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021-12-21 14:5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临空经济发展必须兼顾微观基础发展条件以及宏观经济条件,才能够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局面。本文以成都机场为例,在阐明临空经济概念以及发展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促进作用,最后从成都机场角度提出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成都机场;区域经济;经济发展;临空经济区;发展要素

在新技术的带动下,航空运输业产生了迅猛的变化,催生了临空经济发展模式,显著改变了以往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充分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临空经济备受关注,机场用地较为特殊,对交通便利性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交通流节点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将和各地区之间产生重要的信息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对机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相应的促进作用,因此现阶段各地政府逐渐开始重视临空经济建设与发展。研究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推动区域经济与临空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临空经济概述及其发展要素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看,临空经济指的是空港经济,即在依托机场资源的基础上,构建高端区域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新兴产业优势,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的重点经济发展模式,国内在发展空港经济中的起步时间相对比较晚。一般来说,发展临空经济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如下几点发展要素。

(一)完善的机场设施

发展临空经济必然离不开完善的机场设施,可以说机场是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无论是机场面积、机场辐射范围,均对该区域的临空经济上限起到了决定性影响作用,而与此同时机场的客货运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临空经济总量以及增长速度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机场发展规划以及定位中,和空港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在讨论机场设施的完善性,会分别从软件条件与硬件条件进行讨论。其中软件条件一般分为航线资源、航空服务质量、航空运输网络、政府在空港经济的执行力等,均属于机场设施的软件条件,而硬件条件指的是机场硬件建设,如跑道、候机楼以及后勤部门等。在软硬件条件相互齐全的条件下,才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空港经济的迅速发展[1]。

(二)优质的环境条件

临空经济区的企业多以高新科技企业为主,在这其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而这些群体一般对区域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比如当地区域的绿化率需要足够高、空气能够始终保持清新、具有温和的气候条件以及优美的风景,而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当地区域的环境条件同样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发展临空经济必须要有着优质的环境条件。

(三)便捷的交通条件

对于航空运输业来讲,交通便利是决定机场客流量与货流量上限的关键,能否在交通条件上提供足够顺畅流通的地理环境位置,也是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在选址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在交通条件愈渐便利畅通的情况下,机场辐射能力就会越强,对临空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四)配套文化教育科研机构的支持

完善、先进的临空经济发展条件,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研发机构得以聚集,也需要更多对应的文化教育机构以及科研机构配套支持,可以帮助临空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知识密集型高端技术人才,以便于推动区域生产力与科技发展力的相互耦合。

(五)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推进作用

显然临空经济发展状况,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优质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对临空经济发展产生着相应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在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同样对临空经济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还要能够积极联系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条件,以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

二、成都机场的区位优势

自古以来,四川的盆地地形就是阻隔四川人民与外界交流的障碍,也同时成为四川发展障碍。“四川、四川,四面是山。东有华中屋脊神农架挡道,南有云贵高原阻隔,西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耸立,北有秦岭和黄土高原锁困”[2]。四川人为了摆脱“困锁”的命运做出了长达千年的努力,从天地初辟的上古时代开始,蜀地就流传着“五丁开山”的传说,而后《汉书·司马相如传》中亦记载了司马相如为出使而开“西夷道”的史实。2016年5月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2021年1月22日在经过多次校飞和审慎规划后其迎来了首批客机。成都天府机场的竣工标志着简阳地区国土空间优化格局的形成,也象征着成都先进要素的优先聚集。从地理位置来看,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是我国距离青藏高原最为接近的大城市,有着极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意义。自古以来,成都出川通道建设的难度极大,反而促使成都人在航空事业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努力,最终造就了成都特殊的航空运输的比较优势。成都的高原航线在国内处于数量领先的重要地位,这也侧面表明成都机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重要责任。除此之外,成都还位于南亚、东南亚—北美,欧洲—澳洲的国际航线交叉点上,其特殊的中转枢纽位置亦属优越。因此,成都机场在四川省航空领域中的核心地位亦使得成都发展成为外事活动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成都也自然成为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总而言之,成都机场的建设工作不但突破了自古以来四川盆地的交通“封闭”态势,经历了一个在传统劣势地理中孕育优势技术资源的历史过程,飞行技术的不断突破也奠定了成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优势地位,为中国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除此之外,从长远人才资源的吸纳来看,四川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实力雄厚,高校质量与数量位居中国西部第一,还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专攻飞行事业的院校,均为成都机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无穷智力支持,这标志着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成都机场建设远大的发展前景。西南地区占据了大约全国4/1的领土面积,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处于内陆的腹地。因此,从历史和地理两大因素来看,四川整体经济基础比之于北、上、广、深等一线沿海城市较为薄弱,产业结构也尚需调整,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直接体现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因朝鲜战争承接的是苏联的军事重工业转移,而70年代以后向欧美日等西方国家开放,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美苏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霸导致中国在亚太领域中的地缘战略地位上升的机会,完成了对以往‘偏军重’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偏军重”到“偏民用”的航空事业发展重心的转移,体现了我国对于僵化的冷战苏式重工体系的突破。中国机场的建设工程是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本质上也需要一种资本集聚,而成都机场的职能从民国服务于战争需求到现今服务于民用的职能性质转变,实质上是中国工业化资本由内向型的原始积累到国内经济市场循环反哺的发展缩影。然而,四川作为内陆腹地的经济基础薄弱以及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现状,亦反映了以成都市为轴心的四川地区人均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名落后的现实,人均消费能力的限制极有可能导致劳动人力资源的大量外流、本地消费市场遭到间接削弱,最终限制成都机场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可能限制成都机场发展的另一因素还在于主要基地公司的支撑力得不到长线的补充和再生。成都双流机场的基地公司其数量较多,川航和主基地公司国航的份额却逐年直线下降,这体现了机场公司数量虽多,但市场份额却较为分散的客观事实,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因核心支撑力量不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困境。就成都地区而言,川航在网络支撑能力上的匮乏以及国航所投放的国际运力的不足便间接表明了这一问题。其次,近期爆发的新冠疫情对世界航空业都造成了巨大损失。据预计,至2021年年底全球航空运输量将至少下降一半,而大多数航空公司均认为运输量只有到2023年方可恢复到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水平。总体而言,商务航班约占运输量的5%,占航空公司收入的30%,而此次疫情导致航空行业收入的总体缩水将会为成都机场带来严峻的挑战。成都机场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的优势与机遇。首先,我国民航事业整体的稳健发展有赖于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利好政策,这包括提高政府对机场的补贴以及放开民间投资准入标准等,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直接推动了民用机场的建设热情。同时这也直接推动了我国民用机场数量上的快速发展。2011年~2015年的民用机场投资增加率与机场个数增长对比如表所示。在这样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成都机场的建设自然会获得优势的条件与长足发展的绝佳机会。由于我国西部民用机场建设开放的起步时间相较于东部较晚,机场布局业也随经济基础的对比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就机场布局和机场数量而言,表现出“东多西少”“东密西疏”的状态。这个想象虽直接表明了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机场开发建设的不足,但也间接揭示了西部地区强大的旅客吞吐容量,这是成都机场发展建设的又一后劲力量,随着成都作为四川省会大城市开放性的不断增强,人员流动会随着加大,当前“东部地区近年一直占据了全国机场旅客量的60%以上,西部地区则只占到30%左右,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份额最少,不高于全国的10%”的局面会得到逐步改善,随人员一同的流动的优质要素会给予成都机场未来难得的发展机会。其三,自1993年国家政府对民航业实施了属地化管理和放松管制之后,机场融入了多样的企业性质,机场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强。以西部机场的整体改革与竞争为例,昆明机场在实行新的机场营运方式之后,其业务量大幅度增长。重庆机场则通过低价销售的方式分流了成都机场的部分客流。乌鲁木齐机场虽然未能在机场规模上取得明显优势,但其依赖优越的地理条件和“门户”位置,致力于国际航线的重点建设,使其盈利和旅客量实现了短期内的快速增长。西安机场亦通过其特别的地理位置在国内中转业务之中占据了较为突出的优势地位。近年来成都机场在航线市场上保持着渗透、扩张、加密的多位面优势,同时依靠其强大的技术硬件实力,在国际航线市场方面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竞争优势,虽然经受了周围其他几个机场的中短途客运分流,以及高铁等地面交通的冲击,但不可否认成都地区高质量的航空科技专业教育所赋予成都机场不可复制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实力是成都机场当下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物质基石。成都机场所呈现的强大竞争实力与国际形势的动荡冲击和发展的局限条件并存,成都机场需要在根据自身所处的国内外、行业内外多维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寻求一个更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以防止在丧失自身发展定位的不利局面下为多数强劲的竞争者淘汰、超越的现象发生。

三、成都机场发展临空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从全球版图地理位置角度上来看,成都不仅仅是西南地区中心,更处于中亚中心位置,在亚洲与欧洲之间的中点区域,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未来的机场建设中也会逐渐成为欧亚航空交通枢纽。程度机场毗邻地区有天府新区、资阳、眉山等县区,周边交通设施建设愈渐完善,无论是机场高速公路还是连通机场的地铁建设、其他交通体系建设,均与成都机场建设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未来成都机场必然会促进四川整个综合交通枢纽特性变得更加突出,实际辐射范围将会越来越明显,有望实现大区域发展的愿景。在成都机场发展临空经济过程中,可以在形成新的临空产业集群中促进整个四川经济空间布局走向多点多极化发展方向。本文认为,成都机场应当从两点角度出发以推动临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一是能够尽快扩大临空经济空间范围,在成都机场的临空经济范围中,应当重点从空港区域、集聚区域以及辐射区域进行扩大发展,以带动整个区域临空经济得到进一步增长,其中空港区域经济指的是从机场辐射到与航空运输业有关的产业,推动航空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集聚区域指的是在机场一小时交通圈内的适宜性临空发展产业,比如航天科技产业、IT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等,在依托周边CBD中发展其高端商务以及会议会展等服务产业,最后即辐射区域,在以成都地区为中心进行周边辐射,形成区域产业联动,将临空经济与各地区城市优势产业进行结合,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及现代农业,促进整体经济的长远性发展;其二是能够得到地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临空经济区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条件,在此之间必须要明确临空经济区的实际定位,以推动临空经济区走向高端特色化发展方向,确保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跨区域临空经济区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另外还要能够加强统筹协调规划工作,为临空经济区发展制定更为具体、系统化方法,能够在定期组织会议中传达相关政策信息,针对各产业所存在矛盾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在组织大型企业经济交流会中促进各企业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对成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蓬勃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凯.我国临空经济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离散型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8):81-90.

[2]宁倩怡.机场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8):2.

[3]何勇.加快武汉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J].长江论坛,2020(05):21-25.

[4]吴建军,高燕菲.临空经济,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7个大型空港城市的经验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6):8.

作者:杨希 黄文博 单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