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优秀家风家训对大学生德育的意义

2021-12-07 14:4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提要】大学生德育是大学教育的关键一环。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家风家训对人的影响极为重要。优秀的家风家训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要充分融入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之中,助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新时代青年。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可以促进道德教育生活化,丰富道德教育的形式,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优秀家风家训与大学生德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相近,教育方式相通,将其融入大学生德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此,我们要多措并举,通过滋养自我道德以提高融入效能,优化家庭教育以筑牢融入根基,推进家校联动以搭建融入桥梁,促进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当代大学生德育。

【关键词】家风家训;大学生;德育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位个体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家庭关系是他们最亲密、最稳固、最久远的社会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道德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人们通常将个人的道德表现归于家教的优劣。由此可见,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①因此,家风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其作用不容忽视。

一、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的意义

(一)促进道德教育生活化

道德教育与知识讲授不同,它是对人思想和习惯的影响与调节,单纯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达到育人目标,甚至有时会被误解为说教,从而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将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道德教育生活化。优秀家风家训如涓涓细流,长期滋养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外,优秀家风家训经过长辈口口相传,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并且细化于生活的诸多细节之中,形成了对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约束与矫正。生活化的道德标准贴近实际,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预期,更易被其接受、信服。

(二)丰富道德教育的形式

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形式。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再单纯地依赖于学校教育,凝聚起家校教育的合力。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教师本身道德行为缺陷,不能使学生信服;学生个体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大学德育不能指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由于学生生活习惯的不同,某些道德标准不能被大学生接纳;环境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不良舆论,都会导致大学生德育效果大打折扣。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可有效弥补高校德育的不足。家庭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接受教育的喜好进行德育。

(三)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

高校德育最普遍的载体和媒介通常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大学生德育仅限于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自身道德要求谈谈对本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今后的道德发展目标时,发现学生积极性并不高,而对于听故事、看影视片段等更感兴趣。优秀家风家训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不仅体现着民族的精神禀赋,更承载着个人的道德标准,它们与主流价值观相契合,在今天依然极具价值。通过优秀家风家训的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优秀道德品质,向标杆人物看齐。优秀家风家训与高校德育相融合,提升高校德育效果。

二、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的可行性

(一)德育目标一致

大学生德育为的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滋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保持良好道德品质。在大学生德育中,除了自身道德修养外,还有爱情、家庭、婚姻、工作、社交,特别是对国家的爱。优秀家风家训不仅致力于家庭的有序治理,重视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而且也十分注重培养高尚的人格,强调德馨,例如,程颐“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曾国藩“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刘向“人背信则名不达”。

(二)教育内容相近

高校道德教育旨在修德树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其在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诸多方面不仅能够见贤思齐,而且能够做到“慎独”,形成对自我道德的高标准严要求。优秀的家风家训着眼于个人品德修养、家庭美德培养,并且还承载着对民族、国家深厚的情感。例如《大学·礼记》中脍炙人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涵盖了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各个方面。由此可见,优秀家风家训与大学生德育内容相近,都教育大学生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教育方式相通

优秀家风家训对子女的教育讲求科学的方法。首先是长辈要自律自省,做好晚辈的表率。例如很多优良家风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此外,家风家训还经常会运用典故、案例对子女进行教育。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中有很多典故流传至今,在家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长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更具说服力。针对当前大学生德育中面临的困境,可以从优秀家风家训中找寻养料。大学生德育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榜样激励和自我提升,在优秀家风家训的教育中,也经常会用到这些方式,因此二者在教育方式上是相通的。综上,将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当代大学生德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当代大学生德育的路径

(一)滋养自我道德,提高融入效能

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道德自我的引导与召唤,外在教育只是为其自我道德的升华提供助推器。因此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键还需大学生滋养自我道德,提升外在教育的效果。滋养自我道德需立足实践。道德是抽象的概念,衡量道德的标准依赖于外在的表现。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就是滋养自我道德的有效形式。优秀家风家训也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实践,实践出真知,只有躬身实践,才能做到真信、真做。滋养自我道德还需反躬自省。大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他们具有自我的认知能力,通过自省,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利于优秀家风家训的接受。通过道德实践和反省,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会实现自我超越,这体现在道德追求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完善。大学生道德追求提高,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在道德实践中,他们对自身的道德标准更高,道德行为更优。因此,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会随之提升,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优化家庭教育,筑牢融入根基

家庭是个人道德的原生地,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在大学生德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提升大学生德育效果,必须重视家庭教育,优化家庭的育人功能,筑牢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的根基。虽然大学生的道德观、是非观已经相对成熟,并且个性迥异,但是他们对家庭、父母、亲人、长辈的依赖度和信任度依然很高,父母家庭对其道德教育作用有时会超过学校。因此,为使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中,必须优化家庭教育。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宣传正能量,为学生创造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另外,父母也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多,父母要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有的放矢进行德育。其次,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些传统的家风家训在今天依然有其值得借鉴之处。家庭成员应主动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父母的婚姻状况以及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的恋爱观、婚姻家庭观,父母关系良好,拥有积极健康的婚姻,利于子女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另外,亲子关系对德育效果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亲子关系和谐,利于家庭教育的成功,利于大学生养成积极阳光的人格。最后,培育良好家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遵守道德礼仪,孝顺长辈,与邻为善,诚信待人,有利于优秀的家风家训融入家庭教育,进一步融入大学生德育之中。总之,优化家庭教育,可以筑牢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的根基。

(三)推进家校联动,搭建融入桥梁高校是大学生德育的主阵地,但是家庭在大学

生道德养成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大学生德育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推进家校联动,为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搭建桥梁。家校联动,沟通是最基础的纽带。高校要搭建沟通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虚心听取家长的教育心得和意见,在对话中实现更大范围的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从更为专业的角度为家长“支招”。笔者在担任高校辅导员期间,经常性与家长开展电话交流,长期以来在家长身上学到了很多与大学生沟通的技巧,并且对于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对于德育的心理预期和需求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有助于我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这种帮助是双向的,家长朋友经常会和我“抱怨”,孩子上大学之后有了明显的变化,甚至有些学生会“嫌弃”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从而不愿与其沟通,也影响到了家庭的和谐。大学老师专业的分析和解答通常使他们茅塞顿开,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高校以“官方”立场,开展优秀家风家训教育,可以提升融入效果。高校以“官方”立场,开展优秀家风家训教育,可以提升融入效果。通过家校联动,为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桥梁。优秀家风家训作为宝贵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极具可行性,并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大学生德育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黄礼峰、王雄杰、王宁宁2015《家风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与对策》,《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3期。

徐小萌2019《优秀家风家训融入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付立平2021《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改革与开放》第1期。

作者:胡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