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应用

2021-12-23 22:3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我们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完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前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课堂基于临床实际案例的分析—课后碎片化考核、科普宣传—实验课程翻转课堂—第二课堂补充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独特的成绩评定体系和完善的教学质量反馈系统,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及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检验人才。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作为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在整合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和临床辅助诊断课程内容中起到关键作用。该课程以临床常见病发病机制及生物化学检验指标为主线,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指标与疾病诊断、监测和预后等结合起来,是连接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的桥梁课程。“00后”大学生在信息来源丰富的大环境中成长,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相对枯燥、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其学习需求[1-2]。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表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要以本为本,加强一流本科教育。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再次强调严把学生考试和毕业出口关,落实“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系统部署,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3]。我们吸取国内外经验,针对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满足教学需求,也是对教学观念和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4-9]。

1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以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为目标,与社会要求相契合,将“一引领、双导向、三级”(培养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检验人才为引领,成果导向和立德树人思政导向,布鲁姆目标教学分类划分三大层级,即记忆与理解、应用与分析、创新与评价)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将混合式教学引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构建课前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课堂基于临床实际案例的分析—课后碎片化考核、科普宣传—实验课程翻转课堂—第二课堂补充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独特的成绩评定体系和完善的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实现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1.1混合式教学设计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混合式教学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课前,根据学前引导完成线上课程资源学习、绘制思维导图和完成课前测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中,先以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再针对临床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指标的意义;利用翻转课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通过过程考核了解学生学习效果;通过知识点和思政要素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后,通过科普宣传、文献阅读、碎片化考核及第二课堂,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见图1)。

1.2在线课程建设及应用

教学团队紧跟学科前沿,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提炼,以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和疾病为主线,确定线上授课内容,线上课程共21个章节,涵盖“检测方法评价”“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应用技术”“组织、器官和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等知识点。参考资料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生化检验学》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等经典教材。我们提炼了59个理论知识点,针对每个知识点录制一段视频,时长控制在10分钟内。有些章节设有课堂讨论和思维导图绘制比赛,每个章节均安排针对课前预习的“牛刀小试”检测和随堂测验的碎片化考核,每次20道题。构建课程试题库,主要是客观题(单选题和多选题),共2217道题,附有参考答案与解析(见表1)。

1.3翻转课堂展示及汇报

实验教学在本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培养等都是在实验教学中完成的。以往本课程的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讲、学生动手操作,其弊端在于学生操作后并不了解实验目的,不明白实验设计过程。对此我们进行改革,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预实验检测以及课堂教学过程。提前将学生分组,每组3~4人,参与一项实验的全部过程,包括实验准备、与实验教师一起进行预实验设计、参加集体备课,熟悉和了解实验过程后,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制作PPT,对实验原理和操作进行讲解,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将传统实验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1.4课程思政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课程思政要注重价值主题契合知识点,素材选择有渗透性,思政融入有适度性。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建立教学素材库,包括凝练价值主题、丰富素材类型和媒介形式。价值主题可以是宣传党的政策、与健康关联、与临床关联、与科研关联、批判性思维、职业修养和创新精神等。围绕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收集相关素材,素材类型尽量丰富,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单调。课程思政的素材可以是热点新闻、时事政治、学科榜样、人物事迹、里程碑事件、纪念日和宪法法规等。如在讲授电解质检测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介绍目前国内外疫情控制形势,结合检验专业特点,分析当前我国核酸检测能力和疫苗制备能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1.5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第二课堂是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本课程中我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举办检验技能大赛、基于课程的演讲比赛、实习生系列讲座、本科生科研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等。第二课堂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我们鼓励早临床、早实践,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评价主要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只能反映短期内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的考核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占40%)和终结性评价(试卷考核,占60%),每个环节都进行多元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性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3混合式教学效果

本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实现了对学习效果的多元化评价,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平时成绩为90~100分,总成绩为80~90分,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程内容,80%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表示满意。

4结语

通过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教学工作也初见成效。对于未来,我们有信心针对教学要求,形成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建设高质量课程,为社会培育优秀的本科医学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婷梅,尹一兵,冯文莉,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38-39.

[2]许飞,金磊,陈林军,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新实践课程建设的构思与措施[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8):1016-1018.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A].教高[2019]6号.

[4]许会静,张磊,刘微,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251.

[5]刘欣.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46-47.

[6]郭宏伟.“互联网+”高等教育环境下微课资源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4):141-145.

[7]陈莹,谢常宝,王真真,等.新时期大学生对医学检验课堂的期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42-43.

[8]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18-24.

[9]尹苗,李逢庆.《细胞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8,40(2):1-8.

作者:杨欢 蓝婷 陈莹 李晓 王忠诚 李洪春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