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大众文化教育与青少年审美价值观探讨

2021-12-31 11:2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大众文化”是当前文化市场上占比份额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审美双面效应对青少年的审美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对大众文化的盲目接受容易导致审美品位低俗,审美能力弱化,审美主体意识缺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学校为主对青少年开展大众文化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大众媒介素养,向他们普及大众文化研究理论知识,为他们解析大众文化症候,促进他们大众文化审美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从而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大众文化;青少年;审美价值观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1]它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历史性时刻,包括畅销书、流行音乐、影视剧和广告文化等多种流行文艺形态,是当前文化市场上占比份额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特征容易传导肤浅庸俗的审美趣味,使“审美”变为“审丑”,对青少年的审美价值观有着重大的潜在危害和影响。“娱乐”本来是人在日常生活中休闲放松、追求精神平衡的一种正常需求,而“泛娱乐化”则是“资本操纵下的全球化产物,以微信、微博、网站、邮件等现代媒介作为最核心的载体,以粗俗搞怪的、搞笑娱乐的方式,向人们传播浅薄的、无价值的信息,使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快感、心理上的安抚。”[2]不同于幽默和讽刺依靠暗喻、反讽等精妙的艺术技巧使人发笑,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使人回味,“泛娱乐化”逗笑的主要手段往往是“解构”。

即是运用复制、拼贴等方法,通过悖离主流观念,反叛传统经典,破坏公律信条等方式构成矛盾冲突和陌生化悬念,形成使人发笑的心理刺激。对各种经典文本的恶搞、改编和滥用,大量“有意思没意义”的娱乐视频和影视桥段,都不仅在市井坊间广为流传,也深入到学校校园,“眩惑”着无数的青少年学生。从美学角度来看,“泛娱乐化”的大众文化大多展演的是无深度、表面化的内容,呈现奇特怪异、荒诞不经的后现代风格,是一种“丑”的形态。“丑”的审美效应是负值的,显示的是人生不应有的价值取向,从负面角度揭示人生不应当如此,因此对“丑”的欣赏需要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复杂辩证过程,扬弃应被挞伐的“丑”的内容,才能领悟到与“丑”相反的“美”。如宫斗剧中渲染的腹黑生存攻略,现代言情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男财女貌”模式,都是在宣扬一种负面的价值观念,是应该被否定和批判的对象。然而在“娱乐”的外衣包裹下,“泛娱乐化”之“丑”非但不容易被拒绝,更难被发现和识别。对于涉世不深,缺少人生历练和反思能力的青少年,更是如此。所以应加强青少年的大众文化教育,防止他们毫无戒备地接受“泛娱乐化”的大众文化,在不完全懂得“审美”的情况下被动“审丑”,成为“愚乐”文化、“傻乐”文化的牺牲品。大众文化是依托现代大众传媒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流行文化,很擅于运用市场营销手段打造时尚形象,制造热点话题,吸引大批热情冲动的年轻人趋之若鹜。在大众文化的洪流中,如果青少年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被大众文化任意裹挟的话,不仅会浪费自己的审美情感,影响自己的审美能力,更会损害自身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在图像化的大众传播语境中,和急于利益变现的商业节奏催促下,大众文化往往没有时间和耐心在打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倒是乐于在简便快捷的产品“包装”上投入颇多。这就使得大众文化的相关产品很有可能是表面光鲜亮丽,看上去很美,实则内里空洞无物,徒有其表而已。内心空虚、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群很容易被这种虚假的“化妆术”欺骗,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情感寄托在虚无的假象上,造成审美能力弱化,审美经验浅表化。“美”作为体现人的自由本质的感性形式,与理性认知之“真”,伦理道德之“善”是协调统一的,三者共同构成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元价值。然而陷入大众文化营造的浪漫幻象的年轻人,总是忽略对与“美”协同一体的“真”“善”的追求,走上艺术欣赏,乃至人生追求的歧路。近些年来影视娱乐业所形成的“粉丝经济”“饭圈文化”,作为大众文化商业营销的一个主要“症状”,显示出的正是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控制性影响。狂热的年轻粉丝们对包装出来的“明星”亦步亦趋,紧紧跟随,只被对方精彩“人设”所迷惑,根本不去探究其人的才学、品行、道德如何。他们奉“明星”为“偶像”,以此“充实”自己的人生,却不知在虔敬的顶礼膜拜、忘我的投入奉献中,已经丧失了自我,失去独立自主意识,被虚妄的“偶像”剥夺了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还有青少年崇尚的种种酷文化,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流行文化的模仿。标新立异的外观形式,隐藏不住虚假的自欺欺人,精神信仰的空虚,和依随他人的盲目。审美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内心区分美丑的标准。人们对真假、善恶的分辨和选择,体现着人生价值观的取向,也对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人类审美的正确取向应该是在真善的导引下使人生美化、生活艺术化,享有艺术化的人生,这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目前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审美价值观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除了国家层面在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方面严加管控之外,家庭和学校也应担负相应的美育责任。但因为家长的审美修养和大众文化素养的水平参差不齐,未必能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美育教育,所以还是要由学校教育担负主要责任。大众文化在我国兴起至少已有二十余年,已经快速发展成为最有影响的社会文化形态,但关于大众文化的美育教育却是严重不足,与大众文化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并不匹配。正如有研究者所批评的那样:“一方面,学生们平时接触的文化几乎全部是大众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学习的课程中居然没有大众文化!”[3]这一方面源于美育教育观念上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缺乏成熟的可推广借鉴的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让教育者即使有心却不知从何下手。

长期以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中高等教育,学校的人文教育基本是被经典文化、高雅文化所垄断,即使有一些民间通俗文化的内容,也要经过一番“雅”化才能进入课本和课堂,大众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然而学子们已然深受大众文化的浸润和影响,所以才有“高雅文化进校园”这样的活动来强化高雅文化教育,以抵制大众文化的洪流。但在笔者看来,仅是抵制还不够,还需要对青少年的大众文化情结进行疏导,否则只会加重青少年文化接受中的叛逆情绪。这就需要拓展传统的以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为主的精英主义的美育观念,大胆尝试“大众文化进课堂”,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正面的大众文化教育,与他们一起揭示和探讨大众文化的问题,而不再是回避。关于大众文化教育开展的方式方法,也并非完全无处可寻,无迹可考,事实上已有相关研究和实践给出了经验和启示。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在高等教育中早已被纳入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尤其受到重视。在我国,21世纪之初,大众文化教育也开始进入了高校课堂。王一川主编的《大众文化导论》和陶东风主编的《大众文化教程》等优秀教材陆续问世,并不断再版更新,为大众文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教学参考。但是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大众文化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实际进展比较有限。大众文化课程一般只在新闻传播学科相关专业开设,或者干脆没有开设,更很少被列入通识教育计划。高等院校的情形尚且如此,中小学就更加缺乏大众文化教育意识,造成青少年大众文化相关知识的空缺,为青少年接受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埋下隐患。当然,大众文化教育应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设定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比如高校的大众文化教育可以开设专门课程,理论性更强,而中小学的大众文化教育则更需融入美育、德育相关课程,较多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但总的来说,从保证教学效果,利于实现加强青少年普遍的大众文化素养目标考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个案分析的方法比较可取。而在教育内容方面,可以从培育青少年的大众媒介素养,普及大众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解析大众文化产品症候几方面入手,切实提升他们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辨识能力,涵养他们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培育青少年的大众媒介素养是指向青少年传授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知识,增强他们接受媒介信息时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接受大众文化的自主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以网络为核心的大众媒介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文化就是依托现代大众传媒而兴起和运行的流行文化。大众媒介的网络化、图像化、数字化、虚拟自由、互动性强等特征为大众文化俘获受众提供了有利条件。缺乏媒介素养的受众是很好的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和批判者,心智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更是容易随波逐流,迷失在媒介信息的汪洋大海。有国内研究者指出: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之一,即是“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介内容,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征来确定、诠释媒介讯息的含义,并对媒介施以影响”,[4]也就是说受众接受信息要具备主体性意识。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波茨曼曾强调清醒的媒介意识对抵御媒介控制的重要作用:“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5]并且在他看来,唯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年轻人学习解读文化中的象征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应该学会怎样疏远某些信息形式。我们希望学校应该把这样的任务纳入课程之中,甚至成为教育的中心。”[5]的确,像魔术揭秘一样,向青少年揭示媒介信息传播的外在流程与隐性目的,将有利于消除媒介宣传对他们的神秘诱惑,增强青少年接受媒介信息时的主体意识。而在正确的媒体观引导下,青少年也能对大众文化生产与传播有较清晰的认识,能够主动自觉地规避和疏远文化污染,发挥出自己的审美主体作用。大众文化研究理论知识的普及是指向青少年学生介绍和讲解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大众文化理论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思维和审美境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理解大众文化的实践立场,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中“单向度的人”的否定和警示,以及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阐释等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可以促进青少年理性思维的进步,加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与思考,培育他们唯物辩证思维的发展,陶冶他们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和阔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而这也正是追求人类最高自由的审美精神的价值要求。

与大众文化理论知识普及相配合,对代表性的大众文化症候解析必不可少。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切实提升青少年的大众文化鉴别欣赏能力。大众文化的症候是指那些思想倾向不良,像疾病一样影响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具有负面影响作用的大众文化现象。如影视创作上的诸种“神剧”,审美潮流上的“小鲜肉”“阴柔风”。因为有强烈的娱乐效果,广大受众不仅难以发现这些症候,反而为其鼓掌喝彩,青少年更是容易深陷其中,盲目模仿攀比。在大众文化教育中,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帮助青少年发现症候,刺破它的丑恶,将有助于加深青少年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理解和吸收,增强他们大众文化鉴赏的实践能力,可以有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总之,在当今的大众文化时代,对青少年开展大众文化教育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构建问题,更影响到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而以大众文化教育促进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培育,对青少年认识世界、人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少年开展大众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真善美协同一体的正确审美元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审美主体意识,提高青少年对不良大众文化的免疫力,促进和保护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2]欧庭宇.“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20(04):123-128.

[3]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修订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4]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03):61-63.

[5][美]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7,138.

作者:李婕婷 单位: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