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汽车专业贯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2021-12-10 02:0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个人素养,是新时期社会历程中弥足珍贵的一种品质。本文围绕“工匠精神”加以阐述,而后围绕汽车专业专本贯通学生的发展实际,尝试从营造专业文化、完善课程体系以及打造专业教师队伍等角度,就新时期教学背景下有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与方法进行思考。

关键词:专本贯通;汽车专业;工匠精神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工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我国企业市场中,德系汽车因其扎实的做工而深入人心,德系汽车之所以受到市场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技术工人严谨专业的“工匠精神”的加持。实际上我国历史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匠人,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在“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在技能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也必须加强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专本贯通的学生而言,其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有着技术与学历的双重优势,加强自身工匠精神的培养,也是助力其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工匠精神概述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现于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此“工匠精神”也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工匠精神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生产制造业中,可以将工匠精神解读为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和职业态度。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是职业操作,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努力干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杜绝得过且过的“差不多”心理。第二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体现在攻坚克难、不断钻研的创造精神,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不是临阵退缩,而是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工作方法。第三是一种文化,将匠人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体现在自身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准则里。所以,匠人精神本身就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的一种综合体现,是从业者职业价值以及行为的一种外在体现。

3培养专本贯通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3.1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要求

随着汽车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发展,汽车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与行业的发展要求。“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坚持教育活动中“工匠精神”的渗透意义重大。汽车专业的学生要面向整个汽车行业,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去更好的适应汽车行业的不同岗位,这也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意识与能力。而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来说,扎实的专业技能、高超的理论水平以及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就是工匠精神的真实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工匠精神之间的融合,能够为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更具内涵,能够更加有效的去引导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以汽车专业为例,汽车行业的岗位十分丰富,例如汽车装配、汽车维修、汽车钣金、汽车销售等等,不同的岗位也对应着不同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培养相关的职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更好地助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更好地树立价值追求与技能革新意识,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

3.2岗位技能的需要

随着当前社会竞争形势的不断严峻,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愈发的严苛。以汽车修理工为例,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岗位发展需求,要求汽车修理工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维修技能,能够一丝不苟的去处理好每一台车的每一个故障。另一方面,在面对复杂的故障现象时,也能够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意识,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更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只有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汽车修理工。

3.3就业的需要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的品质,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自然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人才”的支持,当一个企业的员工群体中“工匠”的比例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所生产的产品自然也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对于专本贯通的学生而言,相比于普通的高职学生,其理论基础以及技能水平都有明显的提升,在“工匠精神”的熏陶与感染下,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竞争力也将有进一步的提升。所以作为学校而言,也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做好学生的就业导向,以此来满足汽车市场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期许。

4专本贯通汽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4.1积极营造“工匠精神”的专业学习氛围

“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大胆创新,这些要素与汽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要求也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在培育汽车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学校要强调“工匠精神”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办学理念之中,以此来形成浓厚的教育范围。对于“工匠精神”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文化形态,通过营造汽车文化氛围,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通过营造浓郁的汽车文化氛围,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

4.2构建完善的“工匠精神”课程体系

在“工匠精神”引导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紧贴岗位实际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以及职业态度的培养。首先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开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以及道德教育课程,通过讲授学习古今中外能工巧匠的故事,延伸到我国新时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核。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工匠精神,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向往与追求,这也是夯实学生职业发展基础的前提。其次,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国,需以各课程的实际需求为引导,通过采取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与影响。在学习任务的设置上,要兼顾知识学习以及技能训练,兼顾职业态度的培养以及职业精神的灌输,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真本领”。最后便是要加强实训教学,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引导的实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促进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路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学校内构架实训模拟室,以此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价值与魅力。

4.3打造“工匠教师”团队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素质与能力。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长期与教师的接触中,教师自身也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工匠教师”就是培养“工匠学生”的基础。坚持“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打造,加快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这也是培养教师工匠精神的重要选择。为此,可以选择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此来增强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还可以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中挂靠锻炼,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与体会,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最后还可以将企业中的“工匠”引入到校园中,以“老工匠”带动“新工匠”的成长。

5结语

“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也需要大量高素质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去参与。对于专本贯通的学生而言,其一方面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意味着其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也具备较强的优势,基于这样的前提,加强其自身“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助力其今后发展的有效选择,更是推动产业发展与升级的有效保障。本文以此为基础,围绕专本贯通汽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教学活动的改革提供有价值地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超.融入"工匠精神"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9,000(006):135-136.

[2]侯远欣.培养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研究[J].南方农机,2019(24).

[3]李海贤,冯培林.以汽车钣金专业手工成型项目为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汽车世界,2019,000(022):P.1-1.

[4]虞晓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分析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0.

[5]饶楚楚,兰叶深.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2021,10(2):5.

[6]徐夕玲,戚永福,孙丽,等.培养汽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探讨[J].汽车世界,2019,000(013):P.241-241.

[7]罗爱华.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塑造高职艺术特色学生党支部[J].新丝路,2019,000(022):P.121-122.

作者:于敬 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