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资助育人的应用

2021-12-31 20:38:05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积极心理学注重探索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提升个人的积极情绪体验。本文通过寻找积极心理学与资助育人工作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分析了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能进一步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资助育人;贫困学生

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既能为应对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供新的对策和建议,也能为高校优化资助育人内容,创新资助育人方式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将积极心理学有效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贫困学生的幸福指数和自我效能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有效促进他们积极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一、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概述

传统心理学重在研究已经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试图寻找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而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一种积极的眼光去诠释心理问题,把科学研究的关键放在了培养人的固有积极力量上,主张通过提高人的积极情绪体验、激发个人内在积极能量,发展潜在的美德和优势,构建积极的社会关系,从而帮助个人生活的更加幸福。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一)积极情绪理论

早在1869年,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威廉·冯特就提出了情绪的维度概念。他认为,人类的任何情绪都是由愉悦度、唤醒度和紧张度三个不同维度组合而成。也就是说,如果设定一个情绪三维空间,人们就可以根据每种情绪在三个维度上面的独特表现来为其锁定一个专属坐标,而积极情绪显然属于愉悦度的坐标轴。所谓的积极情绪是指愉悦的、引起我们接近和喜爱行为的情绪。那么积极情绪具体包括哪些种类呢?美国著名的积极情绪专家弗雷德里克森认为,积极情绪主要包含10种最常见的情绪,分别是:喜悦、逗趣、宁静、振奋、敬佩、兴趣、自豪、感恩、希望、爱意。同时,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扩展—建构理论,他认为积极的情绪能够使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系统更为开放、灵活,它能引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去学习新鲜的知识,构建积极的心理资源,促使人们不断成长。

(二)积极的人格品质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范伦特通过70多年的心理追踪研究发现,那些在其生命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乐观、开朗、幽默、满足等心理品质的人,会生活得更为幸福长寿。范伦特将这些富有正能量的心理特质称为“成熟的防御机制”,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统称为“性格优势”。性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和塞利格曼提出了优势的价值实践分类体系,该体系提出了人类本性中所具有的六大美德,即智慧、勇气、正义、仁爱、节制、升华和这些美德分别对应的个体性格中所具有的24种性格优势,分别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洞察力、勇敢、毅力、正直、活力、社会责任感、公平、领导力、爱、仁慈、社交智慧、宽恕、谦虚、谨慎、自我管理、美的领悟、感恩、乐观、幽默和信仰。同时,塞利格曼强调这些优势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当人们将这些美德和优势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将获得更多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1.积极关系理论。塞利格曼的PERMA幸福理论指出,个人是否幸福主要由五个元素组成,其中字母R代表的就是积极关系,它会给幸福带来正面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认为积极心理学主要讲的是“他人”。许多经历过沮丧、挫折的人可以更快的从困境中走出来,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故而积极关系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以利他精神为原则,以同理心、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等要素构成的,意在提升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稳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理论。研究表明,在心理学层面,积极关系分别在幸福感、心理韧性和预防暴力三个方面影响人们。从内因上看,社交能力、共情能力、亲社会行为、自我效能感都是幸福感和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积极关系的建立。从外因上看,积极关系本身就是重要的外在保护因子,与个人幸福体验的产生和心理韧性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建立积极关系呢?研究认为,建立积极关系的钥匙在于:同理心、非语言和语言沟通、善意与助人,其中同理心是构建正常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运用积极关系理论,有助于贫困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2.积极组织理论。积极组织系统是指能够促进个体获得更多积极力量与美德,并且能够使个体获得幸福的环境系统。它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积极社区组织系统和积极家庭组织系统。而本文中所说的积极组织理论主要是指积极社区组织系统里面能够对贫困学生心理产生直接影响的积极校园环境系统,包括积极的教师和积极的学校。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层教师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的工作态度能直接影响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因此,高校在注重贫困学生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关心教师的心理状态,将教师的积极品质视为最重要的财富,积极培育教师的“心理资本”,让他们能以自信、乐观、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工作,并在全校形成一种积极的幸福氛围。通过教师的积极态度和学校的积极氛围去潜移默化地影响贫困学生,让他们在这种积极的环境中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困难。

二、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详细分析积极心理学和高校资助育人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进一步探讨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终为优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真正实现育人目的提供新的思路。

(一)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贫困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通常高校将贫困学生视为“弱势群体”,主要针对他们进行经济帮扶,注重资助金“量”的完成而忽视了贫困学生本身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研究表明,贫困学生更易产生自卑、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进而对人生感到失望。为了扭转贫困学生的消极情绪,提升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就需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在工作中矫正贫困学生的消极心态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体验,使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各种困境,减少问题学生的出现。2.有助于培养贫困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和赛利格曼提出了优势的价值实践分类体系,该体系认为人类本性中具有六大美德和24种性格优势。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将这些美德和优势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个体将获得更多的心理体验并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当前过于注重矫正贫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而没有重视对他们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高校在对贫困学生展开资助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积极教育,培育他们的诚信、感恩、责任意识,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价值,在自己受助的同时也产生助人的意识,从而实现受助、自助和助人的良性循环。3.有助于给贫困学生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积极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它注重分析人类的生活环境,并且认为积极的生活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的情绪体验。同理,积极的教育环境也必然能给贫困学生带来快乐的情绪体验。如果高校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中致力于教师和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且通过多种举措去营造一个老师关爱学生、学生感恩教师的和谐校园环境,那必然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尤其是贫困学生,他们只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二)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可行性

1.具有共同的人文关怀。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心态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仍然存在部分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人际、学业、就业等问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国家和高校在提供经济帮扶的同时也需要给予贫困学生人文关怀,注重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诚信、感恩、责任意识的培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积极心理品质,重视个人内在优势和潜能的挖掘,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贫困学生教育,有助于培育贫困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这同样体现了人文关怀中理解人、重视人、尊重人的精神实质。因此积极心理学和资助育人工作都体现了人文关怀性,都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2.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力补充。面对贫困学生求学问题,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奖、助、贷、勤、减、免等一整套趋于完善的经济帮扶体系,尽力保证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资助育人工作中经济资助是外显的,可以明确被检查和考核,而育人工作却是隐形的,不易被衡量和评价。因此,传统的资助育人工作存在重物质帮扶、轻精神支持的现象,贫困学生易出现多种问题。积极心理学倡导面向所有的贫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增进贫困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让他们能以乐观的心态来感受生活的乐趣、面对学业的压力、感恩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如果贫困学生能常常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便他们遭遇消极事件,也能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可见,积极心理学的引入是对传统资助育人工作的一种有力补充,能使育人工作更富成效。3.具有共同的目标追求。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激发人的内在优势和潜能,通过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使他们能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困境,以更积极的态度来规划人生,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两者都意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路径

(一)提升积极情绪体验

1.建立“一生一策”帮扶机制。“一生一策”即为每一位贫困学生设立一个帮扶档案,配备专门的帮扶教师,个性化地开展贫困学生帮扶活动,做到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在思想上答疑解惑,在学习上帮助指导,促进其健康成长。通过“一生一策”对贫困学生进行思想、心理、学业、经济、就业等全方位的帮扶,并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协作开展教育,使贫困学生能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下逐步建立自信,增强自身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2.开展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在学生思想、意志、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转移和减轻学生内心的焦虑和自卑等消极情绪,提高对生活和学习的满意度。高校作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应结合贫困学生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进一步缓和学生的不良情绪,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二)塑造积极的人格

1.开展心理育人。通过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并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去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消极情绪对自己的影响,提升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此外,学校也可以开设积极心理学培训课程,对教师进行积极心理学培训,鼓励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熟练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深度挖掘学生内在的正能量,努力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心理咨询教师要善于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重塑自信。2.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意识。传统的资助育人工作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导致学生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把国家和学校给予的经济资助视为理所当然,缺乏感恩之心。为此,高校在开展经济资助的同时,也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开展其他积极教育活动,培养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主动帮助他人。通过助人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奉献意识,也有助于其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

(三)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1.营造积极的校风。互帮互助、与人为善的校风对贫困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校而言,需要强化全校教职工的关爱意识,时刻关注贫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通过教师的细心关怀去感动学生,使他们敞开心扉,缩短师生距离。同时,教师也要竭力帮助那些学业困难的贫困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信心,消除学业焦虑。2.培育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一方面,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对于某些学生,如少数民族学生、贫困学生、残疾学生等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身心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帮扶,让他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的力量,积极开展先进班集体建设,培育良好互助的班风和学风,通过积极向上的团体氛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促使他们积极乐观地生活和学习。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其旨在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和鼓励,增强贫困学生的幸福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增加贫困学生内心的正能量,促使他们在受助的同时也愿意帮助他人,形成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增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翔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57.

[2]王铼.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19.

[3]曾光,赵昱鲲.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109.

[4]陈笑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德育应用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6-17.

[5]葛楠.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J].高教论坛,2018(9):24.

[6]刘结.基于大数据概念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精准资助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8(1):89-92.

[7]朱莉,王群,宋伟.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山东农业大学“三三模式”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1-94.

[8]李躜雯.新时期高职院校“金字塔”学习帮扶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46-47.

[9]陶恩前.高校学困生形成原因及帮扶路径[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4):87-89.

[10]赵远远.创建高校“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J].理论观察,2013(4):135-137.

作者:许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