励因素或者内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催生人的满意感和积极情绪的根本原因。双因素理论实际上指出了人的行为动机分为内部力量和外部条件。外在因素是保证管理绩效的基础,良好的外在因素能够预防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会产生较大变化。但如果仅重视外在因素,员工缺乏内在激励,则工作绩效只能维持现状而无法提高。只有充分发挥双因素作用,才能有效消除和减少员工不满情绪,激发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改善管理效果的目的。

二、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双因素分析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领导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关于企业安全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达成的共识。这些共识以内、外因素的形式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激励或约束作用。企业安全理念、领导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和示范表现以及管理层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认可度等都是内在激励因素。这些反映企业安全价值观的精神要素,发挥文化导向和情感凝聚作用,激发员工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实践活动。通过强化内在因素建设,包括增强领导重视程度、丰富岗位安全责任和内容、拓展安全工作机会、营造互助安全氛围等,有助于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内在自觉性和积极性,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同样,安全文化建设也存在保健因素,主要表现为公司的安全政策和制度、安全设施条件、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基础不牢保健作用就无法发挥,员工的不满意状态也会增加。从安全文化建设主体的层次看,可分为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且各层次涉及的激励保健因素各有侧重。领导层偏重理念引领、示范肯定、营造氛围等激励作用,实现安全目标就是领导层最看重的自我激励。管理层兼顾监督和执行双重角色,激励和保健因素均对其有较大影响,但总体上对部门安全任务达成、管理绩效与职务升迁考核、部门荣誉等较为重视。执行层作为一线实施者,更加看重保健因素影响,特别是安全绩效所带来的成果激励,比如安全奖等经济激励,同时对违章处罚等负激励措施也更为敏感。当然,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各层级侧重的激励保健因素也会相应变化。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合理把握激励保健两方面因素特点,并结合各层次主体对激励约束的不同侧重,有针对性地改善企业安全基础条件,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理念引领,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员工不满,提升内在满意度,充分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保障企业安全稳定健康发展。

三、双因素理论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通用技术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下属境内外经营机构近五百家。近年来,通用技术集团聚焦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医疗医药健康以及贸易和工程服务三大主业,涉及众多细分业务领域。具有业务种类多、涉及范围广、行业跨度大、经营网点散等特征,安全生产形势和压力日趋严峻。集团董事长于旭波上任以来,明确提出了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企业为主线的经营方针。集团党组在认真分析研究现有产业布局和安全生产形势基础上,从最大限度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出发,借鉴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从“理念引领、制度优化、责任考核、行为规范、教育培训、安全基础”六个维度构建通用技术集团安全文化体系,进一步增强了集团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保障通用技术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优化安全管理政策。政策制度是企业安全理念的具体化应用,也是安全理念的操作指导文件。安全生产最终要落实到人,安全政策和制度属于重要的外在因素,制度缺失或者不合理都将导致员工产生麻痹心理或者不满情绪,积累事故隐患。因此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并结合业务性质、技术进步和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修正安全管理政策制度以确保适用性和可行性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前提。针对多元化业务特点,通用技术集团将统一的安全理念与各板块业务的安全风险特征相结合、与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不同发展阶段要求相结合,将企业安全价值观落实到不同业务板块的安全管理制度之中,形成适应不同业务需求的分层级分类别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自集团新一届领导上任以来,集团层面陆续出台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应急管理规定和总体应急预案、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初步形成了涵盖源头预防、过程管控、应急预案以及事后追责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为保障集团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2.建立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自下而上级级有承诺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针对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不同激励约束侧重点设置相应的安全绩效考核机制。安全责任制具有双向约束和双重激励的特征,即双方对目标责任、实施条件和实施结果做出相互承诺,核心是要明确所有人员、所有岗位的安全职责,让每位员工都知晓自己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所要执行的安全标准和所要实现的安全目标。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将全员安全责任制与企业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从而使每位生产和管理人员都树立安全主体意识,承担安全主体责任。通用技术集团根据三级主体的不同激励和约束侧重点,灵活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指标和权重,比如对领导层赋予文化宣贯要求,对管理层加大安全责任落实和职位考核的联系,对执行层则更多体现安全绩效对应的经济激励或处罚措施。通过差异化考核机制调动各层次主体的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提高全员安全绩效。

3.统一安全行为规范,推进“三个转变”为特征的安全行为文化。理念和制度的落实最终都要靠人的安全行为来体现,从这个意义看,规范企业的安全行为文化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保障。通用技术集团在打造统一的安全行为文化中着重突出“三个转变”:(1)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集团各级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内在的安全认知、自我安全管理和主动自觉的安全习惯培养等,通过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使更多人的安全行为从“他律”转向“自律”,大大提高安全管理效果。(2)从个体到组织的转变。个体的安全行为是实现个体安全绩效的基础,但要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必须将个体安全行为转化为整个团队和组织的安全行为,使每个人从独立自主管理转变为团队互助管理。人们在关注自身安全行为的同时,监督并帮助他人遵守安全准则,重视团队贡献,推动组织安全绩效不断提升。(3)从结果到过程的转变。随着安全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通用技术集团积极探索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先进安全管理技术,建立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安全画像,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将企业安全管理从事后检查、补救为主转变为预防、改进为主,对生产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的安全检查、监控和管理,定期检视企业安全状态,从管结果变为管要素,依靠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排查影响安全问题的潜在要素,并及时处置消除隐患,从而使安全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也更有成效。

4.加强安全宣传和培训教育,持续提高员工安全素养和能力。通过宣传教育营造群体氛围,并继而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群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以及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是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用技术集团党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工作,除了依靠各单位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外,各级企业充分调动党群工团力量,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能知识教育培训活动,组织针对各企业主要风险隐患的应急预案演练,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集团还结合业务种类多、跨度大的特点,组织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安全生产交叉检查和经验交流,开展安全班组对标竞赛,进一步提升全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

5.充分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不断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设施和安全基础条件。统计显示,很多违章行为或安全隐患都与安全设施缺失或者工作环境恶劣直接相关,改善企业基础安全条件能够显著降低安全事故隐患。通用技术集团作为承担振兴国家机床产业使命的重要骨干企业,承接了大批基础设施落后、历史包袱沉重的老旧国有机床制造工厂,这些企业的作业环境和生产条件普遍较差,对员工的安全心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善企业生产条件,保障员工人身安全,通用技术集团投入大量资金对机床制造板块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并明确要求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必须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在增强企业工艺能力的同时,确保企业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得到优化改善,努力创造安全健康的生产工作条件,从而减少员工不满情绪,降低安全事故概率。

作者:刘志伟 单位: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安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