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路径

2021-11-29 20:4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新媒体时代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阵地,有着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殊优势。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筹规划、建设投入不足、人员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需要加强党建引领,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宣传工作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阵地,有着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殊优势。要构建富有活力、实效性的大思政教育工作格局,必须要重视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一、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的必要性

1.新媒体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9.8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手机使用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方式。互联网信息丰富海量,更新快速,要想吸引流量,内容就必须足够引人、有噱头。在这种发展态势下,诸多低俗恶趣味、剑走偏锋的内容堂而皇之地进入大众视野,各种思潮、价值观混杂,内容交织碰撞,良莠不齐,对涉世未深、思想相对单纯的大学生身心成长和价值观形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践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铸魂育人”的初心使命,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认清形势,因势利导,抢占网络育人阵地,强化意识形态,壮大主流舆论声音,创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面良好的价值观。[1]2.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建设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思政工作取得了创新性发展,尤其在思政课改革、课程思政、文明校园建设等显性教育教学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大思政”育人工作思路。与之相比,较为隐性的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却因投入不足、技术欠缺、队伍不健全等原因,整体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网络阵地建设应是全方位育人,如何发挥互联网育人载体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发挥新媒体新技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推动作用,建设富有生命力、时效性及实效性的思政教育网络阵地,是我们当下一项非常重要且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现状

在新媒体时代,各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网络阵地主要有学校官网、微信、抖音、快手等各具特色的信息发布平台,以及QQ群、微信群等信息沟通平台。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功能侧重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相同,教育效果及使用情况需要根据需求具体选择。1.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内容质量千差万别学校官网作为官方对外宣传的主要平台,是承担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资金保障、人员投入、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比较完备,强调官方权威,几乎不存在交互,学生在官网平台上活跃度较差。二级学院网站是学校官网的二级平台,在日常维护管理上相对弱化,很多二级学院网站甚至长年无更新,更加不会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使用。微信公众号作为各高校新近开发的网络平台,与官网相比灵活性更强,在行文上更活泼,允许互动交流,在学生中接受度更高。从现实层面来看,微信公众号多用于转载学校新闻通告,以及在学校重大节日或活动时宣传推广,很多模块和内容未得到有效开发。其他诸如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因直观形象、富有感官冲击性,极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新鲜刺激的个性化心理成长需要。学生乐于使用这类平台,也乐于观看和传播内容。此类平台选材视角强调新颖出奇,以吸引关注和流量为目标,学校在内容创作上难度很大,在灵活性及审慎性上很难把握合适的尺度,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使用上,还处在摸索过程。QQ群、微信群等信息交流平台大多是为工作便利而组建,多限于工作通知和信息收集,从思政教育的效果来说不是很理想。[2]2.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功能和职责不明晰目前,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大多归属于学校及二级学院的新闻宣传工作,由宣传部门统一管理和监督考核,主要职责是对学校重大活动或事件的宣传推广和通知公告,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内容大多是政治方向把关,坚守主流意识形态,把握网络舆论阵地,对偶然出现的不良舆论和倾向及时纠正和处理,避免出现方向性和原则性错误。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制定了信息发布和审查制度,尤其是在官微建设上投入了较大精力,各网络平台没有明确的功能划分,大多按照需求自行规划设置,在思政教育上缺乏整体系统的工作思路和规划布局,在网络阵地建设上缺乏协同性,整体上仍处在摸索和借鉴过程。3.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人员水平无法满足时代需要网络阵地建设不仅包括后台的运行管理、处理突发情况,以及新媒体安全工作,还包括前期的材料收集、责编、拍摄剪辑、内容审核、发布,工作内容和任务较重,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需要成立包含采编、摄制、后期制作在内的新媒体团队支持运行,图片和视频拍摄需要专业的摄像摄影人员及设备。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阵地建设的各项投入远远不足,尤其是宣传工作队伍人手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日常宣传任务较重很难抽出精力去创新制作平台内容,在内容创新和思政教育上发挥的作用有限。这些都给思政教育网络阵地的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4.思想政治教育未发挥作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队伍主要由思政课老师、辅导员组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的角色和职责各不相同。思政课老师偏重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对新媒体的使用大多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资源,丰富和拓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辅导员则偏重于日常学生的教育管理,通过QQ群、微信群发布学生管理的相关通知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自觉的行为。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使用上大多是因工作自发使用,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和色彩,使用状况受个人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呈现效果和发挥作用参差不齐。思政教育队伍对网络阵地建设重视不足,缺乏网络阵地建设的意识,未发挥出专业人才应有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路径

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及打发休闲时光的重要工具,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平台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优势作用,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加强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不断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激励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3]1.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阵地建设的整体规划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全面领导,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强学院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明确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的整体目标和任务要求,统筹学校及二级学院新媒体平台建设,形成“管理规范、职责清晰、平衡发展、有序运行”的思政教育新媒体矩阵,推进网络阵地建设与传统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同频共振,持续打造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强化思政教育内容的重大策划、长线策划、深度策划,完善科学合理的审核推送机制和责任机制,创设一批有思想深度、内容广度、时代亮度的媒体栏目,打造校园一体化融媒体传播体系。2.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确保阵地有序运行目前,思政教育网络阵地主要由宣传工作队伍承担,人员少任务重,很难建设高水平的平台阵地。在当前大思政教育的发展格局下,必须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充实工作队伍,理顺工作流程,切实有效推进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一是建立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的组织领导架构,组建由党政领导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中心及二级学院组成的网络阵地建设工作架构,以宣传部门为主体,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指导,理顺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职责,切实保障网络阵地统筹规划,协同发展。二是根据统筹规划方案,做好网络阵地平台建设任务分解,制定具体可操作性的任务清单。建立监督考核机制,逐步规划,层层落实,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推进。三是理顺网络阵地运行工作机制。以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新媒体中心为依托,使党支部书记、思政专业教师、辅导员参与到新媒体平台的内容选题、审核发布中来。加强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平台建设投入,加大工作队伍培养力度。3.加大人力物力等建设投入,推动阵地可持续发展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建设投入,需要推动思政教育资源、技术力量、人员配给、经费扶持的有效整合,尤其是积极培育阵地建设所需的专业化人才。目前,制约网络阵地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专业人员和精良设备不足,同时拥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和信息化技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无法满足阵地建设和运行的实际工作需要。因此,一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员加入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的工作队伍;二是要定期开展思政专题培训与新媒体技术的日常培训,加速工作队伍培育周期,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队伍建设梯队培养机制,在稳定原有工作队伍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高强、可持续化发展的思政教育网络宣传工作队伍。4.整合思政教育资源,推动阵地融合发展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依托思政教育理论研究,加强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的专题研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在网络阵地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探索、丰富和深化思政教育理论。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形式,如以2021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整合各地各高校的党史教育资源,深挖专业学科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发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点带面,通过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培育出有亮点、有特色、吸引人、传播广的思政宣传栏目,营造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宣传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党史,传承革命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不断坚定报国志报党恩的理想信念,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另外,还可以整合校内外网络思政教育资源,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用共享,真正促进“大思政”教育体系下网络阵地的融合化发展。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创作者。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转换新媒体思维,搭建新媒体平台,探索新时代的思政育人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倾向或广泛关注的问题并给予积极引导,把牢思政教育网络阵地,成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崔华勇.贫困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平台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20(8):121-122.

[2]刘小兰,杨立国.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教育工作困境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6(7):48-49.

[3]陈泉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研究:以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宣传的影响为例[J].新闻传播,2020(9):113-114.

作者:魏敏敏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